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工作者历时五年让声屏障真正起作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31日13:29 海峡都市报 | ||
本报讯 28日,福建省科技厅今年第5号成果公报发布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特性与控制的研究”这一最新的科技成果。 从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泉厦高速公路建成验收起,高速公路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就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经过5年的跟踪研究,终于掌握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特性和时空分布规律,并提出了完整的噪声控制系统。 这一成果首次发现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多普勒效应,它为声屏障的合理设计和现场安装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还提出了噪声的控制管理手段与工程设计的技术措施,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高速公路噪声验收监测方法。 根据这一研究成果,专家们提出高速公路声屏障的设计要点,包括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和敏感目标高度差等因素确定声屏障的具体位置、高度、结构形式等,根据多普勒效应确定声屏障的始、未端长度,以及声屏障是否增加吸声结构等。目前,我省在建的高速公路工程及沿路的重要建设项目,都已经应用了这一科研成果。 ■新闻背景 现有声屏障效果差 我省沿海地区人口密集,高速公路沿途经过的城镇、村庄、学校、医院等“声敏感目标”密布。高速公路由于全封闭、大流量、高车速的特点,产生的交通噪声高达80分贝左右,比城市交通噪声还高出10个分贝左右。 在以前,我省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在敏感点树立声屏障。但是,由于对高速公路噪声特性了解的不足,我省的声屏障在设计中千篇一律,而且一律高2.5米,没有考虑到敏感目标的高度差。据了解,理想的声屏障应该能降低噪声8至15分贝,但我省现有的声屏障平均只能降噪六七分贝,高的不超过10分贝,低的甚至只有0.2分贝。 另一方面,目前高速公路上对禁喇叭不做限制,而且对上路的车辆要求不高,“什么车都能上高速,除了拖拉机”。不少超载车辆、车况差的车辆上了高速公路,更加重了交通噪声污染。 (本报记者 林海阳)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