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月刊:战争考验中国石油安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04日17:59 《经济》月刊 | ||
朱兴珊 伊拉克战争如果导致大规模石油供应中断,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健康发展? 中国10年前成为石油进口国,2003年 中国油品需求将以3%至4%的速度增长,石油产品消费量将达到1.25亿吨,中国对国际市场原油依存度将达到30%。据海关总署统计,去年中国进口原油6941万吨,比上年增长15.2%,近60%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地区。 近期受战争影响的国际原油价格飙升已累及中国航空、汽车、玩具、服装加工等多个相关行业。中国百姓已经感受到石油价格波动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美国针对伊拉克的导弹轰炸声让我们开始审视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多元化策略 在今后十几年内,中国的石油进口总量将从目前的每年六七千万吨增加到两亿吨以上,我们对进口石油的来源要有明确的战略安排和及时的部署。石油战略部署应该和中国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路线有机地联系起来。近期中国的石油进口可能仍将主要依靠中东地区,同时也要尽量扩大其他可能的供应来源。中期以后的石油供应可以将俄罗斯的石油管线作为重要的新增来源,使俄罗斯的石油成为和中东石油来源互为补充的、稳定的供应来源。一旦中俄石油管线建成,而且数量达到几千万吨以上,中国的石油安全性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如果俄罗斯对东亚的石油供应对中东石油供应形成互补,则目前东亚地区在进口中东石油中受到的歧视性标志价格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也有助于形成东亚的石油集体安全体系。 多样化战略 在原油和成品油进口方面,要从安全战略的角度出发,进行认真的经济比较分析,实行多样化。可以充分利用日韩和新加坡的大量剩余炼油能力,进口相当数量的成品油,从而形成石油安全共享的利益格局。目前国际炼油行业在常用轻油方面的竞争激烈,中国的炼油设备在技术和平均规模方面不占优势,可以通过购并、参股的方式直接利用周边国家的炼油能力,分享利益,共担风险。 应抓紧开辟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满洲里陆上通道和俄罗斯萨哈林岛--天津海上通道。今后还要考虑开辟伊尔库茨克--二连浩特陆上通道、哈萨克斯坦--新疆陆上通道以及中东经缅甸到我国西南的通道。 俄罗斯的天然气东输管线的建设对东亚地区的长期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石油安全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并考虑。东部地区液化天然气可以成为部分石油产品的替代能源。可以考虑扩大规模。 备足存粮 中国石油进口量逐渐扩大,为防止可能出现石油供应意外中断,可以适当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中国有本土石油生产能力,又不会成为石油禁运的对象,石油战略储备的主要作用是应对其他方面突发事件波及中国,造成石油供应暂时中断。因此不必仿照IEA(国际能源署)的储备模式,也没有必要参加IEA的集体储备体系。储备量目前无须过大。 建立以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为主的应急系统,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对石油供应中断的定义、石油储备体系的构成、战略石油储备的运营、管理和释放以及如何进行需求限制、燃料切换和增加国内产量等进行详细规定。还要建立全社会石油库存统计和信息体系。可考虑从建立和增加民间商业储备起步,逐步达到战略储备的目标。同时要加强国内油气储运基础设施建设,使之系统化,增加其可靠性。 鉴于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对于平抑短期油价波动难以奏效,建议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不用于平抑油价。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要与IEA及其成员国、亚洲其他国家建立协调机制。 石油企业国际化 目前对石油价格的突发性波动,世界各国都少有有效应对方法,主要依靠市场的吸纳能力予以承受。对于单纯从市场上购买石油实行进口的国家,石油价格的上升意味着直接的经济损失。但是对于拥有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国家而言,石油价格的上升则是提高经济收入的机会。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成为国际石油公司的根本意义即在于此。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拥有的份额和权益越多,对石油价格上升和波动的承受力就越强。国家对因石油价格上升受到损失的行业部门进行支持的能力就越强。 共退共进 目前的国际能源机构成立时的针对性很强,是发达国家对中东石油输出国可能进行石油禁运而采取的对策。中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可以有别于IEA的立场。中国推动石油安全的做法应以促进建立石油供需双方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建立供需双方的长期经济利益共享为基础的石油安全机制为主;把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合作,加强经济互补性,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石油和天然气的合作开发项目在东亚地区应该成为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的重要议题。 能源合作可以从东北亚开始做起。中国应该及早认真研究和考虑参加能源宪章条约的问题。和中东及其他地区的石油产出国也可以建立对方石油出口和中国工农业制成品出口的长期经济联系,同时起到促进我国和石油产出国加强双边贸易的互利目的。 一方面要通过政治、经济和外交途径,减少对抗,寻求合作,为石油供应安全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并发展一定的综合国力和军事实力为石油供应安全提供必要的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国际间的石油贸易与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治与外交地位。 1.加强长远战略研究,制定全球战略,在安全问题上掌握战略上的主动权。努力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及世界的石油安全。 2.进一步加强与主要产油国的政治和外交关系,增加相互投资和经济贸易往来。既要重视油气、能源领域的合作,也要注意非能源领域的合作,把油气合作放在经济大系统内统筹考虑,合作什么,如何合作,视具体情况而定。 3.中东、北非是中国油气地缘战略的重中之重。要加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长期友好关系。要在油气合作的带动下,促进其他经济往来。同时鼓励他们投资中国下游油气领域,形成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 4.进一步巩固与俄罗斯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经济基础还不够。以油气合作为纽带,开展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乃当务之急。 5.积极主动地运用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因素推进亚太的区域化特别是东亚的区域化。但是鉴于亚太、特别是东亚的复杂情况,我们绝不可忽视地缘政治和地缘军事手段的运用。中国应在推进东亚区域合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6.把南海问题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加强战略和措施研究。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具体化,制定可操作的步骤和措施,早日解决南海领土划分问题,为开发南海的油气资源创造条件。 总而言之,石油安全问题的核心是经济实力问题。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中国整体经济竞争力和石油企业在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是使中国更有能力应对各种石油突发事件和石油价格波动的经济基础。通过政治外交途径,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维护世界和各地区的和平与安定,是保持中国石油安全的前提条件。建立战略储备,实行多样化和多元化的进口政策是应对意外突发事件的预防性措施。只要战略正确,措施得当,中国的石油安全是可以有保障的。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