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考验下的非常战士-记首都非典一线医护人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0日16:46 北京日报 | ||
三月初,北京市出现了第一例输入性“非典型肺炎”病例。与过去任何一种传染病不同的是,这种病起病急,而且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已知的是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疫情就是命令。全市医务人员迅速行动,立即形成了一支医疗快速反应部队。一个月以来,他们日夜奋战在防治“非典”的一线,以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以高超的医术,以大无畏的精神,与病魔抗争。 应急小分队30分钟出现场 夜深了,但北京市疾控中心依然灯火通明。“非典”应急小分队的60名防疫队员依旧在忙碌着。 桌上的几部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市民不断地询问“非典”的症状、防治的方法,八位接受过培训的业务骨干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各种提问。一天下来,每个人都要接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电话,常常累得连饭都不想吃。 旁边的“非典”病毒实验室里,几位病毒专家正抓紧进行着细菌学实验和病毒分离、抗体测定。经过连续奋战,现在他们已经基本确定北京各输入性肺炎病例不是由细菌引起的,初步排除了由军团菌、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汉坦病毒、肺炎衣原体和支原体等造成此次疫情的可能。在病原体分离鉴定工作中,共分离到7株疑似病原体。现在专家们正忙着进行血清学鉴定。 在卫生防疫应急处理指挥中心,偌大的屏幕上随时收集着各区县的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队员们则汇总着当天的信息。或许是由于广东省刚一发现“非典”患者,北京市就着手做好了应对预案,因此一切显得忙而不乱。监测的到位使全市的疫情尽在掌握,如果哪家医院的呼吸科门诊收治了一名疑似“非典”病人,防疫人员半个小时后就可以赶到现场。并对他的上一级传染源和亲密接触者进行追踪,切断传染源。 追访的工作是繁琐的,需要一家一户地跑。上门“流调”时,防疫人员如果不加任何防护,自己被感染的几率会很大。但如果过度防护,又会让周围的群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最后,防疫人员决定便装入户,即使在近距离询问需要戴口罩时,他们每次也总是要先征求被访者的同意。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北京市民,“非典”没有想像得那么可怕。 “我是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 在综合医院的门诊发现可疑的病人后,需要将他们立即转送到传染病专科医院去观察治疗。北京市急救中心承担着转运病人的任务。他们在保证全市日常每天300次急救呼叫的基础上,紧急调派了4辆急救车,专门运送“非典”病人和疑似病例。转送第一例病人时,“120”的车管科科长和急救科科长两人抢着上了车,“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就应该冲在前面!” 在他们的带动下,急救科的医护人员和车管科的司机抢着出车。护士董岩连着值了20天班,累坏了。领导本想让她好好休息休息,没想到小姑娘在家没歇两天,就又主动要求出车。看到一线的医护人员那么忙,“120”的一位行政干部主动请战,把请战书贴在了书记办公室的门口:“我过去从事过院前急救,申请去一线,请领导批准!” 同样请战的还有地坛医院的蒋荣猛大夫,连着加了两个夜班的他本该好好休息一下,可他主动要求留在工作岗位。护士马晓靖的孩子今年刚刚两岁,她把孩子往婆婆家一送,赶回医院申请参加治疗监护小组。当记者让连续在病房工作了36个小时的护士长贾双萍谈谈自己时,她却说:“我是共产党员,做这些都是应该的。” 是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共产党员的榜样力量是最嘹亮的冲锋号角。昨天,记者见到地坛医院的李兴旺主任时,发现他的脸和眼睛都是肿的,原来,这位医院“非典”专家小组首席专家,3天中只睡了9个小时。每位新来病人的诊断李主任都要亲自把关,无论清晨还是深夜,一个电话,李主任都会马上亲临病人床旁。同事们不禁想起过去许多次关键时刻,李主任都是冲在最前边———最早收治艾滋病人,收治小儿肝炎,收治医院杂病病人,这些难题累活儿李主任总是抢着干。难怪有位大夫这样说:“看到李兴旺,我觉得共产党员的形象是那样高大。” “选择当医生,就意味着奉献” 晚上九点钟见到佑安医院感染科的金荣华大夫时,他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吃着晚饭,而今天的午饭,是下午四时才吃上的。问他累不累,小伙子笑了:“既然选择了当医生,特别是选择当一名传染病医院的医生,就意味着奉献。” 是责任感,是使命感,让这些白衣天使们不停地奉献着自己。“120”急救科蒋晓燕的母亲重病住在宣武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但是她知道,在疫情面前,自己的岗位应该在一线,她硬是一天假都没请。 “120”急救科的护士梁欣“五一”就要结婚了,领导照顾她,不让她参加转送“非典”病人。小姑娘急了,“关键时刻,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力量。结婚的准备工作可以往后拖一拖。” 地坛医院的金万萍被首批抽调到“非典”病区,当天她就上岗了。了解她的同事们知道,小金的婆婆不久前刚摔成骨折,需要家人陪护,孩子刚上幼儿园,爱人三班倒,家里经常是一老一小没人照料。但她什么都没说,一进病区就是近三十个小时。 由于病情需要,麻醉科医生要为个别危重病人进行气管插管。这是所有“非典”医疗、护理中职业暴露最强的一项操作,几乎要与患者脸贴脸,作为医生,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样做的危险性。但是无论是地坛医院还是佑安医院,麻醉科的医生没有一个犹豫,更没有一个退缩。因为,在他们眼中,救治病人才是最重要的。为了这个目标,他们无私奉献,不怕牺牲。 在与疾病作斗争的战场上,他们可爱,他们令人民崇敬,他们以忘我的行动诠释崇高。 让我们向这些此时依然奋战在防治“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致以深深的敬意!记者李学梅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