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灾区见闻之十六:解放军医疗队震区抢救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08日09:28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巴楚三月七日电题:解放军医疗队震区抢救纪实 ——新疆灾区见闻之十六 中新社记者杨东闫文陆 在新疆巴楚——伽师地震灾区,活跃着一支医疗救治劲旅,被灾民们亲切地称为“绿色白医天使”。 这支抢险医疗队由新疆军区联勤部卫生处、新疆军区卫生防疫大队、新疆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新疆军区十二医院的 医生护士组成。在灾区分成三个小分队,过筛子一般,一县又一县,一村又一村,一户灾民又一户灾民,一个部队又一个部队 ——冒着寒风雨雪,普查、巡诊治病,防疫、检疫,安抚灾民。 谈起赴灾区进行医疗抢险的经历,解放军医疗队的每个成员都流露出自豪骄傲的神色,一言以蔽之:终身难忘。 地震当天北京时间十九点,新疆军区召开紧急会议,通知并动员大家救援灾区,确定组织医疗抢险队派往灾区。新疆 军区联勤部卫生处副处长柳建军接到电话告知,派往灾区的专家已经选定,他主动向联勤部张万松部长请缨——由自己率领医 疗抢险队奔赴灾区。电话的那端回答:“好!全力以赴救治伤病员,注意安全。” 乘飞机,已不可能;乘火车,紧急购票,迅速通知各位专家到火车站集合。一千公里,第二天上午到达阿可苏,又转 乘汽车直奔巴楚。到巴楚县政府所在地,已是子夜。找到巴楚县卫生防疫站一名向导,连夜又直奔受灾最重的巴楚县琼库尔恰 克乡。凌晨四时,到了琼库尔恰克乡——休息无场地——索性去灾民家访苦问病。 十二医院驻喀什市郊,距琼库尔恰克乡近三百公里,先期到达。在灾区的前两夜,他们在简易帐篷中度过。“透过帐 篷的缝隙可以数星星;戴着羊皮军帽睡觉,仍然冻得一次次醒来。”贾跃清副院长是领队之一,他如是说。 接到去兰州参加会议的通知,王雪梅只得离开医疗小分队。与大家分手时,她的眼圈红了:“我真舍不得大家,我觉 得我在当逃兵……”对于王雪梅的话,大家非常理解——在对她深表同情的同时,大家又多添了一分自豪和幸运感。显示英雄 本色,惟有危难时刻,这是荣誉和机遇! 和王雪梅一样的姑娘,在医疗队还有好几名,她们都二十岁左右。依帕古丽、王丽霞、宇文静蕾、梁红云、再图娜… …各个美丽姣好,活泼如燕。来到这里,每天的生活都是从帐篷到灾民的“家”,有时脸也洗不成。干起活来,各个争先恐后 ,抢重辞轻——军人就是军人,哪怕还是如花年纪。 关玉成、刘培良、李华、吴辉,都是新疆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的专家级医生。巡回抢险治疗途中,正巧碰上了两辆卡 车相撞,几名人员成重伤。立即抬至救护车上送到了巴楚县医院,四名专家分别执刀做手术,从死神手中夺回了宝贵的生命。 五十多岁的马德新是新疆军区卫生防疫大队的副师级研究员,妻子生病,准备做手术,老马说服妻子手术推后,坚决 要求来灾区抢险。“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战地抢险,我参加过;洪水爆发,紧急防疫,我参加过;大型军事演习的治病防疫 ,我也参加过——惟独没参加过地震的医疗抢险。若此次落下了我,将是我一生的遗憾!”马德新如是称。 伤员很多,余震不断。置身其中,难免紧张恐惧。解放军医疗队所到之处,总被农民围得水泄不通。不少农民,并没 有得病受伤,却总要凑到医疗队员身边寒暄:“这下我们心里踏实了,不慌了。”尤其上了年纪的,竟高呼“解放军万岁”的 口号。 有一位九十三岁的老太太,听说来了解放军医疗队,让她八十四岁的妹妹抱出帐篷,要和医疗队的解放军们说说话。 队员们离开走了很远,老人还凝目远送直望到泪眼模糊。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