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医生夫妇被隔离深受关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7日10:19 解放日报 | ||||
收治“疑似病人” 非常时期催生一个非常术语:“高热门诊”。 从4月1日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医生王伟、曹励欧夫妇就被派到了急诊科看高热门诊。4个人一班,一个中班要看200多个病人。 4月30日晚上,小曹收治了一位孕妇。全面体检证实,她的三个重要体征指标(白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均低;胸透显示阴影;高烧竟达40度以上。“非典”症状明显。进一步了解得知,这位孕妇的丈夫常去外地出差,近期还去过非典疫区。 凌晨,她被留院观察;第二天上午被送进传染病院进一步检查。 小曹为她忙活了大半夜。 紧急召回婆婆 “五一”,生活如常。未满16个月的儿子王也文吵着要“外外去”。母亲曹励欧迁就了他。 下午两点,那位孕妇的化验结果出来了。她被确认为“非典疑似病人”。3小时后,市、区、镇三级卫生监控中心逐级下达指令:与这位疑似病人直接和间接接触的曹励欧、王伟必须立即就地隔离。 晚上5时50分,清涧新村第三小区居委会也接到这一指令,并立即电话转达王伟、曹励欧。而此时,两位医生早已得到消息。 小曹接的电话。放下电话,她沉默了片刻,悄悄拨通了正出门在外的婆婆,只是说:“您赶快回来,小也文直闹,我一个人弄不动他。”其实此刻小也文很乖,她怕的是与自己直接接触的婆婆可能会将这种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心烦:“五一”,她有好多个生活计划。而现在,一种正常的生活节奏被完全打乱。但她立刻就冷静下来了。一个多月来,她每一天都有这种准备。她与丈夫早就有过约定,假如接触到“疑似病人”,他俩谁都不准回家,只是电话告诉一声婆婆:我们加班太忙。务必照看好小也文。 充满亲情的问候 镇卫生监控中心派人上门消毒。 一切归于平静。他们要在这平静中等待,在等待中破解一个或幸或祸的谜。但身为医生的曹励欧明白,危机最可能在平静中暴发。夫妇俩此刻反而坦然了。医生,从他宣誓那天起就必须具备这种职业素质。小曹只是稍稍为生活担忧。而婆婆心里还怀着一丝恐慌。她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担心:邻里得知这一消息可能会恐慌。 居委会李玉桃书记带着陈燕声、李伯君两位干部来了。 见面有点特殊:在187弄33号1606 室王伟家门口狭窄的走廊上,隔着两三米远。 居委干部承诺:两位医生生活中需要外出的活我们包下了。购物,只要来个电话;生活垃圾,我们来处理;接头时间:每天上午9∶00;方式:电话。 于是,从5月1日晚上起,居委干部就不再休息,全面承担了王家的购物和生活垃圾处理。菜买来了,放在王家门口,李书记、老陈或老李就按王家的门铃。王家开门取菜时,顺便带出袋装垃圾。隔着两米远,双方相视而笑,互相问候。一股充满人情味的暖流洋溢在这狭窄的走道里。居委干部用特制长钩钩起袋装垃圾,赶到两公里外的空地焚烧、深埋。 每天上午9∶00不到,居委干部会准时电话询问:想吃些什么?身体可好?晚上,他们也时常会打个电话问:还缺些什么,还希望我们做些什么? 小曹说:“在隔离的日子里,我们并不感到寂寞,拿起电话,时时都会感受到一种亲情般的温暖。我只是觉得过意不去,很麻烦居委干部的。” 一切恢复正常 5月5日上午8∶00,王伟、曹励欧夫妇期待的电话终于来了,浦东卫生监控中心来电说,那位孕妇被排除“疑似病例”。对两位医生的隔离措施也随之解除。 夫妇俩相视,笑了。一家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从5月1日到昨天,王伟、曹励欧夫妇没出过一步门,他们在一个狭窄空间里已经等待了86个小时了。 昨天一大早,王伟正常上班去了。曹励欧因为上夜班白天在家,她对记者一连说了几个“最”: 最过意不去的是给居委干部们添麻烦了; 最难对付的是好动的小也文,每天都嚷着要出去、出去; 最开心的是这一切都过去了。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