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逼国人放弃“山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0日17:00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 ||
瘟疫般蔓延的“非典”病毒,给中国人在诸多方面带来了静悄悄的变化。由于怀疑SARS病毒可能源自动物,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要求,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 “在这个充斥口罩的春天,人们有必要认真反思人与动物的关系。”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生态专家袁清说,“动物的病毒何以嫁祸人体,除了亲密接触之外,主要是暴殄天物。” 在我国悠悠几千年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山珍海味”被认为是佳肴盛筵的最高标志。 据国家林业局不久前在北京、上海等21个大中城市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有近一半的人坦言吃过野生动物。在我国“非典”疫情的首发区广东省,吃野生动物尤为盛行。 据调查,多数食客垂涎野生动物的动机是迷信它们的食补作用。但我国健康专家和动物保护人士警告说,野生动物与人类共患性的疾病有100多种,食用野生动物不仅达不到意想的滋补效果,反而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秘书长陈润生举例说,蛇的体内生存着数以千计的寄生虫,可能危及食客的生命。 在这个“非典”时期,我国各个专业的学者均发出了一致的呼声:彻底改革嗜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莫岳云说:“暴殄天物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糟粕,还有必要再传承下去吗?” 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毛江森说:“人类应该与野生动物保持适当的距离,尤其是不能去捕食它们。” 据新华社5月9日供本报专稿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