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穗三地调查 过半人愿让家人当战地记者(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2日09:28 北京青年报 | ||
■漫画/老杜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伊拉克战争图片 -调查主题京、沪、穗三地人眼中的战地记者 伊拉克时间3月20日清晨,巨大的爆炸声在巴格达上空响起,美伊战争正式爆发。随后不久,世界各大电视台、电台纷纷中断正常的节目播出,开始伊拉克战争的直播节目。不少报纸也推出了与此相关的特刊或号外,网站更是发挥了自己迅捷的优势,在网页最醒目的位置进行新闻的滚动发布。一时间,战争新闻铺天盖地,媒体大战硝烟正浓。 战争开始了,虽然世界上大多数人此时都远离战场,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这场战争的关注。人们迫切地从新闻报道中找寻自己关心的信息,而战地记者此时则成为重要的信息通道。为了抢到独家消息,记者们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穿梭在纷飞的战火中。截止到发稿时,根据新闻媒体的统计,在伊拉克战争中共有12位记者牺牲,多名记者受伤。受伤的记者也包括来自中国香港凤凰卫视的两位电视记者。在伊拉克战争中,中国记者不仅发回了大量详实的报道,而且在美伊开战后进入了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在战争的中心地带坚持采访。中国记者的优秀表现赢得了公众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我们这次的调查显示,83.6%的被访者对中国记者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感到钦佩。伊拉克战争开战以来,每天要花1小时以上的时间了解有关伊拉克战争新闻的被访者达到50.7% 50.7% 3月下旬开始的伊拉克战争无疑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根据我们这次在京、沪、穗三地调查的数据看,23.6%的被访者自战争开打以来,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去了解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新闻报道、评论,27.1%的人每天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在1至2小时之间,即一半以上的人每天通过不同渠道了解伊拉克战争的最新新闻报道和各种评论的时间在一个小时以上。此外,每天花30分钟至1小时和30分钟以下的被访者分别占30.3%和19.0%。 在对这场战争的关注程度上,三地公众中尤以北京被访者的关注度最高: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了解战争各方面的新闻、评论的北京被访者高达41.8%,上海被访者为28.4%,广州被访者仅有0.5%。 调查还显示,电视和报纸是被访者了解这场战争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95.2%的人通过电视来了解有关战争的各种新闻和评论;72.9%的人通过阅读各种报纸来了解相关战况;而选择广播和网络作为战争新闻主要来源的选择比例分别为34.0%和24.6%;此外,有33.3%的人通过与他人聊天的方式了解有关战争的进展情况。 三地被访者在这些不同的信息渠道方面的选择差异主要体现在报纸和上网方面:九成以上的广州被访者通过报纸了解战争的最新进展,京、沪被访者的选择分别为64.8%和62.7%;而通过网络来了解战争进展的北京被访者为33.3%,沪、穗两地被访者的比例分别为15.2%和22.9%。 82.8% 82.8%的被访者最关注的内容是战争当日的走势 在媒体报道的战争新闻中,被访者最关注的内容是战争当日的走势状况,提及率达到82.8%;其次是伊拉克人民目前的生活状况,提及率达到78.6%;第三个关注焦点是美国和伊拉克高层领导人的最新讲话和态度;其他关注的内容依次是战争中的死伤人数,提及率为72.6%;各国领导人对战争的评论,提及率为59.2%;英美联军士兵的部署情况,提及率为52.5%;战争中使用的先进武器,提及率为41.3%。 广州被访者对“伊拉克人民目前的生活状况”更为关注,选择率为87.6%,北京、上海被访者的选择率分别是72.8%、75.5%;上海被访者对“战争中的死伤人数”的关注度为81.9%,要明显高于北京和广州被访者(分别为73.7%和62.4%);而北京被访者对“战争中使用的先进武器”的关注程度要高于上海和广州被访者,分别为57.7%、46.1%和20.0%。 1.9% 多数被访者更关注新闻内容本身,而不太注意采写新闻的记者。87.7%的被访者明确表示更关心战争新闻内容本身,仅有1.9%的被访者认为更关注采写新闻的记者 战争爆发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新闻记者纷纷奔赴伊拉克战场,为世界各地的读者提供最新的战事报道。那么,公众在收看、阅读各种新闻报道时,会注意到这些战地记者的姓名吗? 调查表明,62.2%的被访者在关注战争新闻的时候,不太会注意采写新闻的战地记者;24.4%的被访者有时会注意;13.4%的被访者会经常注意记者的名字。其中,28.6%的北京被访者经常注意记者的名字,明显高于上海和广州被访者(分别为7.8%和3.3%)。 和采写新闻的记者相比,大多数被访者认为新闻内容本身更重要:有87.7%的被访者明确表示更关心战争新闻内容本身;仅有1.9%的被访者认为更关注采写新闻的记者,10.4%的人表示自己对新闻内容和记者两者同样关注。 84.4% 中国公众为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能够看到自己国家的战地记者而感到兴奋和自豪,但有84.4%的被访者为中国战地记者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心 调查中有60.3%的被访者知道香港“凤凰卫视”的闾丘露薇、中央电视台的水均益等中国记者在伊拉克战场,但三地公众的知晓率相差十分悬殊:北京、上海、广州被访者的知晓率分别为90.1%、72.5%和18.1%。 那么,公众对中国记者前往伊拉克战场是怎样看待的呢?84.4%的被访者对这些前往伊拉克战场的中国记者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心;83.6%的被访者对这些中国记者所表现出来的勇气感到钦佩;77.7%的人因为可以看到自己国家的记者发回直接的报道而感到兴奋;仅有18.2%的人觉得这场战争与我们的关系不大,认为我们的记者没有必要远赴中东战场。 可以看出,大多数公众对中国记者勇敢地奔赴伊拉克战场是持肯定和支持态度的。虽然公众普遍为这些中国战地记者的安全担心,但大家为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战争中能够看到自己记者的身影而感到自豪。 84.5% 调查中有84.5%的公众认为战地记者最显著的特点是“富有经验,处事果断” 战地记者是一个既危险又充满挑战与刺激的职业,这就要求记者们要具备多种专业技巧和生存知识。那么,公众眼中的战地记者是什么样的呢? 调查中84.5%的被访者认为战地记者应该“富有经验,处事果断”,提及率在各项中位居第一;列第二位的是“头脑灵活,非常聪明”,提及率为83.9%;第三位是“非常敬业,视新闻为生命”,提及率为81.7%;此外,对“敏感,富有激情和热情”、“英勇,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和“不知疲倦,经常透支体力”的提及率分别为78.6%、66.8%和52.6%。 七成 认为中国战地记者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非常全面”和“比较全面”的被访者为8.8%和60.9%,两者相加接近七成 战地记者深入战争前沿的使命就是要全面报道战争的各种新闻。调查表明,8.8%的被访者认为中国战地记者对伊 拉克战争各方面的新闻报道“非常全面”,60.9%的被访者认为“比较全面”。即接近七成的被访者对中国战地记者所做的伊拉克战争报道持肯定态度。此外有18.3%的人觉得一般;10%的人觉得“不太全面”;1.9%的人认为“很不全面”。 其中,10.8%的北京被访者认为中国战地记者的报道“非常全面”,高于上海和广州的被访者(分别为7.8%和7.6%)。 对于中国战地记者们在伊拉克战场上的表现,47.4%的被访者表示“非常满意”;41.8%的被访者表示“比较满意”;7.5%的被访者认为“一般”;3.3%的被访者感到“不满意”。其中广州被访者对中国战地记者的满意度最高:68.1%的广州被访者非常满意中国战地记者的表现,这个比例高出北京和上海被访者30多个百分点(对中国战地记者的表现感到非常满意的北京和上海被访者比例分别为37.1%和36%.8)。 64.8% 尽管被访公众普遍对战地记者工作的艰辛和危险有所认识,仍有64.8%的被访者认为战地记者有必要深入到战场最前线去采访,其中北京被访者为72.8% 根据新闻界的统计,美伊开战以来共有12名战地记者牺牲在伊拉克战场。调查中有79.4%的被访者已经听说或看到了这方面的报道。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记者们的安全,85.0%被访者认为,“交战各方遵照国际相关规定不向记者开火”是保护记者生命安全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其次是“政府为战地记者投保高额保险”,提及率为83.1%;“为记者配备防弹、防毒装备”、“对战地记者进行必要的军事训练”的提及率分别为82.3%和80.9%。 战地记者工作的艰辛和危险人所共知,那么,人们对“战地记者必须深入到最前线”这一说法是如何看待的呢? 有64.8%的被访者认为,战地记者有必要深入到战场的最前线去采写、报道有关的战争新闻;18.3%的人认为没有必要;16.9%的人表示“说不清”。 90.1% 90.1%的被访者认为战地记者在战场上的作用是第一时间发回现场报道,其次是客观、中立地为读者和观众报道战争状况,提及率为87.1% 在被访者心中,“第一时间发回现场报道”被认为是战地记者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作用,提及率为90.1%;其他作用依次是“客观、中立地为读者和观众报道战争状况”,提及率为87.1%;“关注战争中的普通百姓”,提及率为76.6%;“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理解和态度”,提及率为55.8%;“为自己国家制造新闻舆论,鼓舞士兵斗志”,提及率为27.3%。 其中,广州被访者对“客观、中立地为读者和观众报道战争状况”的选择比例为92.4%,北京、上海被访者的选择为79.8%和89.2%;上海被访者对“第一时间发回现场报道”的选择为97.1%,北京、广州被访者的选择为82.2%和91.4%。 九成 超过九成的被访者认为战地记者的职业特征是“崇高的敬业精神”,其他特征依次为“非常危险”、“具有顽强的心理承受力”等 在公众看来,战地记者这个职业的最主要特征是“崇高的敬业精神”,提及率超过九成;其他特征依次为“非常危险”、“顽强的心理承受力”、“刺激而富有挑战性”、“很强的专业技术性”,提及率为90.0%、83.6%、78.9%和78.3%。 三地被访者对这些不同特征的选择差异主要体现在“非常危险”和“刺激而富有挑战性”两项上:京、沪、穗被访者对前者的选择分别为79.3%、94.1%和96.7%;对后者的选择分别为63.4%、78.4和95.2%。 56.1% 调查中56.1%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会支持自己家人从事战地记者的职业,不支持者不到1/3 出乎我们的意料,尽管很多被访者对战地记者这一职业的危险性十分清楚,但依然有56.1%的被访者明确表示会支持自己的家人从事这个职业;不支持者不到1/3;没有明确表态的占12.6%。 北京、上海被访者表示会支持家人从事战地记者职业的分别为60.6%和60.3%,广州被访者为47.6%。 样本 姓名:曲方 性别:男年龄:24岁学历:大学本科职业:国有企业任职 我很关注伊拉克战争,也很关注战地记者。我认为,战地记者应该英勇、富有经验,非常聪明和敬业,视新闻为生命。 我认为战地记者有必要深入战场的第一线,只有从最前线发回的报道才会真实、客观,这样的新闻实际上也是历史记录。我很佩服水均益、闾丘露薇等中国战地记者,不管他们在约旦还是巴格达,都一样视新闻为生命,都迅速地把第一手资料,或战争实况、或交战国双方的态度等等传给受众。 我的家人中没有从事战地记者职业的,我也不会支持家人当战地记者,但是我很佩服他们,并为这些战地记者们祈祷。 样本 姓名:房先生性别:男年龄:31岁学历:大专职业:司机 较之战地记者,我更关注战争新闻本身。我知道水均益但不知道闾丘露薇。在我心中战地记者应该英勇、富有经验,非常聪明和敬业,更要懂得保护自己,不能傻冲,因为生命是最重要的。命没了,还怎么能把真实客观的新闻带回国呢? 我的家人中没有战地记者,但我会支持家人当战地记者。如果我本人就是,我愿意去战场。战争的真相要公布于众,就得有人作出点牺牲。当然如果他们能安全回来,这将是我们最大的满意。现在的新闻报道大多只有声音没有图像,这点挺遗憾。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我希望记者尽可能多地让我们看到图像。 ★本次调查技术报告-调查设计:杨文建 于晓蓉 李佳 李洋-调查执行:勺海市场研究公司舆论研究部-执行说明:2003年4月4日至4月7日,勺海市场研究公司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从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家庭中分别随机调查了213人、204人和210人共627名当地对伊拉克战争比较关注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战地记者的一些看法。这些被访者的年龄在18-60岁之间,性别比例大约为1比1。李佳 李洋 李湘荃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战争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