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学者参与纂修清史-访王晓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16日08:26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社北京四月十五日电题:欢迎港澳台和海外华人学者参与纂修清史--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王晓秋 中新社记者张素平 作为中国新世纪的标志性文化工程,清史编纂已经正式全面启动。日前记者走访了国 王晓秋教授是著名的近代史和中外关系史专家,连任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二00一年,在全国政协九届四次会 议上,他在大会发言中建议在辛亥革命九十周年之际,由国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编纂清史。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 议上,他再次在大会发言中呼吁海内外各界人士支持参与已启动的清史编纂工程。 “修清史是很多学者长期以来的愿望。目前修清史的各种条件都已成熟,如再不抓紧来做,许多高龄的著名清史学者 一旦过世,将是很大的损失。” 王晓秋表示,修清史是一项十分宏大复杂的文化学术系统工程,包括大型清史的主体工程和整理出版档案、文献等的 基础工程,仅靠个别人或单位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得到国家和政府在各方面的支持和组织、协调,并广泛动员和依靠全国各有 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参与。 他强调,今天国家支持和组织纂修清史与过去封建时代官修正史有很大不同。政府只是从财力、物力、人力上给予支 持和协调,学术上不加干预,决不会发生“罢黜众议,定于一尊”的现象。修史由专家学者进行,并充分发扬学术民主。“我 所在的清史编纂委员会由二十余名全国各地的清史专家组成,负责整个工程的组织和实施。” 王教授说,这部清史计划用十年时间完成,现处于前期准备阶段,专家们正在对体例进行研讨。“体例既要继承二十 四史的传统,又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可能设通史、专门史、编年、典志、传记、图、表等体例,其中专门史和图是创新。专 门史包括外交史、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民族史等几十个领域;图包括地图、绘画和照片等,可形象地反映历史,已从故 宫和全国各地收集到很多。另外,即使采取旧体例,内容也要创新:如人物传,过去二十四史主要给帝王将相立传,而我们将 为包括皇帝在内的约几千位在各领域有较大影响的人物立传,如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艺术家等。这些 是清史的主体工程,将达三千多万字之巨。” “仅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便保存着一千多万件清史档案,各地档案馆也有一千多万件。此外还有大量满文档案和蒙藏 文档案。修史过程中应充分运用这些原始档案和文献资料。而且,资料收集整理后将能更好地保存。我们计划将这些档案和文 献边整理边出版,作为清史的基础工程。资料工作现已着手进行。” 王晓秋特别提到,台湾也保存着一部分清史档案,两岸的清史资料间有互补性。“如台北故宫博物院保存着清代军机 处和起居注的部分档案和部分满文老档。与我们有较多交流的台湾近代史研究所也保存着总理衙门的部分外交档案。台湾学者 对清史有很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 “此外,还有部分清史资料现在海外。一些海外华人学者的清史研究颇有成果。”王教授表示,“我们热诚地欢迎港 澳台和海外华人学者来支持和参与纂修清史的工作,欢迎他们对纂修清史的体例、方法及资料等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王教授不久前曾去日本对该国的清史研究状况进行调查。“修史过程中还应吸收国外的相关资料。如在写涉及日、英 、美等国的外交史时,需参看这些国家的档案文献。另外,日美等国学者对清史均有研究,有不少专著出版。这些成果我们都 应借鉴。” 他表示:“我们希望这部清史将成为一部水平较高、能反映历史真实的传世之作。”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