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天气逐渐退出“世界屋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0日11:35 新华网 | ||
新华网拉萨3月10日电(记者薛文献 裘立华) 这两天,拉萨起了一阵风,将这座城市头顶的天空吹得万里无云、碧空如洗。藏族姑娘达珍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出门去逛街。 她说,“以前,春、冬两季要戴上口罩,许多妇女还会用围巾把自己的脸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眼睛。现在,再也不用了。” 久居西藏的人们不经意间发现,沙尘天气已经逐渐远离自己的生活。42岁的次白回忆说:“记得小时候经常刮风,特别是进入冬天或者是由冬天向春天换季的时候,风刮得特别多,风沙也大,不捂上口罩,一会儿嘴里就是沙子。”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向毓意等专家对拉萨近四十年平均风速研究后说,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为拉萨平均风速较大的时期,80年代中后拉萨的风速慢慢变小,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年平均风速基本稳定。 根据西藏自治区环境监测局的统计,2002年,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的天数为144天,良为214天,轻微污染为5天,轻度污染为2天,优良率达到98%。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张永泽博士说,大面积人工造林以及沙漠化土地治理是西藏沙尘天气减小的主要原因。 西藏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造林绿化速度逐年加快,特别是在1990年以后,西藏全区推行工程造林,年均造林面积达到13600公顷,封山育林面积以每年26700公顷推进。截止到1998年底,西藏全区人工林保存面积5.3万公顷,封山育林面积累计达到133300公顷。1998年西藏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每年限额采伐已经从原来的22万立方米下调到10万立方米。 据西藏“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地区遥感动态监测项目组研究发现,从1990年至2000年间这一地区人工植被增加了33.6万亩,其间这一地区240个乡镇中的204个乡镇环境综合指数大幅提高。 与此同时,西藏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沙漠化土地治理。截止到1999年,西藏共治理沙漠化土地2.58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约10万公顷有效地减少了土壤侵蚀,减少了风沙灾害,维持了西藏生态平衡。但专家也指出,全球性气候变暖给敏感的“世界屋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的草地退化、沙化给西藏带来沉重的环境压力,要保持“世界屋脊”的良好生态,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完)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