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储备金击中民办学校软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5日10:31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民办教育的办学机制决定了它的资金靠社会筹措而来,一度流行的“教育储备金”就是一条主要的筹措渠道。然而,当银行利息一降再降,当办学者不断地将收来的教育储备金投入到校园建设等硬件设施上,却难以在短期内获得相应的回报,脆弱的资金链条怎能不断裂 谁也未曾料到,在山城名噪一时的“贵族学校”华桦实验学校会走到破产的地步:4月4日,重庆市相关部门宣布,重庆华桦实验学校停办,所有学生和教师由政府出面协调到市内 5月20日,记者再次来到位于重庆璧山青冈镇的华桦学校,阳光下,占地120亩的校园静谧优雅一如从前,只是整个学校已经没有一名学生,诺大的校园中只有少数护校的工人。而学校破产清算组重地不准任何外人进入,有关方面对记者采访都予以婉言谢绝。家长的愤怒 10年前的3月10日,重庆市第一所“贵族学校”重庆华桦实验学校诞生,凭借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艺术特色教育,当时华桦学校吸引了重庆和临近地区众多学生就读,生源最多时超过6000人。许多家长选择了“一次性交纳十万到二十多万不等教育储备金就免去其他费用”的方式,学校承诺在学生毕业或转学、退学后,将全额退还储备金。但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华桦再也退不出这笔高达三千万元的资金,连教师工资也连续数月不能兑现。一些学生家长日夜守在学校要求退还自己的血汗钱,有人甚至采取了一些过激行为,以期引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早在今年2月开学时,记者曾经到过华桦学校采访,当时一位家长拿出了璧山县公证处出具的公证书,上面写着:“该生交纳的教育储备金利息是用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费用,在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后,学校一次性退还储备金,中途因特殊情况(一年以上)转学、退学者,需提前提出书面申请,退款手续于每年9月30日集中办理一次。” “当时以为教育储备金是不会动用的,学校早就说明只是取利息来用,教育储备金少说也有好几千万,我们家长都觉得学校花利息肯定够了,没想到现在连本金都退不出来……”家长们言语中充满了愤怒。校方的苦衷 华桦学校董事长刘云华,原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舞蹈演员,靠着组织演出队走街串巷挣下的千万家业投身教育。凭借重庆“贵族教育”的第一块招牌,刘云华担任了近10年的市政协委员,但在今年的重庆“两会”上,已经没有了他俊朗的身影。 总结办学失败原因,刘云华认为自己盲目扩张贪大求全是重要原因,自己本身对教育并不在行,又没有找到真正能干的办学者,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而更为重要的是,民办学校在强大的公立学校围追堵截下,像一个没娘的孩子,最终被对手无情击倒。 华桦也曾想方设法欲从软件和硬件上与公办学校比拼。软件上比分数、比升学率,虽然花高薪聘请了不少老师,但仍不是师资力量强大的公办学校的对手。而且在比拼应试教育的过程中也让华桦本来的艺术特色教育“褪色”了。比硬件则更需要经费,刘云华说,在建设华桦的过程中,他先后投入了6000余万元,所以教育储备金出现了巨大的漏洞。 软件和硬件的比拼并没有让刘云华看到如流而至的家长抱着钞票送孩子来上学,华桦的生源依然没有起色。面对毕业和退学的学生,以及要求退还教育储备金的家长,在万般无奈之下,刘云华试图通过合作办学以解燃眉之急。经过艰苦努力,华桦与四川美术学院合作办学的谈判进入实质性阶段,眼看胜利在望,学校也通知了早已迫不及待等待退款的学生家长。可没有想到,在最后的节骨眼上,美院取消了与华桦的合作计划,这更加快了华桦这艘“泰坦尼克号”的沉没。 “像华桦这样高收费的学校,运作的风险很大,仅靠教育储备金利息是相当脆弱的。”重庆市教委一负责人说,这样的学校一旦缺乏生源,就会招来灭顶之灾,所以经费问题是华桦的先天不足。据说,去年华桦就因为经费问题找过市教委,但教委直接给予民办学校经费支持缺少政策依据,所以教委只能是协助华桦寻找其他资金支持。教育储备金的风险 教育储备金作为民办学校的一条主要融资渠道,只有学生源源不断进来,才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以一名学生交纳20万元的储备金为例,该生一年在学校的学习生活费用是15000元,那么学校必须保证这20万元的年投资利润在15000元以上。这在10年前并不难,因为当时定期存款利息高达12%,就是说将钱存入银行,获得的利息就大大超过学生花销。更不用说当时的一些信托投资公司、银行账外经营等,吸纳存款的利息有的超过25%。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银行利率一路下调,账外经营、高息揽储一律被禁止,教育储备金的支付危机开始悄然显现,并不断在“贵族学校”之间蔓延。到2003年,一年期存款利率已经不足2%,20万元储备金的年利息不过4000元,学校不但没有利润可言,每年还要为学生倒贴11000元学习生活费。于是,随着一张多米诺骨牌被推倒,全国各地均出现了储备金利息不能满足学生教育成本,民办学校随之陷入窘境的事件,许多学校甚至关门大吉。 业内人士坦言,以教育储备金等筹资方式建立的民办学校,其风险与资本市场的投资风险息息相关。据称,重庆的私立高收费学校,真正将教育储备金存入银行获取稳定回报的并不多,而投资失误的却很多。“所以,这类学校的市场风险非常大。” “经费不足是民办教育的软肋和硬伤,办学者必须定位准确、量力而行、专款专用。”重庆市目前运作较好的民办华光学校匡校长说,为了避免风险,学校收取的部分教育储备金应由国家保管,以防不测。 教育储备金的收取是上世纪90年代初民办教育兴起时的一条主要融资渠道,储备金在学生入学时存入学校,学生毕业或退学时全额退还,此外不用交学费和生活费。 当前,各地民办教育发展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民办中小学已有近5万所。根据重庆市教委提供的数据,该市现有民办学校2000多所。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