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歧视缘于恐惧 恐惧缘于无知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17日11:10 南方都市报
  



  歧视缘于恐惧 恐惧缘于无知

  本报记者寻访非典疫情下遭遇歧视的人群,专家呼吁社会各界多点爱心、科学对待疾病引子

  截至5月15日10时,全省累计报告病例1513例,治愈出院1342例,占总报告例数的88·70%,5月13日全省首次出现新发病例零报告。可以说,广东抗击非典正在逐步接近胜利。

  但胜利之后还有一些阴影有待消除,消除社会对非典康复者和抗非典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歧视就是一项极为紧迫的事情。一些患者在治疗期间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康复出院后还要在社会上继续承受心理压力。医护人员在一线舍生忘死工作,他们的家属却受到居住环境的“隔离”。这不仅对康复者心理上的康复设置了障碍,也对疾病的整体预防和治疗都是有害的。

  省人大代表颜湘蓉5月9日向省人大提出紧急建议,要求出台地方法规保护康复者权益和一线医护人员及其家属的权益。省有关领导到医疗单位视察时,多名专家也反映了这个问题,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歧视缘于恐惧,恐惧缘于无知,而群众的无知缘于我们的一些工作做得还不到位。一种传染疾病病征的消除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但让人们对传染病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树立起对非典的“心理免疫”却还要做大量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彻底战胜非典依然任重道远。 歧视非典康复患者

  一家老小都被孤立

  受访者:陈静玲

  病历档案:2月14日入院,34天后康复出院

  今年春节期间的短短半个月内,陈静玲一家先后因感染非典入院。然而,当记者拨通陈家的电话,提出采访的请求时,却遭到了陈静玲母亲的拒绝。老太太的语气显得很不高兴而又无奈,坚持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很久了,不想再提起,也不愿意让人打扰他们逐渐恢复平静的生活。最后,通过陈静玲先生的帮助,在承诺不见面、不透露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的条件下,昨日下午,记者电话采访了陈静玲。

  提起最近3个多月以来的遭遇,陈静玲历历在目。她的父亲过年前因为呼吸道疾病住进了广医一院,出院以后就出现咳嗽的症状,除夕晚上又发高烧,终于在年初四再次入院。由于当时非典还不为人所知,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陈静玲与母亲、哥哥先后因护理父亲而感染。在父亲去世之后,他们3人也都纷纷入院治疗。

  陈静玲是2月14日入住胸科医院的,她的病情比较严重,上过呼吸机,插过管,最痛苦的时候她想一死了之,但是两岁半的儿子让她放心不下。34天后,她终于走出鬼门关,康复出院。

  虽然陈静玲已经完全康复,也没有任何传染别人的可能,但回到家中,原来关系很好的邻居对他们一家都避而远之,隔壁邻居甚至紧闭门窗,尽量不同他们一家人碰面,更不用说互相串门了。儿子最近才进幼儿园,陈静玲都不敢将自己患过病的事情讲给幼儿园的老师听。与朋友聚会时,大家都戴着口罩。几乎所有认识她的人对她都像避瘟神一样敬而远之,“他们不嫌弃我,我就很感激了。”虽然陈静玲说这是人之常情,但是话语中仍多多少少透着些无奈。

  陈静玲告诉记者,最惨的还是她的哥哥。她的哥哥2月17日入院,因为身体素质好,病情也比较轻,当月底就出院了。然而到现在为止,她的哥哥还不能到单位上班。虽然工资奖金照发,但是整天枯坐在家中,使哥哥的心理大受影响。一向交际广泛的嫂子也在突然之间没有了朋友,过得很压抑。大家知道了他们家的事,家长们都不让自己的孩子和她10岁的侄子来往,退休在家的母亲每天也是形影相吊。陈静玲说:“因为这个病,我们一家人都被孤立了。”

  听说康复病人的血清对治疗非典效果很好,陈静玲表示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她很愿意捐血来帮助别人。

  (应当事人的要求,文中的陈静玲为化名)

  开会遭遇重新“隔离”

  受访者:陈先生

  病历档案:4月初确诊为非典,当月底治愈

  陈先生是天河某科技公司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曾在4月初被确诊为非典,当月底治愈出院。5月12日上午,他回到办公室,同事们都热情地欢迎他,但随后发生的几件事却让他觉得很纳闷。

  陈先生告诉记者,13日上午开早会,同事们渐渐到齐后,他忽然发现自己被重新“隔离”了。办公室不大,但他周围一两米居然都没有人敢坐下来。在办公室,他要去倒杯水大家都会主动让到一边,中午买回盒饭在小圆桌上吃,同事们见他坐下就走开了。

  陈先生说以前他在单位是个活跃分子,经常邀同事们出去吃饭、打乒乓球。住院期间,不少人打来电话表示关心,出院后他想请大家吃顿饭表示一下心意,谁知发出邀请后,同事们要么说太忙,要么说已经有别的饭局了。其中一位老同事还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小陈,这段时间还是在家吃饭好点吧?歧视被隔离家庭

  街坊邻居人心惶惶

  受访者:陈女士

  原因:女儿五一期间染非典

  因女儿在五一期间被确诊为非典,家住广州文德东路某坊的陈女士一家从5月5日开始被隔离,她与另一个女儿和女婿、外孙只能呆在家里。

  记者去采访时,一路上见不少街坊交头接耳。一位老伯说:“3楼那家隔离起来了,但就算他们不出门,我心里还是害怕。”另一位中年人则说,现在街坊的情形是“人心惶惶”。

  陈女士家在3楼,同楼一层西边的一位女住户告诉记者,隔离消息刚传出,二楼的一户人家立刻搬走了。至于她,孩子尚年幼,整天提心吊胆的,“我也害怕呆在这里被传染,就是没地方可以搬,要不早走了。”一楼东边住了两位老人。老伯说,他的孩子在国外,听说楼上有隔离家庭,马上打电话叫他搬家,“我和老伴在这住了很久,舍不得搬。可是如果这再有一家被隔离,我们马上就搬。”

  记者向这两位邻居打听陈女士家目前的情况时,他们都说没有了解过,只知道居委会有人给他们送菜。

  记者后来采访到了陈女士,她表示其实她和家人都很忧虑,担心住院的亲人,担心自己的健康。但每天都有医护人员上门测体温、观察,家人情况正常。至于是否感到孤立,她说:“本来和邻居就没什么交往,现在也不觉得孤立。”

  希望他们搬出社区

  受访者:天伯

  原因:儿媳妇疑是非典

  广州天河区员村居民天伯因儿媳妇为疑似病例,区防疫站人员全副武装上门消毒,70来岁的天伯和老伴自觉按要求进行隔离。但邻居看到全副武装的防疫站人员上门,立即议论纷纷,有居民还质疑为何没有对他们进行隔离,而向相关部门投诉。

  5月14日,记者在天伯所住的楼下观察了20分钟。一位与天伯同楼居住的阿姨听说是记者来采访了,立即一脸气愤地说:“应该让他们搬出去!”“他家的污水和垃圾怎么办?这些也可以传染的。”为证明自己的担心有道理,阿姨还举出香港淘大花园的例子。

  记者随后从当地居委会了解到,告示贴出当天上午,就有很多街坊找上门来,有的提出让天伯搬出去,有的甚至提出隔离整幢楼。

  康复患者不敢回家

  受访者:荔湾区华林街一居民

  原因:怕邻居指指点点给家人带来麻烦

  荔湾区华林街一居民2月下旬发病,很快就治愈康复出院。但想到邻居的指指点点,为免给家人带来麻烦,他一直不敢回家,悄悄地住到了别处。

  “他找别的地方住,主要担心被歧视,不愿意见到别人的异样目光。毕竟还是有个别居民像避瘟神一般避着康复者!”华林街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街道和居委会通过贴墙报、派发宣传单和登门引导教育等方式,让街坊认清康复者的情况,消除恐惧心理,并帮助这位康复者重新投入正常生活,但是这位康复者仍心有余悸。

  有一次街道领导和工作人员上门慰问,这位康复者一见到记者的镜头,撒腿就跑,他不愿意抛头露面。歧视医护人员

  朋友见了像躲“瘟神”

  受访者:吴茂初 (广州军区总医院护士)、熊英(武警广东总队医院护士)等

  广州军区总医院是广东省最早收治非典病人的医院,当呼吸内科收治非典病人的消息传出后,呼吸内科也成了一个危险地带,护士吴茂初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家里不断地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千叮咛、万嘱咐,要她减少和病人的正面接触。周围一些朋友、同学认为她天天和非典病人打交道,难保不带病菌,就有意疏远她。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的护士熊英经常要为非典重病患者清洁口腔、清洗痰盂、翻身换床单等,都是近距离地接触病源,心里不免也有些害怕,但最让她难堪的是上下班碰到熟人时,有的人就像躲“瘟神”一样躲着她,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

  一位在广州疫情最严重时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女医生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自己遭到旁人有意无意的歧视,那段时间,她几乎没见过亲戚朋友,她说:“只见过两个最要好的同学,他们都能理解我。”为了保障家人的安全,这位医生在抗击非典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两个月,中间没有回过家;即使是放假,也等到确定自己没有被病毒感染后才回家。她说:“我知道别人都怕非典,所以尽量减少和外人打交道,我也担心不小心感染上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会传染给别人。作为医生要控制病毒的扩散,首先从自己做起,对家人也会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

  幼儿园拒收抗非专家女儿

  受访者:曾军(广州市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广州市防治非典专家组成员)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广州市防治非典专家组成员曾军,就遭遇了一次让他无可奈何的歧视。春节过后,曾军5岁的女儿该上幼儿园了。然而幼儿园却因为曾军是呼吸内科的专家,拒绝他的女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课,要把小家伙“隔离”起来。曾军说,当时他气得“简直想杀人”。后来卫生局和医院出面与幼儿园协商,学校同意由老师单独为其女儿上课。曾军考虑到小孩子的心理会受到伤害,索性让女儿留在家里。

  非典肆虐时期,曾军工作非常忙,而妻子也是医生,两人无暇照顾孩子,只好把她送到家住赤岗的外公家。两个星期后,幼儿园没有发现非典病例,这才让他的女儿上学。曾军说,这一时期,他们做父母的心理压力非常大。女儿是全托,妻子每周五接女儿回家时,都会注意观察其他小朋友是否有意避开孩子。而学校提出不准曾军入园接孩子,曾军只好尽量不去幼儿园。说起这段日子,曾军非常感慨,“就像做贼一样”,令他无可奈何哭笑不得。

  为什么大家都说妈妈有毒

  受访者:曾勉(中山一院隔离病区副教授)等

  中山一院负责隔离病区工作的曾勉副教授为了抢救一个危重病人,在来不及戴上防毒面具的情况下,拿起喉镜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气管插管,但她却不敢让自己女儿的同学知道她是一个负责抢救非典病人的医生,因为此前已经有同事有过这样的经历:

  3月的一天,一位外科教授的小孩在某名牌小学上课时,因为受寒在课室里呕吐。班主任知道她的父亲就在中山一院工作时,吓坏了,当即把这位二年级的学生赶到操场,同时紧急通知家长接她走。妈妈赶到学校时,发现孩子正在操场的篮球架下吹风,又心疼又委屈。而班主任以确保其他孩子的安全为由,坚持要这位孩子停课。

  另一位在隔离病区里工作的护士,自我隔离期结束后欢天喜地回家,结果街坊见到她都绕路走,有的邻居路过她家门口还吐口水。不谙世事的儿子天真地问:“妈妈,为什么大家都说你有毒?”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医护人员多多少少都遇到了此类歧视的问题。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广东省防治非典型肺炎专家组副组长黄文杰博士在接受采访时疾呼:人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患上非典的人就注定要受到歧视?现在不仅是病人受歧视,连我们不少战斗在一线上的医护人员及其家属都受歧视,这种现象应该改变了。 专家说法

  歧视康复患者心态不正常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曾军主任告诉记者,目前广州市确定的非典病人康复出院的标准包括三方面:一是不使用激素、不使用退烧药,病人体温持续正常7天以上;二是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三是胸片明显改善,病灶吸收或完全消失。康复病人回家后,还会在家相对隔离休息7天左右。医院对每个康复病人都会定期进行追踪调查。

  康复的非典患者会不会复发或者带有传染性呢?曾主任说,根据目前医院跟踪调查的结果,没有出现一例非典康复病人复发或传染给家属的情况。市一医院跟踪调查的结果显示,从3月初最早出院的病人情况来看,至今已经2个多月的时间,并没有发现其家属被传染。

  曾主任认为,人们疏远、隔离甚至歧视康复的非典病人,这种心态其实是不正常的。现在很多疑似病人正是因为这种恐惧,陷入了焦虑、暴躁的情绪中,产生了心理障碍。一般的疾病病人康复后,往往能得到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人们对待非典康复病人也应该抱着这种平常心,给他们更多的关爱。

  患病已是不幸再受歧视更显不公

  据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肖正伦告诉记者,现在人们对非典的了解越来越多,虽然现在还未最后搞清病毒的规律,例如该病在什么时候传染性最强,什么时候不具有传染性,但从广东的实际情况来看,1342例病愈出院的患者出院后均未再采取隔离措施,通过对他们的跟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身体已完全康复,且无一个复发病例,也没有出现这些患者再传染其他人的报告,由此可见,病愈出院的非典患者没有传染性,他们已是康复的健康人,与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群众不应对他们产生恐慌情绪。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防治研究所所长彭国文介绍,目前卫生部对非典病人出院标准有很严格的规定,病人必须在退烧后7天之后不再发烧,其肺部X光片的阴影吸收很好以及呼吸症状有明显改善后方可出院。也就是说,卫生部在制定上述一系列出院标准时,早就考虑到病愈的病人是否还具有传染性的问题,在评估治愈效果方面给予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

  彭国文还指出,最近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专家通过对21例非典患者不同时期血清的研究,发现患者体内均出现抗体,并发现了非典抗体的变化规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成果,如果该结果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证实,就更能证明病愈出院的病人没有传染性。

  两位专家还呼吁,虽然人们对非典的恐惧可以理解,但要科学地看待疾病,不要歧视病愈出院的病人,对他们来说患病已是不幸了,再受到不应有的歧视则更不公平。省人大代表颜湘蓉说任何人在非典面前都没有豁免权保护康复者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广东省人大代表就非典康复者和一线医护人员家属受到歧视现象向省人大提出紧急建议,该建议在本报发表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昨天颜湘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就紧急建议的起草谈了自己的想法。

  颜湘蓉是广东南国德赛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谈起紧急建议的起草,她谈的首先也是法律。“非典疫情的爆发对社会是一次突发事件,法规是调整社会的规范,但在这个突发事件面前法律却是滞后的。在非典面前,患者有什么样的义务,又有哪些权利?目前的法律没有很好地回答”。

  颜湘蓉不无感慨地说:“将心比心,任何人在非典面前都没有豁免权,保护非典康复者的权益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权益”。

  颜湘蓉分析,康复者权益得不到保障,有症状的人就会恐惧去就诊,就会损害更多人的健康权益。而康复者权益得到保障了,他们可以配合医学专家提供血清做进一步研究,还可以由专家对他们进行跟踪研究取得传染病研究的突破。保障康复者权益可以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就是康复者得到社会的关注,他们再承担自己的义务配合社会研究传染病,最终达到消灭疫病的目的。

  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在保护康复者权益方面还是存在问题的。目前很多部门发出紧急通知规定非典患者治疗期间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但康复之后怎么办?现在还没有什么法规规定,这就是缺憾。《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患者的义务,但他们又能享受怎样的权利?现在修改《传染病防治法》是来不及的,但根据《立法法》地方政府有权制定地方性行政规章应对突发问题。如果政府能够制定行政规章,就可以很快稳定人心,康复者感到的将不再是歧视,而是关爱。

  颜湘蓉认为,消除社会对非典的恐惧,法律是不能缺位的。要运用包括法律在内的综合手段来进行工作。使整个社会不是在歧视,而是在关爱,在最危难的时候体现出全社会的人文关怀。这种关爱,是在关爱康复者、患者,也是在关爱整个人类,关爱我们每一个人。非典的流行为社会学习关爱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而法律尤其要有所表现。

  统筹:本报记者 刘有才

  采写:本报记者 曾文琼 严慧芳郑小敏 戴越 罗斯丁 方常君 王瑾刘荣 刘有才图:

  隔离家庭的一对母子站在窗前看外面的世界。对康复的非典病人、奋战在抗非一线的医务人员及其家属而言,被人歧视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李杭摄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用周杰伦的GD88打给mm ^O^ 狂抽猛送,果然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手机 运动鞋 当季服饰
 
  新浪精彩短信


铃图下载0.1元/条
流行乐坛金曲铃声
送歌表达无尽思念
疯狂铃声 鸟叫铃声
[李克勤] 爱一个人
[梁咏琪] 无所不在
[信乐团] 大惊小怪
[和 弦] 孤星泪
更多精彩铃声>>









图片专题:流氓兔!
诺基亚   西门子
摩托罗拉 三星
阿尔卡特 松下
爱立信   三菱
更多精彩图片>>


网络营销成新宠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中医治疗各种肿瘤
患了皮肤病去哪里

更多商情发布>>

分 类 信 息
:北方交大MBA热招
   手机有礼武汉分类
   春季旅游江苏行
:雅思深圳考试中心
:上海特价机票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铃声 图片 订阅 言语传情 游戏 短信宝贝 爱情快递
· 非常笑话轻松每一天
· 日本青春美少女 疯狂铃声
· 在爱的呵护里享受性福

· 激情男女VS速食爱情
· 时尚动感铃图下载 只需0.1元/条
· 有趣、经典、让人捧腹大笑
· 把握指间的浪漫邂逅 移动三国志
· 点歌传达美好的祝愿 语音笑话
头条新闻 新闻冲浪 激情男女 体育新闻 非常笑话 两性学堂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每日笑话 白领健康 每日英语   
自写短信 精彩专题:流行音乐排行榜铃声 射雕英雄传剧照 短信宝贝
  GGMM对对碰!短信交友保密手机号,开启你的爱情魔法石,抢注你的爱情昵称,发送00888811体验新浪爱情快递!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