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非典患者":我很少吃野味(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3日13:12 广州日报大洋网 | ||||
5月22日下午3时,中国首例确认非典患者黄杏初康复后在广州军区总医院与媒体见面 (颜晓明 摄) 大洋网讯据广州日报报道,有媒体说,中国首例报告的非典患者黄杏初康复后不辞而别,下落不明;有人认为找到了黄杏初就很容易找到了非典的传染病源;有人对康复后的非典患者还存有戒心,怕接触,怕被传染。 昨天,在广州军区总医院动员下,黄杏初站了出来,在父亲、妹夫陪伴下到广州总医院作身体复查。他给该院呼吸内科赠送了感谢救命之恩的锦旗,他捐献了150毫升血浆以救治重症非典患者,他出面辟谣说自己从未神秘失踪,他希望目前受干扰的生活尽快结束,最大愿望是能找份工作养家糊口。 昨天下午,坐在广州军区总医院招待所会议室接受采访的黄杏初,憨厚老实,用别扭的普通话回答记者的提问。 “都说你出院后就躲起来了?你躲到哪里了?”记者问。 “我基本上都在河源的老家里。其间到深圳原工作酒楼去了一次,到广州总医院来复查过几次身体。记者找我的时候,有时是我真的出去了,有时我就在家里的二楼,但我不愿意出来。”黄杏初说。 关于发病 莫名其妙成第一人 黄杏初今年34岁,是河源市紫金县柏埔镇人,患病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在一个有亲戚关系的酒楼老板手下做厨师。 2002年12月5日,黄杏初感到不舒服,后来发烧,在酒楼附近一小诊所开了感冒药吃了不见效,便在老板规劝下回到河源老家。在河源柏埔卫生院看了两次病,医生认为黄杏初得了重感冒,给当时发烧到40℃的黄杏初开了退烧药,并打了针。但黄杏初高烧不退,并出现呕吐、干咳症状,卫生院建议他到河源市人民医院求医。黄杏初于12月15日被家人送到河源市人民医院。两天后,由于病情恶化,被送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救治。黄杏初在广州住院23天,1月10日出院。出院后,他按医院的要求,每个月复查一次,迄今已是第四次复查。 昨天,广州总医院为黄杏初及陪伴他的父亲、妹夫作了常规体检,结果显示,三个人的身体都完全正常。黄杏初体内有S ARS病毒抗体。 关于传染 父母妻子亲友竟无一感染 在河源市人民医院接触黄杏初的医务人员先后有9人发病,9名医务人员都早已康复出院。 令人不解的是,黄杏初在家中病了10天,他的父母、妻子、3个孩子,当地卫生院的医生、送他到医院的亲友,没有一人感染非典。 传染到第9个医务人员为止 广州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黄文杰博士说:“黄杏初初到广州军区总医院时,我们也不知道这种‘肺炎’具有传染性,却没有一名医务人员被感染,确实是奇迹;而且被黄杏初感染的9名河源市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竟然再没有感染别人。就是说,他传染到第9个医务人员为止。” 成为一个难解之谜 广州军区总医院杨院长分析说,黄杏初的家人没有感染,可能与河源环境好、空气好、人口少有关;也可能是他发病初期不很严重,传染性不强;广州军区总医院的医务人员没有被传染,是因为他们有一套正规的操作方式。黄文杰说,这件事确实不好解释,算是一个未解之谜。 关于失踪 不想让非典打乱他的生活 黄杏初在深圳打工时,每月有上万元的收入,一家老少靠他打工生活,老家还盖起了三层小楼房。但患上非典康复后,黄杏初的生活改变了。 酒楼因为他变得门可罗雀 尽管他的身体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但他回到深圳打工的酒楼后,经由媒体采访、宣传,酒楼变得门可罗雀。黄杏初告诉记者:“老板没有辞退我,但我工作了十几天后,看到酒楼因我而生意萧条,我自己也过意不去,便离开了酒楼,回老家躲起来了。” 记者在一楼我就在二楼 后来许多媒体到黄杏初的老家采访,要求见他,他一概不见,“某媒体到我家采访时,记者在一楼,我就在二楼,但我不想被打扰,也就没露面。”黄杏初说,“我希望非典过去后,我能重新做自己爱做的工作,做一个出色的厨师!也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所有的非典病人,不要歧视他们。”黄杏初不露面,媒体没有找到他,外界便以为他失踪了。(记者杨洪权通讯员刘正军) 给黄杏初们多一点关爱 中国首例报告的非典病例黄杏初,在“失踪”多日之后,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这位被众多媒体追击的对象病愈后的经历,凸显出众多非典患者乃至疑似非典患者的生存状况,似乎并不令人乐观。 此前,黄杏初一直是海内外媒体追访对象,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寻觅,都无法找到他。“在农村其整个家族都被孤立起来了。”河源市防疫部门负责人的一段话,让我们了解到黄杏初为什么要从公众视野中消失。无独有偶,华北首例输入性非典患者徐丽首次公开个人经历时也感慨万千。“现在,以前认识的人跟我说话,我会很感激他们。”她的话让人感到一种辛酸与沉重。随着越来越多非典患者重新回归社会,社会难道要把他们当瘟疫一样避让吗? 当然,出于对非典研究的必要,黄杏初们有配合的责任;媒体出于对其他人群疾病预防的提醒,考虑到大众知情权,也有采访的必要。但是,无论是研究还是采访,都应不以损害他们的权益为前提。根据法律规定,健康状况属于个人有权不得公开的私人信息。像非典、艾滋病等之类的传染病,未经本人许可,不得公开患者姓名、住址等信息。对于其他非典患者,当他们走出隔离后,为了让他们能真正融入原来的生活圈子,医院要做好他们隐私保护。 但我们也要看到,现行的对非典患者的隔离措施已经让每个患者“无所遁形”,几乎斩断了他们的交际圈。因此,我们根本要做的还是对他们的宽容与理解。对痊愈者,多几句关切的问候,投以理解的笑容吧!社会心理学家也应对非典治愈者伸出援手,在他们被周围人孤立时,倾听他们的心声,也是一种应有的人道关怀。(广州日报报评论员闻过)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