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遭遇封堵 现行高考制度期待变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31日12:43 新华网 | ||||||
6月份,一年一度的高考就要进行,然而,有些考生的心态也许不只是备考这么简单。对为了上一所好的高校而移居他地的高考移民而言,当地针对他们出台的高考报名政策,使他们的梦想落空并陷入返乡亦无法报名的窘境。 一位学者指出,在涉及公民参加高考之类重大而基本的权利 一家高考移民的忧虑 45岁的朱毅坐在海口的家中,神情黯然。他的妻子正默默收拾行李,儿子朱刚在复习功课,但看起来同样心事重重。 这个家十分简陋。客厅里摆着十几只纸箱,里面装着他们的全部家当,两样像样的家具都属于儿子朱刚,一张电脑桌一张写字台,写字台上堆满了复习资料。 朱毅来自河南漯河,为了让孩子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去年他在海口市花13万元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举家迁至海南。海南的高考录取分数线比河南的要低很多。 以朱刚的成绩,在海南考取全国重点院校应该没有问题。可是,海南省出台的一纸文件却让一家人的努力化为泡影。 按照海南省今年制定的高考报名办法要求,落户不满一年的朱刚只能报考二类院校。 4月20日是海南高考报名截止日,朱家在多次奔波之后仍然只能选择离开。此前,已有2000多名外省籍考生黯然离琼返乡。 朱家面临的另外一个严峻现实是:河南的高考报名也接近尾声,朱刚能否报上名还是未知数。 移民现象的背后 在海南像朱刚这样的高考移民家庭究竟有多少?无法统计出一个准确的数字。但省外学生在海南报名参加高考人数的逐年攀升却是不争的事实:1999年只有198人,2002年则增至1875人,占全省考生总数9·5%。海口一所中学的负责人说,真实数据要远远大于这个统计结果。 朱刚们远离家乡奔赴海南报考的理由非常简单:由于历史原因及客观条件的限制,海南基础教育水平长期落后于其它省市,该省高考录取分数线远远低于内地。在内地进不了录取线的,到海南能进录取线;在内地进不了重点大学的,到海南就能上重点大学。用朱毅的话说就是:不为考一所理想的大学,我们辞了家乡的工作大老远跑到海南干什么? 高考录取分数线地区差异由来已久,正是这个地区差异导致了高考移民的日益汹涌。 记者从教育部了解到,今年全国有527万考生参加高考,预计录取率为52%。但北京、上海、海南、新疆等地预测录取率都超过70%。这些地方也正是高考移民流向的重点地区。 记者查阅了去年各省录取分数线看,以文科重点为例,北京462分,上海497分,新疆490分;而山东568分,河南562分,浙江560分。北京与山东等地相差100分左右。 现行的高等教育机会分配格局,特别是分数线的巨大差异,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更有人将此称为中国教育的最大不公。 在海南的采访中,许多高考移民家长都迫切希望改变考分差异的现象。朱刚说:“为什么海南的高考分数线这么低,河南的分数线那么高?” 对于要求全国统一划定分数线的说法,教育部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高考阅卷工作是分省组织、分省进行,在阅卷标准上难以一下子做到全部统一。” 当地考生的愤怒 通过迁户口等投机方式入琼高考,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并逐渐形成“高考移民”潮。高考移民绝大部分来自基础教育比较发达的地区,因而他们的高考成绩往往优于海南当地考生。据海南省教育厅统计,2002年省外考生和省内考生高考成绩(标准分数)的平均分差距:文史类为97分,理工类为100分。朱刚所在的学校外地考生只有20多人,他们的学习成绩却都是拔尖的。去年海南省省外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线的人数占第一批入围人数的23·5%。 朱刚们的出现无疑对当地考生产生巨大的冲击,许多海南学生和家长认为高考移民严重挤占了国家分配给该地的教育资源,呼吁制止这种行为,以保障海南考生的利益。当地媒体曾经这样报道:“海南本地学生和家长对这一现象忧心忡忡,他们担心内地学生挤占了自己上大学、上名牌大学的机会,特别是对各种造假行为十分愤怒。” 海南当地学生家长潘广俊气愤地说:“有相当一部分来海南参加高考的外省考生是临时托人买的户口,这样投机的行为对海南发展不利,对国家培养人才也不利,还助长了腐败行为。” 海口市一所中学的高三学生王晓晨说:“每次摸底考试成绩一出来,成绩好的大多是这些外地考生,他们来自教育发达地区,而海南属于教育落后地区,我们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他们没有海南的教育背景,却要享受海南的优惠政策,这公平吗?”去年有20多外地考生在她所在的学校参加高考,录取率为百分之百,其中10多人考取了重点院校。 据当地媒体报道,去年高考前,近400名应届高中生聚集到澄迈县县委门口,高喊“保障海南学生利益”、“反对外省学生来琼考试”等口号。同一时间,海口市和其他市县的数百名学生聚集在海口万绿园,强烈呼吁采取措施保障海南考生的权益。 海口市华侨中学一位高三学生说,海南本地教育水平不及内地许多省市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学生的起跑线不同,何谈公平竞争?高考蛋糕由大家分,内地考生的涌入势必会剥夺本地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出台“封堵令”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政府于今年2月26日下发《海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考条件暂行规定》,对“高考移民”进行限制。 按照这个暂行规定,在海南省报名高考除考生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在海南省有户籍外,还明确要求:考生本人高中阶段后两个学年在海南省就读;或是考生本人小学或者初级中学在海南省毕业且毕业时户籍在海南省。另外,考生本人在海南省有户籍且其法定监护人属驻琼部队现役军人或者属省人事部门确认的引进优秀人才,也可在海南省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不符合以上3项条件之一,但户口在海南省的考生也可在海南省报考,但限定报考本科第二批和专科(高职)学校。 海南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规定的出台,考虑到海南省目前的高考制度是实行国家统考、招生计划分配到省、再由各省单独划线录取的实际,同时考虑到教育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招生应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原则的要求,其内容符合教育部的授权规定和海南省实际情况。 在制定报名规定时海南省参考了其它省市的做法,并咨询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还举行了相关的听证会,可以说海南省教育厅在新规定上花费了大量心血。至于为什么落户不满一年的高考移民只能报考二类院校。教育部门的解释是为了打击高考报名前突击迁移户口的行为。这位官员坦言:“这样规定也是无奈之举。” 这位官员说:这样做肯定会有一批学生受到影响,一些家长的不理解也是正常的。但是没办法,我们只能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 “封堵令”之疑 当地考生家长对“封堵令”拍手称快,朱毅却有一肚子的话要说:高考报名政策“一刀切”侵犯了部分合法考生的权益。 朱毅和其他几位家长收集了海南省近几年一些规定,发现“封堵令”与海南省政府一些政策相抵触。例如,1999年,海南省政府曾出台《海南省积压商品房转化为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并以琼府办119号文下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积压房地产流通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有明确规定:“凡购买25平方米积压商品房的给予1人入户指标。入户对象由购房者择定……在校学生从入户之日起,在普通高等院校入学考试、中小学入学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待遇。” 朱刚等人就是据此政策,通过合法程序将户口迁入海南的。同样来自河南的家长徐海霞直言不讳:在海口买房,为的就是孩子升学问题。她说:我们是通过正当途径落户海南的,拥有合法的身份,不能因为部分不合法的高考移民而株连我们这些合法的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的家长们认为现行“规定”缺少人性化,一些家长甚至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少数人的权益不该得到保护吗? 其实像朱毅、徐海霞这样的购房者不在少数。事实上,由于家长们看中了高考可享受当地户籍人口同样待遇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购房者的积极性,朱毅的七八个河南同乡也是抱着这样的目的来海南买房,如今他们陷入了同样的尴尬。 许多高考移民家长认为政府一边为推销烂尾楼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人,一边又出台政策限制外来考生报考,政策自相矛盾,难以服人。 家长们说,在会考、高考问题上,前几年有关部门从未对考生转学时间等进行限制,今年突然制定政策进行限制,使人无法调整和应对。“要出台高考报名条件调整政策,至少应从政策颁布之日起施行,不能溯及既往。” 徐海霞说:“海南高考政策的突然变化是一种不负责的做法。让我们对政府的诚信产生疑问。如果不取消歧视性的限制报考政策,我们准备提起行政诉讼。” 被遗忘的权利 按往年政策,朱刚的条件是完全可以在海口参加高考的。但是因为今年高考报名政策的突然变化,使得他的梦想成空。 海南省考试局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封堵高考移民的说法,他说:“我们没有限制外地考生,只要符合条件,我们就允许报名。” 遭此切肤之痛的并非只有海南一省的高考移民。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新疆、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等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区,都纷纷出台了封堵“高考移民”的政策规定,加大了清查、打击“高考移民”的力度。 然而,高考移民在当地不但无法报考或者报考受限,他们同时面临原籍不接纳他们报考的困境。正如一位教育界人士指出,他们事实上成了高考权利被剥夺的受害者。各地封堵高考移民政策正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 比如陕西今年出台的《2003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在陕西省常住户口不满3年者(从落户之日起,到报名开始之日止)不得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而内蒙古自治区高招委制定了“父母不在本地、本人户口迁入自治区的考生不得报考普通高校”、“本人和父母户口从外省迁入内蒙古,但本人不在内蒙古上学和居住的不得报考普通高校”等规定。 青海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也就此作出规定:2002年以前到省外借读的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学生,高中毕业后回青海参加高考的,必须在今年12月31日前到青海省招办普招科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今后高中各年级所有去省外借读的考生,也要于借读当年12月31日前到省招办注册登记。 这些政策的初衷都是为了保护当地考生的合法权利,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少数考生的利益。各地政府的口径也相当的一致:保护绝大多数考生的利益。而这正是封堵令引发争议的焦点。 从这些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高考移民”会破坏国家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干扰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而在朱刚们眼中,国家的这种限制报考地域、计划性分配招生名额的行为,同样是对他们受教育权的强行干涉。 高考录取分数线地区差异带来的高考移民及最近出现的高考移民封堵政策,也引发了人们对于高考移民现象的冷静思考。 学者李桂花认为,解决高考移民问题,不能用另一个不合理的政策来修正。为保护本省区考生的权益,就牺牲移民正当权益的做法,只会使漏洞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政策的制定应该多一些全面的、整体的、理性的考虑,不能顾此失彼。在涉及公民参加高考之类重大而基本的权利问题上,不存在“两害相较取其轻”的问题。法律和政策层面的公民权利保护,只有惟一一种选择:每个人的权利都不应该被遗忘。 李桂花说,“封堵令”只堵而不能疏,所发挥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只要高考制度不变,高考移民就不会消失,同时还可能导致新的不公平出现。 记者注意到各地的封堵政策也就是高考报名规定,绝大多数是暂时的,海南省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的高考报名制度只是暂时规定,权宜之计,不排除以后作出调整的可能。 他们受到的伤害 但是,新政策已经给黯然离省的高考移民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不平等的观念在学生心中留下了阴影。就像朱刚所说,千里迢迢来海南求学到报名资格受限,短短几个月的人生经历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不公平。 而另一种伤害可能对他们的未来成长影响更大。朱刚所在的是一所私立学校,“高考移民”与当地的学生相互仇视,互不来往。在学校他形单影只,同当地学生鲜有来往,在这里他没有朋友,一口普通话更显得和当地的学生格格不入。他说:我能感受到他们对我的态度,有些敌视,因为我可能挤占他们的名额。 对于高考移民,当地考生的感情也很复杂:“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很大,不单是学业上的,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如果大家都考上重点线,由于他们的存在,我们可能被挤掉。”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朱刚们离开了,可是学校仍不断有外地学生转学而来。 朱刚所在学校的教师李书新说,虽然出台了封堵令,但仍有高考移民通过各种途径在海南报名高考,这肯定会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社会认知产生不良影响。“海南省和其他地区间高考分数差异造成的不公,是教育政策的不公造成的。可是现在只要有钱就能改变政策的不公,在海南投资买房,或者干脆托人买个户口,就可以享受与海南人相同的教育权利。这时候考生之间的不平等已经不仅限于地区之间的差异,种种不公平给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单凭一纸封堵令是难以消除的。”(记者/蒋玉森)(来源:南方都市报)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