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专题片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开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8日08:57 湖南卫视 | ||
湖南卫视报道:4月16日下午,湖南电视台新闻中心和湖南省政协、《中国产经新闻》报联合发起的大型新闻专题片--《天下洞庭》正式开机,采访团今天开赴洞庭湖区,进行为期15天的深入采访。 新闻专题片《天下洞庭》,旨在反映洞庭湖区重塑第一大湖中涌现的新变化和新气象,关注洞庭的历史变迁和现实困惑,探究湖区未来的发展思路和趋势。作为《中国五湖行》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教授刘霞辉:说明湖南卫视对这个问题有更新的认识,除了用自己的眼睛来看待和宣传洞庭湖的发展之外,还通过我们更进一步拓宽观众的视野,使观众从各个方面了解洞庭湖) 《天下洞庭》将在5月1日的湖南《新闻联播》中正式推出,中国产经新闻报、新浪网也将开辟重要版面予以即时关注。 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走访官仓村 湖南卫视2003.04.17报道: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采访组4月17日到达常德市。今天记者在常德各地开始了采访。因为洞庭湖区自古就有“天下粮仓”的称谓,我们希望能够追溯到这个美誉的真正渊源。 常德市鼎城区的官仓村,这里陆路可通往安化、广西,水路可通沅江而达洞庭。从明朝开始,这里就是洞庭湖区官府的粮仓。 我们和中国社科院刘耀辉副研究员、湖南省经济信息研究中心郭耀东研究员两位专家一行到达了离常德40公里的官仓村,希望能探究到“官仓”二字的确切由来。一到这里,二位专家就和村里的老人攀谈起来。 官仓一直流传着一句民谚:“黄土府官仓市,一船直下到德山”。正说明五百年这里是湖区粮食的集散和屯贮之地。 今天常德天气非常热,同行的司机都已经换上了短西裤。村里人摆出了迎接贵宾的擂茶来招待专家和记者,这种用黄豆、芝麻、生姜、茶叶研磨而成的饮料引起了北京专家的浓厚兴趣,按照当地的习俗,大家都喝了三大碗,驱去了不少暑气。 记者牛嵩峰和湖南社科院著名史学家何光岳先生则前往距常德市区50公里的周家店一处古代粮运码头旧址,考究湖区粮食运输的脉络,据了解,这个古代官渡的历史可上溯到周朝。 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没有“芭茅”的芭茅滩 湖南卫视2003.04.18报道: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采访组今天为您讲述一个古代官渡的的变迁,走访一个没有“没有芭茅的芭茅滩”,听著名史学家何光岳给您讲述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 何光岳年轻时曾徒步环绕洞庭湖2周,如果没有这位今年64岁的史学家带领,我们很难找到这个远离常德市区的古代官渡--“芭茅滩”。可是这里除了残留的断墙之外,找不到任何“官仓”“官渡”的气派。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50年代这里还是一片繁忙。 (张雨之:卖饭,卖包子、卖馒头的原来都有。现在没有粮仓衰落了。) 这里最吸引史学家何光岳的,却不是当年粮仓剩下的断壁残垣,而是“芭茅滩”里的一种叫“芭茅”的植物。 (何光岳:你见过“芭茅”吗? 芭茅滩就是原来取的名字,过去就没有看到芭茅。) 村里年龄最大的赵金芝老人领着我们到了原来的渡口,她说那里有芭茅草。 (赵金芝:我做娃儿的时候见过,这里还有两滩。) 何光岳说,“芭茅滩”在东周时期就已经成为“官渡”,那时候因为这里是楚国进贡“芭茅”的渡口而闻名,到了战国时期,还因为芭茅差点引起了一场战争。 (同期:齐桓公称霸,就质问楚国,你不进贡,我就派兵打你。) 芭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芭茅能够用来作什么,何光岳能否在这次湖区之行中看到芭茅,请继续关注《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 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湘鄂一水两地情 湖南卫视2003.4.19报道:今天《中国五湖行》采访组来到了湖南安乡与湖北公安交界处的黄山头,很难想像,跨越一道门楼,我们就从湖南来到湖北。 迎着蒙蒙细雨,五湖行的采访车在歌声中穿越湘鄂两省共有的小镇黄山头。这边湖北的一户人家新店开张,那边湖南的朋友就请来了电声乐团赶来祝贺。“高楼焕彩、喜气盈门”的对联、连成一线的商业人流映衬的是湖区百姓安祥喜悦的笑脸。 随行的郭辉东老师,还兴致勃勃地走进人群中倾听着夹杂着浓厚地方口音的歌声。在郭老师的眼里,门楼作为湘鄂两省地界的标示意义已经淡化的话,而这道横跨虎渡河的荆江分洪区南闸,则更是两省人民合力与大自然抗争的真实写照。 很难想像,建国之初,湘鄂两省军民只用了短短75天的时间,就使一座容含32口巨闸的分洪工程崛地而起。为了纪念在分洪工程做出贡献和献出生命的人们,也为了纪念两省人民的手足情谊,湘鄂两地在1952年7月工程修好后,就分别在荆江分洪的南北两闸口、以及荆州市的长江北岸修建了三处类似的纪念碑。毛泽东主席题词写到"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周恩来总理写到"要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记录了那个年代的火热岁月。 在这里我们还听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常德安乡水利局副局长汪业新:作为一个纪念,修建这么一个纪念塔,传说雕塑上面的人,说他们活了,每天晚上,雕塑上面的鸽子起飞,这个人那,有吆喝声,打锣的,挑土的) (湖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研究员郭辉东:反映中国人民解放以后,谋求幸福安宁的生活,你现在把当时的工作量按现在来计算简直不可思议,我看了以后非常佩服) 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洞庭腹地观奇观 湖南卫视2003.04.20报道:继续《中国五湖行天下洞庭》的报道,记者郑华平随同中科院的刘霞辉研究员来到洞庭湖的腹地沅江,看到当地许多奇怪的景观,比如腊树生在樟树上,树下发现旧石器以及湖中湖,岛中岛等富有神秘色彩的自然景观。 由于连日的阴雨天气,我们的车子一再在湖区山坡上的路上打滑,车行尽头,便是堪称一道奇观的"樟生腊",腊树小的只有10米,他们从大樟树上伸出绿枝。随行的沅江市政协副主席邓企华告诉我们,古树已有2100多年历史。 更为神奇的是,邓企华从樟生腊的古树下面发现了一件青色尖状石器,经考古科研部门鉴定,这件石器的打制时间为距今10万年前。 (同期:沅江市政协副主席邓企华:洞庭湖第一次发现旧石器,专家认为把洞庭湖的历史向前至少推进了十万年,原来七千年,澧县城头山) 通过绳索和滑轮的帮助,我们不用船夫划船,采取自助的方法便登上了西洞庭湖的赤山岛。赤山岛是洞庭湖最大的山岛,沅水、澧水、资水和长江三口交汇于此。相传春秋范蠡助勾践灭吴兴越后,携西施泛舟隐居在此,从唐代起,赤山又称蠡山,建国后初称为蠡山乡,现在叫南咀、新湾两镇。跳出传说,赤山岛"湖中湖、岛中岛"的典型生态引起了中科院生态研究所刘霞辉的好奇,至于樟生腊何以如此稀奇,旧石器为何现身前年古树下,为何有“不到赤山岛,没来洞庭湖”的说法,请密切关注中国五湖行天下洞庭的后续报道。 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万庾变迁 湖南卫视2003..4.22报道: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摄制组继续环湖行进,在世界地球日,三路专家、记者汇聚岳阳华容万庾镇,见证了一个古代官仓的沧桑巨变。 万庾镇自宋代开始围湖造田,历经多年积累,成为有名的官家粮仓。据同行的历史学家何光岳介绍,万庾的“庾”字就是“粮仓”的意思。 (历史学家何光岳:万庾是个仓库,仓庾,有一万担粮仓的意思,(现在)变粮仓为鱼仓,为钱仓。) (记者郑华平:观众朋友,我现在在岳阳华容的万庾镇,我身后的这条河就是连接洞庭的后湖渠,再过几分钟,这条渠的河水将直接导入我身边的这450亩稻田。) 村民们和摄制组的专家一道,挥钎铲土,将700年来阻隔在湖水与洼田之间的土堤挖开。随着湖水的汩汩流入,万瘐将逐渐告别官仓盛景,更加贴近和回归自然。 (中科院生态经济学家程福祜教授:行动起来,这是以前没有的,很好之类的。) (华容县副县长蔡勋华:把高级知识分子请到农民群众中来,这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态意识很有好处。) 据了解,今年万庾镇还将退田还湖4000亩,建一个珍珠、水禽和渔业的综合生态养殖基地。 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再访小集城垸 湖南卫视2003.04.23报道:华容县的小集成垸有400多年的历史,1998年,这里的3000多户共一万多个居民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实行整体搬迁。今天的小集城垸怎么样了,是不是已经成为无人村?作为当时的现场见证者,记者肖永根带您再访小集城垸。 江堤边这个渡口的对面就是小集城垸。丁元英老人在这里开小杂货店已有八年了,1998年小集城垸居民整体搬迁后,这个渡口已逐渐废弃,往日繁华不再,但每天总还能做上几块、十几块的生意。 (丁元英:水来水去,水一来就走,这里经常有一些老人去对面。) 行船到达对岸,我们巧遇了来自中科院长沙现代化研究所的四位科研人员,他们结束了在小集城垸的两天调查,正准备乘船返城。 (调查退田还湖后的生态情况) 如今的小集城垸,放眼望去,满是郁郁葱葱的意大利杨和间杂着的残垣断壁,人去楼空,回归的造物痕迹日浓,作为文明生活显著特征之一的电也已停掉。 (点煤油灯)(儿子不要我住在这里,但我就想) 朱允政老两口几年前就被安置到了别的乡镇,现在水位低,他们又来这里养牛种菜。故土,依然是萦绕在老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 (祖祖辈辈住,住在别的地方生病,一到这里就好了) (收音机的音乐声) 在小集城垸静寂的空中,小收音机里送出的音乐格外悦耳,引得记者驻足倾听。(我在修农具) 祝志兵老人难舍故园,他告诉记者,没有电,他照样可以看到电视。 (小电视机蓄电池,调台)(这是中央台吧,晚上才能看到卫视) 四、五年过去了,小集城垸并没有成为无人村。点缀期间的人迹,除了难舍故土的情结,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呢?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报道将继续为您解读。 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寻访万年淳墓 湖南卫视2003.04.24报道:在岳阳华容塔市驿的小墨山,中国五湖行之天下洞庭采访组拜访了一位和洞庭湖曾经结下过不解之缘的人物,小墨山是离华容县城30公里的一座小山,这里背倚塔市驿而俯瞰洞庭,采访组此次要拜访的人物就在这座山上。当记者还在拍摄山脚下景致的时候,同行的专家,省经济信息研究中心的郭辉东研究员和中国社科院韩孟研究员已经迫不及待地登山了。 踏着厚厚的落叶,我们在当地老乡的带领下往山头行进。山上的路越来越难走,在离山顶还有200米的地方,已经完全没有了路,到处都爬满了蜈蚣和不知名字的虫子。 (当地村民:后悔没有带一把刀来开路。) 在山头的一堆灌木从中,我们终于找到了所要拜访的这位人物的墓地。从这里正好可以遥望山下的滔滔湖水。 (省经济信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郭辉东:这里是谁的墓地?万康,就是万年淳。《洞庭湖志》的作者万年淳(的墓地)。 哪一年作的?1825年,是第一本系统介绍洞庭湖的书,一共有14卷。他当时在安徽作官,回到家乡以后就自己出钱著书立说,同时他还办学校,他为人民作出贡献,我们后人应该记住他。) 通过交谈,我们发现给我们带路的老乡竟然是万年淳的后人。 (我是他孙子的孙子了,您是姓万吗?姓万。) 当我们离开这位第一次为洞庭湖书写史志的前辈时,郭老师在他的坟前取了一捧土,作为纪念。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