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 详解“东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6日15:30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5月26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6日发表《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以大量史实和最新的数字与事实,介绍新疆的历史以及在中央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新疆各族人民在过去50多年取得的历史性的辉煌成就。 这是中国政府首次发表关于新疆的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2.2万字。 关于“东突厥斯坦”问题的由来,白皮书指出,在中世纪阿拉伯地理学著作中,曾出现过“突厥斯坦”一词,意为“突厥人的地域”,是指中亚锡尔河以北及毗连的东部地区。随着历史的演进,中亚近代各民族相继确立,到十八世纪,“突厥斯坦”的地理概念已相当模糊,在当时史籍中也已基本无人使用。十九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列强在中亚地区殖民扩张的深入,地理名词“突厥斯坦”重新被提出,并陆续出现将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称为“东突厥斯坦”或“中国突厥斯坦”,将中亚河中地区称为“西突厥斯坦”或“俄属突厥斯坦”的提法。 二十世纪初以后,极少数新疆分裂分子和宗教极端分子,受国际上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沙文主义思潮的影响,根据老殖民主义者炮制的说法,将不规范的地理名词“东突厥斯坦”政治化,编造了一套所谓的“东突厥斯坦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成为形形色色的分裂分子进行活动的旗号。 从二十世纪初至四十年代末,“东突”势力在外国敌对势力的怂恿、支持下,多次制造动乱。新疆和平解放后,“东突”势力并不甘心失败。极少数逃到国外的新疆分裂分子和在境内的分裂分子里应外合,在国际反华势力的支持下伺机从事分裂破坏活动。尤其是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宗教极端主义、分裂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下,境内外部分“东突”势力转向以恐怖暴力为主要手段的分裂破坏活动。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反恐怖斗争与合作的呼声日趋强烈,“东突”势力为了摆脱尴尬的处境,又一次打着所谓维护“人权”、“宗教自由”和“少数民族利益”的旗号,试图逃脱国际反恐怖主义的打击。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