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她们用爱心笑对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2日04:27 北京青年报
  她们用爱心笑对生活中日友好医院王秀卿小汤山医院刘雪涛北京402医院丁淑清中西医结合医院程瑄北京友谊医院陈琨北京协和医院西院赵琳宣武医院王雅菁

  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抗争中,对于每一位非典患者来说,他们的身边能够依靠的,只有医护人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正是这些被称为“白衣天使”的血肉之躯,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给每一名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和信心,让一度脆弱的生命重新变得坚强,让患病的那些日子变得温情。

  今天是第91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属于全国125万护士们的节日里,15位护士用自己辛勤的工作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最终战胜非典的勇气、力量和希望。

  国际护士节的来历

  每年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世界各国的医院和护士学校将举办各种活动纪念护士职业的创始人、英国护理学先驱弗罗伦斯·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

  南丁格尔出身于富有之家,却不顾家庭和当时社会的非议,选择了为之献身的护理事业。

  1854年至1856年,英、法、土耳其联军与沙皇俄国在克里米亚交战,由于没有护士且医疗条件极差,英军伤病员死亡率高达50%。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率领护理人员奔赴战地医院,通过健全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在短短数月内把伤员死亡率降至2.2%。

  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多马斯医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撰写了《健康护理与疾病护理》、《农村护理保健》、《护士札记》等多部护理学专著,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她的办学思想由英国传到欧美及亚洲各国,南丁格尔被誉为近代护理专业的鼻祖。

  为纪念南丁格尔对护理事业发展的业绩,她的生日5月12日,作为世界各国的医院和护士学校纪念南丁格尔举行各种活动的日子,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在中国称为“国际护士节”。在这天,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们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

  1912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文/新华社记者杨维汉 朱玉 李薇薇

  50岁时要拿滑翔伞执照

  王秀卿原来是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外科的护士长,在新编的非典病房里她是ICU的护士长。5月6日医院开始接收病人后,她每天都在超长时间地工作:第一天从8点到第二天1点半,第二天9点上班,晚上12点才下,第三天她仍然坚持工作了11个小时。她说:“我们的护士都是女性,她们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孩子,把一切都抛开了,在病房里她们呆的时间最长,每一项治疗都由她们才能落实到病人身上,她们付出的太多了。我看着她们工作得那么辛苦,心里很舍不得,所以多顶一会儿也是应该的。”

  虽然在最初的几天里,大家对非典这种传染病还是有一些恐惧,但是责任心让她们除了做好自己的工作之外,并没有对病人不理不睬,而是尽量地满足病人的要求,帮他们平静下来。每个转进来的病人,进病房时先看到的都是一枝鲜花,王秀卿说想让每个病人都感到温暖,知道没有人会抛弃他们。

  病房里的工作相当辛苦,这几天下来,有的护士连手腕都被戴的几层手套磨破了,但是没有人叫苦叫累。大家每天坐着大轿车在病房和驻地之间往返的时候都会“贪婪”地从车窗里往外看,看着外面的行人在郁郁葱葱的树下行走,大家都羡慕得不得了,她们说为了外面这么美好的世界,她们的牺牲也值得了。王秀卿护士长说等非典疫情结束了,她最想做的事是在自己50岁生日那天去蹦极,然后学一个滑翔伞执照,到蓝天上去徜徉。

  没有任何一个时候能像现在这样体现一名护士的职业素质,我有30年的护士经验,一定能完成好交给我的工作。

  文/本报记者于巍摄影/本报记者贾婷

  每天写手记记录“战争”

  由于小汤山医院实行的是军事化的全封闭管理,记者只好让护士刘雪涛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好在她平时也挺喜欢写点东西,每天下班后,还抽空写一篇日记在网上发表,至今她的护士手记已经写了5篇了。

  今年24岁的刘雪涛来自307医院,她说,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307医院有10名姐妹联合304医院的医护人员,共同组建了重症监护病房。大家都是瞒着家人请缨的。

  入驻小汤山医院第一天,在手记中,刘雪涛写道,“老妈今年53岁了,偏偏是戴着老花镜学会了发短信,一大早我就收到了她的一条信息:雪涛,7000名民工8天建成小汤山医院,上千张床位,真是太快了!我把信息念给姐妹们听,一同分享着小汤山医院在遥远城市中的闻名。但是妈妈,你可曾知道,为了支援这次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的工作,全军有1200名军人被抽调过来,女儿就是其中一员啊!”

  昨天是母亲节,刘雪涛给妈妈写了一封信,信上写着:“你一向都说女儿坚强,可我也有脆弱的时候。今天我接诊的两名病人和我一样是一线护士,由于防护不到位感染了非典,病魔把她们折磨得连从救护车上走下来的力气都没有!这两个女孩给了我很大的警示: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去帮助别人!妈妈你放心,女儿珍爱自己的生命,你等着我胜利归来的好消息吧!”

  做个好人!

  文/本报记者郑媛摄影/本报记者陈柏

  只能穿着尿裤进出病房

  见到丁淑清是在非典病房里,她正在与下一班的护士进行交接班。在帮助接班护士做完最后一瓶病人药剂的准备工作后,她离开了病房。

  摘下口罩的丁淑清,长着一张娃娃脸。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脸上始终保持着一种羞涩的微笑。

  今年34岁的丁淑清,1989年从北京电子卫校毕业后,分配在402医院(玉泉医院)工作。5月8日,她同其他的医护人员勇敢地进入了非典病房。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查房,并对一些需要医治的病人做必要的治疗。然后,就开始对病房消毒、推车、换氧气筒,在6个小时的工作中,整个人几乎是在高速的运转。

  每天为了解决上班期间上厕所的问题,丁淑清只能着穿尿裤进出病房,有时真的不行了,也只能尿在尿裤里了,那个滋味就别提多难受了。丁淑清说,只要看到那些病人能够康复出院,是她最大的幸福。每到那时,所有的恐惧、委屈都会伴随着快乐烟消云散。

  丁淑清希望每个人珍视我们所拥有的每日平凡的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悲伤,我们都应该去享受生活所给予我们的一切。希望在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身体健康,保重自己,待一切过去后,继续我们的工作。

  我希望全社会都重视护士、重视护理工作!

  文/本报记者董伟摄影/本报记者崔峻

  副区长许诺会当证婚人

  在中西医结合医院画着红线的隔离区外,程瑄的出现让大家都很兴奋,都大声地叫着“新娘子”。因为她是第一批上前线的,现在在隔离休养,穿着分身隔离服的她看上去那么娇小,留着剪得很短、显得毛茸茸的头发,据说这是医院的“SARS头”,为了进病区,她放弃了留了十几年的长发。

  28岁的程瑄本来打算在5月10日和自己的爱人结婚,家具买了,婚纱照照了,连饭店和婚车都看好了。可是收治病人的任务一来,她把一切都放弃了,海淀区的赵建忠副区长来到医院视察的时候听说了她的故事,鼓励她说:“等抗击非典一结束,你们结婚的时候一定告诉我,我要来给你当证婚人。”

  进入非典病房以后,强度极大的工作让本来就很瘦弱的程瑄又整整瘦了5斤。穿上4层防护服,再加上3个口罩死死地罩住脸庞,防护镜又卡在鼻子上,大家只能用嘴呼吸,走的时间稍长就开始喘不过气来,憋气、胸闷,给病人输液刚扎到第四个就开始眼冒金星,但是每个人却都想让别人少在病房里待一会儿,自己多做点工作。从病房里下来,里面的两层棉制防护服都是湿的,往沙发上一坐,沙发上都会留下一摊水迹,大家互相取笑对方是“水鸭子”。有的同志一次能喝下1000毫升的水。

  “我是名护士,虽然知道非典很厉害,但这是我的工作,如果我不来做这些事情,谁来做呢?”程瑄惟一非常惦记的就是姥姥,因为是姥姥把她带大的。

  现在姥姥85岁,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右半边身体瘫痪,平时全靠她来照顾,可是她上了一线没法再管。医院知道后,在人手很紧的情况下两次派同事去她家,帮着给姥姥下尿管,知道老人有人照顾,程瑄特别感动,“我就更得好好地工作,来报答医院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我一定不会辜负医院的期望,好好地完成任务;也不会辜负家人的期望,平安地回家去!

  文/本报记者于巍摄影/本报记者贾婷

  “长不大的孩子”想入党

  23岁的陈琨是个靓丽而充满活力的女孩儿,是肆虐的非典将她推到抗非典第一线。第一次进入病房,那5层厚重的防护服和5层口罩让她委屈地哭了。因怕泪水打湿了口罩还要重新来一次,只能将泪水含在眼里。

  她说,穿好防护服后,整个人憋得都喘不过气来,说一句话得喘好几口气,当时恨不能把所有的口罩都扯下来。但是看到病房里SARS病人被病痛折磨的样子时,就会觉得什么委屈都可以忍受。

  戴着6层手套给病人扎针,那种难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厚厚的手套基本上摸不着病人的静脉,只能是离病人特别近,通过眼睛一点儿一点儿地试着扎。4个小时下来后,浑身不舒服。只要能将这些SARS病人从“恶魔”手里抢回来,作为医务人员的他们,都将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去。

  回到休息处的陈琨又恢复了她孩子般的顽皮,拿着邵伽雷护士长送她的毛绒玩具玩个不停。当记者调侃她长不大时,在一旁的邵伽雷护士长告诉记者:“别看我们陈琨长不大,但在这次抗非典战斗中表现不错,人家还写了入党申请书呢。”

  采访当中,进来一个医生告诉邵伽雷护士长,护士王玮在值班时,病房呼吸机嘴掉了,被喷了一身,虽说是与机器连接一端,问题不大,却也让刚才还喜笑颜开的陈琨变得沉默了下来。

  希望我的国家能早日战胜非典,所有的医护人员能平平安安回到家中!

  文/本报记者董伟摄影/本报记者崔峻

  “希望使者”学会“撒谎”

  赵琳是医院里为数不多的本科护理系毕业生。5月2日进入非典病房的赵琳,就成了病人们的希望使者。

  记得第一次进入病房时,一位已经快出院的病人告诉她,作为一名非典病人,躺在病床上,被恐惧折磨得整晚睡不着觉,感到特别压抑,不是到自己身上,可能感觉不到这种压力。

  “作为一名护士,你不能在病人面前流露出一丝害怕的感觉。因为SARS病人都是很敏感的,他可以通过眼神来观察你,一旦他从你的眼神里读到了害怕,那他就会感到绝望。每天6个小时的工作,有时你会感觉很累,可当你看到病人那无助的眼神时,就什么也不用说了。”

  “每次到病房查房或给病人发药、送饭时,如果你多问候他一句,他马上觉得自己被护士所重视,病人会非常高兴,因为他认为,是你给了他希望。在病房里你的一举一动,都要让病人感到温暖。其实,我只是这些希望使者中的普通一员。”

  进入SARS病房的赵琳染上了“撒谎”的毛病。为了不让家里的父母担心,她经常告诉父母,“我们这里非常好,没有一点儿危险”。

  祝各位同行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请保重、保重、再保重!因为我们是所有人的希望!

  文/本报记者董伟摄影/本报记者崔峻

  为上前线的妈妈而自豪

  王雅菁在没进入隔离病房前是宣武医院普外科的护士长,在5月6日宣武医院开始接收非典病人时,原本没有被列入第一批名单的她专门找到医院的总护士长主动请战。护士们知道能和护士长在一起进隔离病房都特别高兴。

  6日进入隔离病房之后,前两天大家都不是特别有底,因为看护非典病人和以前的工作有很多的不同,包括送饭到病人床前、送化验单、运送垃圾、消毒等都有非常烦琐的流程,一开始大家不熟练,要靠互相提醒来防止在细节上出漏洞,不过现在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护理的流程了。

  现在她最挂念的就是自己的妈妈,王妈妈已经55岁了,本来在今年7月就该退休,可是作为人民医院中药房的药剂师,她主动要求留在隔离区里继续工作。

  在上一线前王雅菁就给妈妈做工作:“咱们家有我在一线就行了。”可妈妈说:“我还是组长,就算要退休,也得站好最后一班岗。”妈妈一直坚持在隔离区工作。每天娘儿俩都要通个电话,电话里妈妈总说:“我挺好的,吃喝都不愁,也没有你护理病人那么危险。咱们虽然分开了,但那是短暂的,只有千千万万的人都安全,咱们才能长久地团聚啊!”

  王雅菁每年都要买花给妈妈祝贺节日,但今年两人都在隔离区里工作,不能见面,只能跟妈妈说一句“节日快乐”,她告诉妈妈:“我为有你这样的妈妈而自豪。”

  希望每一个病人都能早日康复,早点儿回家和家人团圆!

  文/本报记者于巍摄影/本报记者贾婷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网上优惠学习各类英语,考研会计司法考试课程,免费试听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消毒品 诺基亚6100 NBA
 
  新浪精彩短信


铃图下载0.1元/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黄 馨] 受宠若惊
[张 宇] 离开
[王 杰] 我比他好
[和 弦] 皇后之歌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网络营销成新宠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中医治疗各种肿瘤
患了皮肤病去哪里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北方交大MBA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上海特价机票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短信宝贝 爱情快递
· 将最美的祝福送给母亲
· 日本青春美少女 疯狂铃声
· 在爱的呵护里享受性福

· 激情男女VS速食爱情
· 时尚动感铃图下载 只需0.1元/条
· 有趣、经典、让人捧腹大笑
· 把握指间的浪漫邂逅 移动三国志
· 点歌传达美好的祝愿 语音笑话
头条新闻 新闻冲浪 激情男女 体育新闻 非常笑话 两性学堂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每日笑话 白领健康 每日英语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流行音乐排行榜铃声 射雕英雄传剧照 短信宝贝
  爱有温柔的、性感的,更有火辣辣让你无法拒绝的。立刻用手机编写短消息00发送到888811加入爱情快递!满足你交友聊天的全部欲望。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