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汉代古墓群竟成采沙场 所有坟墓均遭破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4日01:52 北京娱乐信报 | ||
现场目击:古墓群惨遭破坏 本应该妥善保护的古墓群里,却随处可见敞开的墓坑、散落的墓砖和随葬的冥陶碎片。在这里,古墓群变成七八千平方米的大沙坑。记者获悉,在通州区漷屯铁路北侧,一处汉代贵族的家族墓群惨遭破坏。 现场:汉代墓群变成大沙坑 4月1日,赵先生打来热线说,通州区漷屯的汉代坟墓群竟成了大沙坑。记者赶到漷屯墓群现场后,这里已变成了一个七八千平方米的大沙坑,两条大道直通坑底。在凹凸不平的坑底,还有挖土机履带轧过的痕迹。墓场沙坑北边停着一辆载重车,三四个人正往车中装沙子。 所有坟墓均遭破坏 在这里,随处可见敞开的墓坑、散落的墓砖和随葬的冥陶碎片。虽然墓群已整个被毁坏,但仔细分辨仍可看出墓场的基本结构。它们都为陶砖砌成,为砖墓结构,上半部分为半圆拱形墓盖,下部分是长方形墓坑。墓场的坟墓有大有小,规格各不相同。同记者一同来到现场、对汉代文物颇有研究的郑先生说:“坟墓大小和随葬品的多少表明墓主富裕程度。小的墓主人相对不那么富裕,但他们决不是贫穷者。因为在汉代,除非地主和贵族,普通百姓都是茅草房,不可能死后还修砖墓。”记者数了数,墓场中有迹可寻的坟墓共有30多处,所有的坟墓都朝向西南方。 曾挖出三面两汉铜镜 坟墓中所有随葬品几乎都已被洗劫一空,仅在墓坑边缘散落一些冥陶碎片,基本是红黑两种颜色,有的陶片上呈现出简单的花饰。郑先生说,当时随葬器物一般都是罐、壶、盆、碗等陶件。文物学家通过陶片上花纹和工艺水平,就可以判断出墓主地位的尊卑及其所处的时代,还有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他还透露:“这片墓群中曾挖出一些极有价值的文物,我所知道的就有三面铜镜,一面西汉的,两面东汉的。这在汉墓中比较少见。” 专家:漷屯墓场是家族墓群 在通州区文物管理所,所长周良告诉记者,从随葬陶件和砖墓结构推断,漷屯的墓群属于汉代。墓群都朝向同一方向,说明这里是一个庞大家族坟墓,但目前还没能在文献以及考古发现中进一步确认家族所处的具体时期和姓氏。 墓群有助研究通州历史 市文物研究所第一研究室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汉代古墓群有重要的文物保护和历史研究价值。像潞城镇汉墓群中发掘出了铜镜,其文物研究价值就比较重大了,尤其对当时通州的历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问题:上百文物单位仅一人管理 记者了解到,通州区其他的汉代坟墓也曾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周良说,该区的文物保护存在着很大的困难。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文物保护缺乏资金。该区文物保护单位多达上百处,在管理和建设上需要比较庞大的资金,但因资金问题,“我们现在只能是重点性的保护,有些只能尽量不让它们受破坏。” 二是文物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矛盾。周良举例说:“老四营旧址是通州区重要的历史教育基地。1922年,这里是冯玉祥将军的营地。1948年到1954年之间,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机要局所在地,具有很强的纪念意义。现在却有个房地产公司想把它拆了建楼。” 三是文物地表标识被破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破四旧”时,地下文物的地表标识,特别是汉墓群地表标识物被破坏,致使文物部门无法对它们进行优先保护。 周所长苦笑着说,通州区文物保护还有一个重要难题——管理人员缺乏。目前,整个文物管理所只有周良一个人。他说:“文管所这么多事情,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 信报记者钟华 最后消息:文物监管将设执法部门 昨天,记者从北京市文物局获悉,为加强北京各区县文化监督管理和保护力度,将在各区县设立文化综合执法大队,职责之一是负责对文物的监管和执法工作。目前,宣武、朝阳、顺义和延庆四个区县已开始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的试点工作。 文物保护应调动民间力量 历史只有一部,而造就未来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因此保护历史文化,不要它在我们手中的断裂,使得子孙后代失却心灵的故乡,就成了现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推土机肆虐通州汉代古墓群之后,北京市文物局将在各区县设立文化综合执法大队,这将加强北京各区县文化监督管理和保护力度。 但还应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文物保护,除了规定国家应给予相应的经费保证外,要在民间多方筹措文物保护资金,对文物保护基金设立的条件可以更宽些,如从文物景点旅游门票收入提取,发行文物彩票等等。国家应该集中有限的经费,保护好文物精品。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过的文明是无可比拟的,如同不落的星辰永远照耀着人类今天的生活。迟国维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