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毛泽东秘书李锐给中央常委的建议得正面回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1日17:30 21世纪环球报道 | ||
本报特约记者王永治发自北京 2月22日下午,李锐在书房改完记者的专访稿,送记者出门时说:“我是倚老卖老。我都86岁了,别人还能把我怎么样?” 这位86岁的白发老人曾经做过毛泽东的秘书,因为一贯直言犯上而遭受8年牢狱之灾, 他最近“倚老卖老”的举动是去年10月在十六大召开前,给中央政治局常委送上一封建议书,题目是《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意见》,3500字左右,对党的民主化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各提了5点建议(见资料)。 随建议书,附上他2000年撰写的2万字的回忆文章《耀邦去世前的谈话》和中央党校一位教授的文章。十六大上,列席会议的李老在小组会上宣读了这个建议书。十六大选出新的中央常委后,李老也把建议书送上一份。 今年1月4日出版的本年度第一期《炎黄春秋》月刊,将李老的建议书略加删节发表,题目是《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议》。李老的建议于是被社会广泛所知。 《纽约时报》1月8日报道说:“这很可能是中国要求政治改革的最新信号。” 上面领导颇赞同我的一些说法 李老建议的主要观点是:“中外历史证明,专制乃动乱之源;如苏联自溃,总根在此。只有民主化才能现代化,这是20世纪尤其二战后的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党也如此。” “国家的民主化首先要实行党的民主化,否则一切都是空的;党的民主化又首先要从中央做起,(各级要从‘一把手’做起)否则也是空的。” 李老2月20日接受《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专访时说:“上面领导颇赞同我的一些说法。”他跟记者聊天时透露,有位老同志转告他,中央主要领导看到了他的信,颇有赞同之意。 《炎黄春秋》编辑部没有受到压力 《炎黄春秋》月刊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主要发表有关党史的回忆性文章,在老干部中有广泛影响。其顾问和特邀编委都是些有名望的老干部和学者。 该刊执行主编吴思先生接受《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了刊登李锐文章的经过。 十六大后,杂志社组织李锐等特邀编委召开座谈会,商讨怎么办下一期杂志。会上,李锐念了他的建议书,并给杂志社留下一份。杂志社删节后发表。 吴思说:“当时也感觉到此文敏感,但发表时机比较合适。”他说,文章发表后引起主管部门注意,但有关领导既不说好,也不说坏。有位副部长说,这种事(指政治体制改革)他们也在研究。编辑部没有受到明显压力。 该期杂志还刊登了两篇呼应李锐建议的文章,一篇是对原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的专访《任仲夷精辟解说“三个代表”》,一篇是社长杜导正199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而写的《民主也不能不急》。 任仲夷说:“依法治国只有一条,对于法律,不管是谁,大小官员、平头百姓都得遵守。谁违反了,都要依法制裁。” 杜导正提出4点民主措施:一、废除等额选举制。二、坚决禁止一把手说了算的恶习。三、加大舆论机关的监督作用。四、一旦条件成熟,党中央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应与中央委员会平行,它的首要任务是监督中央。 有读者喊“万岁” 李锐对《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说,文章发表后,他接到很多熟人的电话和陌生读者的来信,赞赏他的勇气,赞同他的观点。有的读者在信中竟然叫他“万岁”。说到这里,李老哈哈大笑 合肥读者邵鹿1月21日致信说:“阅读两遍《关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建议》,更加发人深思,也深信这一建议乃是医治我国政治病症的良方。只是‘良药苦口’,能否被接受,难说。” 国外和港台媒体对李老的文章也格外敏感。《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法国电台、德国电视台、香港亚洲电视台等都加以报道和评论。 《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特意电话采访了李锐的老友李普和李慎之的看法。 李普是原新华社副社长。他说:“李锐文章很好,海内外反响不错。但我对解决党内民主化的问题仍有疑问。现在关键是开步,迈出第一步以后再谈别的,要慢慢来。”他认为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维护宪法的谈话,就是很好的开始。 李慎之是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认为李锐的建议与党的立党原则有冲突,恐怕难以实行。 李锐听到记者转述的老朋友的意见后说:“我们还是站在共产党的立场上讲话,希望共产党搞好了。” 病后初愈接受专访 2月20日下午3点,《21世纪环球报道》记者应约来到北京木樨地李老家中。李老身板硬朗,气色不错,但言语间仍有感冒后的疲惫神态。他的老伴还在客厅里煮了一小锅醋来消毒。 访谈中间,李老不厌其烦地去书房给记者找材料。所谈话题无所顾忌,谈到会心处就哈哈大笑。当《21世纪环球报道》特约的摄影记者提出摆几个摄影姿势时,李老也由其“摆布”。他怕冷,但还是到露天阳台上站了一两分钟。记者告辞时已经是4点半了,比约定的时间多了半个小时。 送记者出门时,他说:“你们也许能看到中国比较好的前景。不该有信心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