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发现剧毒蘑菇50克即可夺命 卫生局紧急通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7日03:23 信息时报 | ||
白毒伞-资料图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讯 昨日,广州市天鹿湖发现名为“白毒伞”的有毒蘑菇,广州市卫生部门因此再次紧急通知市民留意:不要采集和食用野生蘑菇,以防中毒。 “白毒伞”是目前广州市有毒蘑菇品种中毒性最强、中毒死亡率最高的毒菇。一般来讲,50克的“白毒伞”便可导致一个体重50公斤左右的成年人中毒死亡,而且毒菇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剂。白毒伞喜欢在藜蒴树阴下群生,一般与树根部相连,而该树种在广州地 为此,市卫生部门再次呼吁广大市民,野生蘑菇有毒无毒真假难辨,切莫随意采吃。一旦发现毒蘑菇生长,应立即向广州市卫生局或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广州市卫生局设立了专门的咨询电话,号码是83822400,中毒救治电话是:85595153。 广州毒菇中毒事件全国最多 广州市附近山区野生蘑菇生长期将提早卫生部门制定出今年预防要求 本报讯(记者盘和林)记者近日从广东省卫生监督部门获悉,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的专家,近日到曾经发生过毒蘑菇中毒的现场进行调查后了解到,今年广州市附近公园、风景区、山区将仍有大量的野生蘑菇生长,而且时间有可能比往年提早。同时,今年广州市卫生局提前制定出今年的预防野生蘑菇中毒的工作要求,并在3月份投入8万元经费向市民宣传教育。广州毒菇种类占全国一半 我国已知食用蘑菇种类约有700多种,其中毒蘑菇种类多达近190多种,而广东的毒蘑菇种类约占全国的50%以上。由于许多野生的食用菌的形态与毒蘑菇非常相似,因此极易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广州市人口众多,不但是食用蘑菇的消费大市,而且地处南方,春夏雨多气温高,湿度大,十分适合各类毒菌的生长。因此,广州也是国内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最多的地区之一,每年都有发生。近几年,引起广州市发生的多起中毒的毒蘑菇主要是白毒伞、古巴裸盖菇、网纹斑褶菇、铅绿褶菇。 中毒者须及早到医院诊治 市卫生局提醒市民:一旦发生毒蘑菇中毒,要及早到医院诊断治疗,治疗越早,病死率越低。采取催吐、洗胃、吸收是减轻病情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措施之一。同时应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在野生蘑菇餐馆就餐后引起中毒,通常症状较轻。中毒原因通常是野生蘑菇收购时混杂了不适宜食用的菌种,或长在有毒植物旁的食用菌带毒性;另外,野生蘑菇新鲜时带毒,但经高温煮熟后毒性消失,因此在吃火锅时应注意将其煮熟煮透。 广州毒蘑菇中毒事件回放 ●2000年3月,外地民工在白云区天鹿湖公园里采集“白毒伞”,9人进食9人中毒,在数日内相继死亡8人,当时被救活的其中1人半年后也不治死亡。 ●2000年4月,番禺区旧水坑发生的“古巴裸盖菇”10人中毒事件。 ●2000年7月,白云区某蕉林发生的“铅绿褶伞”5人中毒事件。 ●2000年9月,白云区神山镇发生的“铅绿褶伞”5人中毒事件。 ●2001年7月,12名食客在广州湖天宾馆进食了“网胞牛肝菌”引起8人中毒。 ●2002年3月,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的湖南民工食用了在大源山上采集的新鲜“白毒伞”,引起6人中毒事件,幸得医院的及时抢救,5人保住生命,1人死亡。 ●2002年3月,越秀区一家在白云山上采集了野生蘑菇,3人进食3人中毒、1人死亡。 ●2002年6月,白云区陆某家庭2人进食了“铅绿褶伞”,2人中毒。广州市常见毒蘑菇 白毒伞(又名白鹅膏、白帽菌、白罗伞):这类毒蘑菇喜欢在某种树阴下群生,一般与根部相连,在广州地区的附近山头有种植,在新鲜的毒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死亡率高达90%以上。 古巴裸盖菇、网纹斑褶菇:这两种菌均喜欢长在牛马等动物的粪上,主要引起神经性毒性症状。因常长在牛粪上,样子不雅,一般无人采食。我国在西藏以及四川有其分布的报道,但实际分布较广。 铅绿褶菇(铅环柄菇):易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等菌类混淆,其它相似种类还有粗柄白鬼伞(有毒)和粗鳞大环柄菇(对某些过敏者有毒性),铅绿褶菇喜欢雨后长在草坪、蕉林地上,分布在广东省、台湾地区等热带省份。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食量大时也会致命。(记者蔡民 实习生乔欢 通讯员童明赛 徐锦波)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