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44名医务人员支援北京决战非典纪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0日02:58 信息时报 | ||||
本报记者李宪锋 特约通讯员卢忠光 小汤山,昔日本是北京人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如今,却成了阻击非典的主战场……为响应中央军委号召,5月4日,广州军医44名医务战线上的精兵强将,带着亲人的叮咛、首长和战友们的嘱托,紧急出征小汤山。他们以舍生忘死的精神和科学这柄利剑与非典顽强搏击,谱写出一曲曲爱的颂歌,构筑起抗击非典的牢固防线。 每天进3次门消3次毒 5月4日上午10时,正在全国青年庆祝自己的节日中,这支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医疗队准点到达了北京西客站。然后来到位于京郊的北京军区空军黄亭子招待所,在这里接受两天上岗前的技术培训。 5月7日,军务人员进驻小汤山,小汤山医院虽是临时抽组,却按照正规医院的编制设编,下设医务部、政治部、院务部和护理部四个机关,下设20个科室,广州军区医疗队被编为第11科。医护人员的住地与病房相对隔离,门口均有武警严格把守。为避免人员聚集交叉感染,医疗队员们都不统一在饭堂就餐,一天三顿由工作人员直接送到宿舍。这里的消毒和隔离措施非常严密,从工作区出病区大门,要过三道门,每过一个门要脱掉一层工作衣,并进行一次消毒,最后是洗澡换衣乘车到驻地。 小汤山里没有双休日,因隔离限制,1200名医务人员的活动范围只有每栋楼前的一块场地,拼起来还没有一个足球场大。为避免可能发生的交叉感染,大家平时都不串门,更不能组织打排球、蓝球等大的集会活动。 博士、硕士为病人插管 5月9日晚上9:30,广州军区医务人员接到了第一批非典病人,由此打响了在小汤山的第一场战斗。 5月10日,有一位患者病情过重已处于休克状态,晚上9时,病人突然窒息。而对突发的病情,能够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惟一办法,就是立即施行气管插管,上人工呼吸机。此时的病人呼出的气体夹着飞沫已在室内散漫,极易导致病毒传染。这时,武汉总医院心血管内科博士蒋桔泉、181医院急诊科硕士刘为池这两位高学历队员挺身而出,对大家说:“这里很危险,让我们先来”。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为之感动,大家没有一个退缩的。 护士摘护眼镜挨训 为确保医护人员安全,医院还成立了15人的专职督导队,每个科室有一名兼职的安全检查员,每天日夜不停地巡回检查。但有一天,一名护士给病人抽血时,因防护眼镜上都是汗水看不清,她着急得正要摘防护眼镜时,被督导员发现了。当时,这名护士就被训得泪水直在眼窝里转。训完后,督导员也流泪了,她哽咽着说:“这些姑娘们不是不知道防护自己,而是太奋不顾身了。”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