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群防群控战“非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6日11:53 北京日报 | ||||
———西城区展览路群防群控战“非典”纪实本报记者陈红梅 展览路,这个首都中心城区———西城区的重要街区之一,因为坐拥北大人民医院、北京动物园、展览馆、天文馆、古脊椎馆而闻名。 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降临北京。展览路较早地爆发了疫情。 4月5日,人民医院接诊第一例SARS病患者,随后出现医护人员感染。4月8日,展览路街道发现第一例SARS病患者。 4月9日,展览路街道发现第二例SARS病患者。 4月16日,展览路街道发现第三例SARS病患者及2名发烧病人。…… 警报响起。展览路地区七万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起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西城区委、区政府的指挥下,打响了一场与SARS决战的人民战争。 各自为战构筑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展览路街道工委书记李春英、办事处主任王占荣一班人挺身而出,迅速成立了战斗指挥所———街道防控“非典”领导小组,组建了直达社区楼门的疫情报送网络和宣传信息网络,以及思想政治、生活服务、治安防范、环境卫生等冲锋陷阵的突击队。一支由30人组成的别动队,24小时待命,随时应对突发战况。 街道、公安派出所、地区工商所、展览路医院和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五位一体”的防控体系迅速建立起来,对地区居民小区、单位、集贸市场、施工工地、餐饮旅店、外来人口实行全方位的群防群控。一道道自我保卫的防线构筑起来。 社区是防控“非典”战斗中的第一道防线。展览路23个社区、7万群众在刚刚换届选举出的123名专职干部的带领下投入到防控战役中。他们坚持“户自为战”,各家各户做好自我防控,消毒室内空间,搞好个人卫生,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楼门为战。地区353栋居民楼、1300来个楼门,个个打响了自卫战。楼门组长严控人员进出,每日挨家挨户督查消毒、防范情况,了解疫情,同时发放宣传材料,与社区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现疫情,第一时间向社区、街道报告,迅速提供病人家中的密切接触者名单及所在单位联系方式,第一时间对病人及其家属采取防控措施,直至120急救中心或疾控中心专业人员赶到。 社区为战。每个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员、议事成员、工作者及楼门组长、社区志愿者为主的工作网,负责每日环境消毒、生活保障、治安巡逻、疫情收集报送、为隔离人员排忧解难。许多有条件的社区还主动自我封闭,社区党员、志愿者纷纷站出来,看门护院,监控疫情,报告可疑人员。一双双警惕的眼睛随时瞄向所在社区。 团结社区,拥有居民楼12栋,居民3215人。在居民的建议下,社区对大院实行封闭管理,进出人员及车辆要凭通行证。160名楼门组长、社区志愿者组织起来,分成六个组,把守大门,巡逻值班,绝不放进一个可疑人员。5月18日上午10时,一辆红旗轿车开到东南大门外,硬要进来。值班人员刘向恒当即拦住,让车主出示证件。驾车人不肯,双方僵持着,一个坚持要进,一个死活不放行。居委会主任赶来了,解释着非典时期实行出入证制度的必要性。驾车人火气平息下来,说出自己是本院居民的家属。经核实无误,他才把车开进了小区。 在抗击“非典”的这场战役中,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前所未有的。一些社区因出现“非典”患者、疑似病人、被隔离人员,恐慌和焦虑一度蔓延。个别电梯工走了,清洁工辞职了……最危难的时刻,是地区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日夜鏖战,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 4月26日深夜,文兴街社区东小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宿舍5号楼1门,因一位居民确诊为非典型性肺炎而被隔离。27日一大早,身着防护服的保安人员出现在楼门外,里面的17家住户立即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纷纷锁上家门。研究院领导准备通过电话与住户联系。此时,有着19年党龄的安伯兰站了出来。她说:“我是党员,又在隔离区内,情况熟悉。有什么事情,交给我!” 院领导感动了,在场的人竖起了大拇指。安伯兰转身忙碌起来。通过楼门对讲系统,她挨家挨户询问、核对电话号码,告知大家对外联系热线,耐心安抚邻居的情绪。为配合消毒人员打扫楼道卫生,安伯兰顾不上老伴儿的劝说和患有糖尿病的病体,愣是用清水把六到一层的楼梯冲洗干净。 楼门口交接东西的小桌,成了安伯兰的临时岗位。每天给隔离区送来的物品,经她送到各家各户。空闲时,她还把里面的情况写成信息报送出来。得知社区为一线医务人员捐款,安伯兰托人把50元钱交到了居委会。 楼门隔离持续到5月10日,没有人出现感染。当天上午9时,隔离解除。迎接老安和邻居们的,是一束束盛开的鲜花。 社区党员、干部的行动感染着每一位居民。西外北滨河路低保户董国华在家呆不下去了。4月28日一大早,她找到北关社区工作站,主动请缨:“国家一直照顾我们这些低保户。现在国家有难了,我经济上帮不了忙,但能出力!苦活,累活,险活,我都行!”居委会主任被感动了,但想到她做过手术,就说:“需要时,我们一定找你。” 没领到“任务”的董国华不死心,又骑车直奔展览路街道办事处。在政务大厅,她找到社保所干部:“那么多医护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冲在前面,我有什么可怕的。面对非典,如果不让我出力,我会觉得低保金烫手啊!” 说到这里,董国华已是热泪盈眶。社保所干部立即把她带到街道防治“非典”办公室。作为一名备案登记的志愿者,董国华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零点行动奔赴火线 人民医院自4月5日接诊第一例SARS病患者后,不到20天,93名医护人员被交叉感染。4月23日下午,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对疫情重点区域实施整体隔离,切断传染源! 从这一刻起,为了让感染人数降到最低,西城区打响了一场与时间、与非典赛跑的战役!24日零时,历经短短6个小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所医院被整体隔离成功!晨7时,陆续走出的几拨儿被隔离居民和医护人员得知实情后,平静地返回院内。 这场战役,最初决策与行动的分分秒秒,惊心动魄,让人难以忘怀…… 23日下午17时40分,正在市里参加紧急会议的西城区委书记、区长吕锡文给区里打回电话:“马上通知开会,部署人民医院整体隔离。”15分钟后,西城区防控非典领导小组成员及卫生、公安、宣传、街道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集结区政府4307会议室,焦灼地等待。 18时10分,吕锡文匆匆赶到会场,传达市委、市政府决定。同时提出:“实施隔离行动时间,市里要求准备稳妥后尽快执行。” 何时隔离?成了与会人员关注的焦点。全市隔离通告将在当晚22时发布。今夜隔离。时间紧迫。如果推到第二天白天,人多事杂,局面难以控制。迟一天晚上,得知消息后的院内其他病人、陪护人员、家属在紧张、恐惧、不理解的情况下很可能上演一场“胜利大逃亡”,交叉感染几率太高! “今夜,隔离必须进行!必须一次成功!” 参战指挥人员无一异议。随后,隔离方案的制定立即展开。会议室内紧张而有序,每一个成员都在凝神思考、讨论作战细节,眼前的茶杯,无人去动;破例摆上的烟灰缸里,积满了烟蒂。吕锡文的手机一次次响起,调度,征人,联络医院……临危受命的女帅,沉着、果敢地指挥战斗。 20时40分,又一个电话打进吕锡文的手机。市委副书记、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防控组组长杜德印在电话那头关切地问:“怎么样?”“正在办,今晚一定隔离!”杜德印干脆地说:“隔离只能成功。我马上过去!” 20分钟后,杜德印和市委副秘书长夏尚武赶到4307会议室。当时,区指挥部成员正在商议几个问题:危重病人要转院,怎么办?病人家属怎么办?何时解除隔离,公告上怎么写?杜德印一一作出指示。他强调:市委、市政府领导十分重视这次隔离,必须一次成功,不能有反复!要保证医院正常的医疗、生活秩序!要把问题想细,工作做细! 21时10分,院方传来消息:倒班的医护人员没地方休息。而前方也急需设立指挥部和参战人员“屯兵”点。征用医院附近三家宾馆,解决燃眉之急。医院西南侧———煤炭公司通华苑旅馆,可作前方指挥部所在地。经理汪健在电话中只传来三个字:“没问题!”十几分钟后,人到会场。 医院西侧———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培训中心,用于屯兵。局长张欣庆十分爽快:“坚决支持,无条件提供。”随即派人清理房间,准备接待。 医院西北侧———华审宾馆,适合医护人员休息。这家宾馆隶属国家审计署,当时已基本关门,只有值班人员看守。杜德印立即拨通了北京防治非典型肺炎联合工作小组成员、国家机关工委负责人电话。几分钟后,审计署领导打来电话:“全力支持!”副区长曹长胜立即带人赶往宾馆安排。 22时,吕锡文责成区卫生局、法制办、宣传部负责人分头起草《隔离公告》和《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护人员、职工和患者的一封信》。她特别叮嘱:“既要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又要有人情味,让老百姓理解、安心!”“公开信一定要找粉红色的纸印,温馨。”23时,隔离范围、人员部署、力量调配、物资保障、通信联络方案基本敲定,各战斗小组分头行动。 23时20分,区委副书记张国玉,常务副区长、隔离行动前方指挥部总指挥隋振江,西城公安分局局长张兵,副区长王宝金带人奔赴前线,十分钟后到达。此时,百余名公安干警、保安和20人组成的处理突发事件小分队在医院门口全副武装,列队待发。 24日零时,隔离行动开始。闻令而动的执法人员急行军到位,一条黄色的警戒线将人民医院新院院区和一座宿舍楼、一座科研楼与外部隔离。包括医务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工勤人员、住院病人、陪护人员及家属楼居民在内的1230人,被封闭在隔离区内。 此刻的京城,一片寂静,市民多在酣睡之中。西城区委、区政府大院,人民医院隔离前方指挥部,灯火通明。参战人员争分夺秒,为切断SARS病源而战,为隔离的顺利推进做更精细的准备。 晨6时,连夜从家中赶来的展览路街道工委副书记马业珠等6人身穿全套防护服,与战友握别。六名共产党员临时组成的战时小分队毫不犹豫地冲进火线,做隔离区内78户居民的安抚工作。他们以“站着要做护门的桩,躺下要当堵门的梁”的信念走进隔离区,零距离接触院内居民。居民们高度的理解与配合,使隔离平稳地推进。 6时30分,200多份热气腾腾的早点送进隔离区,吃得居民们心里热乎乎的。 中餐、晚餐,街道干部送了米、面、肉、蛋。350套医护人员急需的棉被褥、1400件生活用品也在当天送入隔离区。 下午14时开始,隔离区居民三三两两走出楼门,有的打起羽毛球,有的对踢足球,老人们则在空场儿中悠闲地晒太阳、聊天,平静的生活在隔离区内继续…… 从4月24日零时起,人民医院隔离历时27天。5月21日零时,随着最后一批70名被隔离者解除医学观察,医院全部解除隔离。在被隔离的27个日日夜夜里,被隔离人员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心与支持。 中央、市属单位全力支持院内SARS病患者及疑似病人转移,彻底切断感染源。北京卫戍区无条件提供防化团大兴训练基地,安置61名外地进修医生。总参谋部积极协调,解放军某部防化学院先后四次给全区包括展览路在内的主要大街和包括人民医院在内的各个SARS接诊医院喷洒消毒药液。展览路街道开通2部热线电话,24小时为隔离区内居民提供精神安慰。“五一”前夕,街道还把300册图书、200本杂志、150张光盘送进隔离区,为居民提供精神食粮。更有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把一束束鲜花、一串串中国结、一条条红丝带送到医院隔离线外,为隔离区内人员带去无尽的祝福与牵挂。 2003年春天的这场SARS之战是残酷的,却也处处充满了人性的光芒与脉脉温情。展览路地区居住的335名医护人员中,90人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奋战在一线,抢救病人,与SARS病魔展开殊死搏斗。与他们分离的家人受到了各级政府、社区群众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帮助。被隔离的医学观察人员,由政府、社区为他们送来米面油盐,送来困难补助,送来精神慰藉。 2003年春天的这场SARS之战,人们已经掌握了主动权。从地区实施防控措施到5月23日,展览路没有发现一起续发感染病例。地区10个建筑工地、三千名外来民工和13个市场、上万人中,没有发现一个SARS病患者及疑似病人。5月21日零时,人民医院全部解除隔离。北京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003年春天的这场SARS之战已进入攻坚阶段,战斗仍在继续。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