中国与东盟双边经济合作正向更高层次拓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2月24日17:38 新华网 | ||
新华网桂林2月24日电(记者陈刚李嘉黄革)20世纪80年代,肩挑手提本国产品到中越边境做生意的边民被戏 称为“国际挑夫”;90年代中后期,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高潮中出现的过境批发商被赞称为“跨国上班族”;中国━东盟 自由贸易区进程启动以后,众多带着资金、技术前来中国投资建厂的客商则被叹称为新“南洋客”。 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古小松说:“现在中国边境地区的‘国际挑夫’和‘跨国上班族’少了,‘新南洋客’ 多了,这是必然的现象。它反映出了一个特殊、优惠的边贸政策独享时代的终结,一个竞争、规范的双赢战略时期的开始。” 在中国西南省区与越南、缅甸等东盟国家开始边境贸易之初,双方一般是以货易货或者边境小额贸易的方式进行。随 着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加速,新型的互利互惠合作方式正把双边经济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2002年,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同比增长31.7%,达到547.7亿美元。据海关统计,中国东盟贸易额在 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已由1991年的5.8%上升到2002年的8.8%,其中东盟对华出口的增长速度要明显高于 从中国进口的增长速度。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如今,双边贸易经过1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已经大大突破过去简单的边贸形式,形成了大规模货物贸易与服务 贸易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除此之外,农业、旅游、加工业等产业的技术合作与双向投资也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南洋客” 把目光投向了古老而日新月异的神州大地。 据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统计,截至2002年9月底,东盟国家来华直接投资项目共19281项,合同外资金额577.66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86.82亿美元;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项目共769项,项目总投资11.62亿美元,其中 中方投资6.9亿美元。 事实证明,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加上互补性很强的比较优势,使中国和东盟各国开展加工业领域互相投资 的合作模式日渐形成,而且合作项目的规模和技术含量日益提高。 正在桂林召开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高层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高虎城说:“建设中的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除了逐步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自由化外,还将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机制,并将农业、信息通讯技术、 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以及湄公河流域的开发作为经济合作的优先领域。” 广西社科院副院长黄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往来从最初的直接贸易逐渐转向更高层次的技 术合作与相互投资的趋势,构建自由贸易区给各方带来的综合效益正在突显。” 在苏州,由菲律宾客商投资的上好佳食品公司每年可消化当地农民生产的大豆6000多吨、大米1600吨,带动 全镇40%以上的农民种植这些作物;在广西,南宁市与泰国正大集团合作投资建设正大生态农业示范村;而中国最富的商人 之一刘永好的新希望集团,继2000年在越南投资建设了两个具有相当规模的饲料生产企业后,去年又投入9000万元人 民币在菲律宾和泰国建设了3个新项目。 被誉为“东方魔稻”的中国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很成功。最近,中国政府在北京为东盟国家培训一批杂交水稻技术 人才,中国政府援建的“中菲农业技术中心”已在菲律宾兴建。 中国成为世界旅游业新兴的客源市场,而东盟却具有亟待发掘的旅游“富矿”,两者融合必然实现“双赢”。据世界 旅游组织估计,2002年中国有1000万人在亚洲旅游度假。 中越两国的北海━━东兴━━下龙湾━━海防的旅游线路一直保持“高温”。去年通过广西边境口岸出入境的中越两 国公民人数达297万人次,其中由旅行社组团赴越南参加边境旅游的游客达51万人次,边境旅游总收入近10亿元人民币 。(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