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随地吐痰的陋习该改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30日10:59 北京日报 | ||||
弘之 随地吐痰,陋习也。 国人随地吐痰的陋习由来已久。百余年前,孙中山先生在一艘外国客轮上,目睹一个拖着长辫的同胞把一口浓浓的黄痰吐在红地毯上,一直萦记在心,并特地著文,欲唤起民众 随地吐痰,或者打喷嚏、咳嗽时不加遮掩,这种不文明行为在北京时有所见,不能不令人为之汗颜。更令人忧心的是,不少随地吐痰者对别人的劝阻并不在意。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小事一桩”。 其实,此等看似“小事”,却正是衡量人们文明素质、社会公德的一把标尺。文明,是由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构成的,是靠大家的努力来实现的。在道德修养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确是经验之谈。况且,“小事”并不小。随地吐痰,传播细菌,污染环境,害人害己害社会。 在眼下“非典”疫情蔓延的非常时刻,随地吐痰更是为害甚烈。据研究显示,非典病毒在一口痰中的存活时间可达38小时之久,而飞沫恰是传染的途径!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那些依然故我,照样无所顾忌地随地吐痰的行为,就是对他人健康权利的侵害,就是不顾大局、不讲责任、不尽义务所致的灾上加灾的“人祸”。 “请勿随地吐痰”的标语处处可见,有些人也并非不晓得随地吐痰的危害,却为什么明知故犯呢?有人将其归于积习难改。而之所以难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少重典治痰的举措。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各个城市都相继出台了禁止随地吐痰的法规,但执行的情况却远非尽如人意,甚至在有些地方、有些时候几近形同虚设。看来,重提重典治痰,尤为必要。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施以严厉的法规惩戒手段,对陋习不改者罚得他心痛肝痛,罚得他再也不敢造次,这恐怕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育,一种切实有效的外力督促。 有识之士指出,北京人随地吐痰的陋习,与文明古都极不协调,诚哉斯言!当人们尽享京城美景而不能忘于怀时,却见斑斑痰迹,该多么煞风景,多么有损于北京的形象。在众志成城战“非典”的关头,每个市民、每个来京务工人员都应从我做起,对自己生活方式的毛病和社会公德的欠缺进行深刻的反思,都应义不容辞地增强公共卫生的意识,讲究社会公德,珍惜和爱护我们大家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环境。 北京人随地吐痰的陋习该改一改了!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