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第一贪”庭上忏悔 曾以党性作保清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12日04:08 北京青年报 | ||
■叶征在庭上很沉痛■供图/唐克龙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审查3年坚称自己清白,向媒体称工程没有问题 “一幢幢大厦矗立起来,总有一两个贪官要倒下去” 温州金融系统迄今为止涉案金额最大的腐败案件———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原行长叶征受贿案前天在温州市中级法院公开开庭审理。 上午9时,审判大厅座无虚席,全国多家媒体的记者都已严阵以待,纷纷占据最有利的位置进行拍摄与记录。一些没有旁听证入不了场的市民,就站在法院二楼,透过那里的落地玻璃,可以看见整个审判现场。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位银行干部朝着旁边的同行叹息着“一幢幢大厦矗立起来,总有一两个贪官要倒下去”。 在两名庭警的押解下,身着黄色囚衣的叶征迈着沉重的步子,慢慢地走进了被告台,低着头,人显得极度的苍老。当审判长例行询问叶征曾担任的职务时,叶征只低声地答“中国银行温州分行”就没有再回答下去,嗫嚅了许久,在庭长的一再追问下,才极不情愿地说“担任行长的职务”。 庭审完毕后,叶征一再表示自己的忏悔:“我认罪,我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但是我身患重度糖尿病,我已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希望念及曾为祖国航空事业做过的贡献从宽处理。而且我的亲人筹到了46.3万元为我退赃。”据说这些钱中有些是叶征亲戚为救叶征筹的,有的还是他们的养老钱,而如今都拿出来替叶征减轻重罪。说到这里,这位平时不可一世的重权人物声音哽咽了。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叶征案仅是“中银烂尾楼”牵出的其中一桩案件。据司法部门有关人员称,叶征案涉及40余人,涉案金额逾3000万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中银黑幕案惊中行总行 叶征曾以党性作保“清白” 在市区学院路与车站大道的交会口,矗立着一座烂尾楼———中银大厦,这座大厦现已全部拆掉防护罩和棚架,孤零零地站在那儿。 屈指数来,大厦尘封已有6个年头,它的何去何从曾一度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其实,早在1998年就有人议论此楼是否隐匿腐败现象,当时中行浙江省分行也不断接到群众举报,反映在建的中银大厦有严重的质量问题,同时称中行温州市分行有关领导在此过程中有违法违规行为和严重的经济问题。 接到举报后,省中行纪检部门专门抽调力量,赴温州调查取证,出乎意料的是该案问题严重、涉及面广,有关对象反侦查能力较强,加上相互之间订立攻守同盟,案件一时难以突破。1999年和2000年,省中行又曾先后两次立案侦查,最终毫无结果。温州分行依然一派风平浪静。一边是群众接连不断的举报,一边是原分行行长叶征等人以党性作保的“清白”标榜,此事最终震动了中国银行总行。总行有关领导批示一定要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2001年年初,中国银行总行监察部一名副部长秘密来到温州,向市委领导通报此事,并希望地方党委施以援手。后经过多次研究和协调,省纪委同意由市纪委牵头承办该案。随即,一个由省中行纪委、市纪委、市公安局等方面共40多名精干人员组成的专案组正式成立。 在市委领导的直接过问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历经一年多的时间,一张巨大的中银黑幕终于被揭开了…… 钱色换回中银工程 偷工减料造出“豆腐渣” 事情还得从一个女人说起。她叫王芬华(化名),系北京某医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1993年底,她获悉温州有工程可承包,于是带上朋友广东茂名市建筑总公司第七分公司的经理陈锡武(另案处理),兴冲冲来到温州。 当时已有五家具备资质的建筑公司介入了中银大厦的整个投标工作,人生地不熟的王芬华欲横插一脚,谈何容易。但这个女人坚信,金钱铺路和美色轰炸之下焉有攻不破的城堡?后来他们发现,此工程中的两个关键人物正有这样的弱点,一个是中行温州分行行长叶征,一个是市建设局招投标办公室副主任马某。 由于钱权、色权交易起到作用,陈锡武、王芬华在中银大厦招投标过程中一路绿灯。1994年,标的为6000万元的中银大厦由陈锡武中标。事后,王芬华拿走所谓的回扣费、公关费共计166万元。“陈锡武的行贿费用远远超过了正常招投标所花的钱。”经办陈案的检察官章毅如是说。 1997年封顶后,有关部门发现这座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22层大厦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后经市建设工程质监站及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多次检测鉴定,结果为不合格。两年后的1999年11月,北京方面拿出最权威的报告,证明主体工程质量不合格。同时认定大厦部分结构强度达不到要求,系偷工减料造成。 由于检测鉴定须经一定程序,大厦加固方案直到2000年5月才出台。但当加固施工进行到第15楼时,因为承建单位———陈锡武方面拒付加固费用,没办法,来自北京的加固施工队于2001年3月撤回。一个月后,中行方面中止了与陈锡武的施工合同。随后,银行方面又委托国家权威机构对地基部分进行检测。 中银大厦就这样一直在风雨中等待着,该行副行长鲁荣华(现因涉嫌受贿罪被判刑)在2001年5月份通过媒体向公众辩称:承建单位是通过正常招投标确定的,银行方面至今没有一名干部因与大厦质量问题有染被查处。 被捕前已听到风声 妻子和儿子已先外逃 2001年10月19日,叶征已隐约听到风声,妻子和儿子先于他外逃,他也做了自1998年退休以来的最后准备。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专案组人员会这么神速抢在他前头来到他家。与他同天归案的还有他的两个老部下:原分管基建的副行长卢某和原基建办主任陈传信。 在纪委审讯室里,军人出身、掌舵中行十年的经历,加上曾有三次被查的经验,叶征几乎是滴水不漏。早有思想准备的他,摆出要找领导申诉冤屈的架势,他写信的开头便是“省中行×行长、市委×书记”,绝口不承认有任何经济问题。专案组人员只得不断改变策略,后来随着陈锡武等行贿嫌犯的归案,叶征终于受不了强大的政策攻心和法律威力,承认了有关犯罪事实。 贪色相连。据专案组查明,叶征平时生活极端奢侈腐化,作风糜烂,与不少女子发生过性关系,并长期包养一名三陪女,且生有一女。他的部分贿赂款就专门供这名情妇使用。 后经检察机关查明,1992年到1998年,被告人叶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多次收受北京某公司副经理斯某、江苏省江阴市某镇副镇长周某、浙江某网络工程技术总公司法人代表陈某等人共计人民币66万元、美元3万元。多次拆借的结果是造成数千万国家资金成为死账,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顺藤摸瓜窝案浮出水面 下属多人简直是“雁过拔毛” 2002年初,专案组设立“中银大厦”组、中行三产组和查处腐败组,分别对中银大厦建设过程中有关人员玩忽职守、中行下属三产单位有关人员贪污挪用公款以及中行有关人员利用职权贪污受贿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让办案人员想像不到的是,中银案件背后居然是一连串的窝案。“这伙人惟利是图,什么钱都敢拿,什么钱都要拿,简直到了雁过拔毛的地步。”一办案人员如是说。 原中行西城办主任林某,几乎每贷出一笔款都要拿回扣,每帮一次忙都要得好处。就连本单位职工的妻子贷款也收了2万元好处费。原分行副行长卢某、基建办主任陈某也是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典型。 据专案组查明,该案涉案人员共43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19人(县处级3人,科级7人),大部分系中行温州分行的有关人员。中银案件的涉案金额高达3000余万元,单个违纪金额超过200万元的就有4人。 据悉,中银大厦的竣工无望,加上银行方面至今仍有数千万元的贷款和合同欠账无法收回,成了继叶征之后的几任行长的心头病。(戚人伟 林一笑) -供稿/《温州都市报》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