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非典”中学到些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5日09:13 解放日报 | |||
非典,一场突如其来的灾害,给我们整个社会出了一道大考题。在大学校园里,正常的教学活动扰乱了,毕业生找工作难度加大,考研面试延期,学生不能擅自离校回家,外地实习回来要隔离观察……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学子有生以来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困难近在咫尺。 紧张、不安、信任、感动、思考……当“非典”的阴霾日渐散去,当胜利的曙光渐渐透 危机面前积极应变 陈郭华(复旦大学哲学系):从小到大,都是在一个平稳的环境中成长,没有经历过什么风波。一下子,“非典”使许多可怕的字眼矗立在我们面前———病毒、传染、隔离、死亡……突然降临的灾害考验着我们的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 在这份考验面前,有的同学表现不佳:无视学校规定,擅自接待疫情地区来访者、留宿校外人员,有的甚至前往疫情严重地区,结果被学校处分。一些以前习以为常的小事,在非常时期就成为大事,成为禁令,但有的同学却没有予以重视并严格遵守,这便是缺乏危机意识和应变能力的表现。 “非典”告诉我们,在突发事件面前,应该做一个自觉的、理性的人,要首先想到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某种不便和危害,要做一个自律的、负责任的人。 朱云杰(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在危机中如何生存,在变化中如何适应?“非典”敦促我们思考。 因为“非典”,学校调整教学活动,不少上百人一堂的大课停止了。学习压力减轻,有的同学就把空出来的时间全用在打游戏上;而有的同学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抓紧时间学习。大型活动不能搞了,有的学生干部束手无策;而有的组织同学们在室外开展各种小型体育活动和文艺演出,使校园里再现蓬勃生机和朗朗笑声。这就是在应变能力方面的不同表现。 “非典”让我们懂得,生活不可能永远风平浪静,遭遇突变时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尽快适应。 责任二字重于泰山 应豪(上海交大农林经济系):“责任”二字,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演讲或作文中。但是“非典”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责任”二字重于泰山。危难时刻,每个人都恪守职责,便能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有力屏障。 大学生也应该坚守一份责任。有位同学,他的好朋友从疫区过来,这位同学不仅拒绝了好朋友想在校留宿的要求,还向学校汇报了此事。这是“出卖”朋友吗?不,这是责任感的体现,特殊时期需要对“友情”重新诠释。 我有一位美国朋友,3月份来上海居住。“非典”猖獗的时候,他正巧发烧,到药店买药,工作人员要他登记住处和联系方式,他觉得不理解;他在网上收集关于非典的信息,可不知如何辨别真伪。我就经常和他交流,告诉他我们党和政府为控制非典作出的艰辛努力,告诉他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对上海防非工作的评价,我要告诉他在“非典”时期一个真实的中国、负责的中国。这是我的责任。前不久,这位朋友将这段时期在中国、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受到的感动与震撼写成文章,投到美国一家报纸,发表后在当地引起不小震动。 平凡之中孕育伟大 张晓馨(上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医护人员、防疫工作者、公交车司机、居委会老妈妈、大楼清洁工……平平常常的职业,在特殊时期显示出不平凡。 我们常常不屑于平淡,不甘心做“小人物”,在就业时,我们会嫌一份工作太不起眼而左顾右盼、迟迟不肯签约。 但“非典”让我们看到,当你把奉献、敬业、责任、忘我这些美好的精神投注到一份平凡的职业中去,你同样能作出一份不凡的业绩。我即将毕业,将把这份感悟带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陈郭华:“非典”让我们重新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平凡与伟大都不是绝对的。每个平凡的人,坚守一个平凡的岗位,把自己份内的事情做好;在特殊时期,这份平凡之中孕育的伟大就会凸现出来。当灾害来临时,我们就能形成合力,有力地对抗艰难困苦。 重新审视关爱之情 杜佳韵(上海体育学院新闻专业):为“防非”需要,学校不让我们擅自离校回家,我们上海学生也不例外。于是,每个周末,爸妈都会出现在校门口,拿着保温桶,给我送菜,说是让我换换口味。每次回到寝室,打开妈妈为我精心准备的饭菜,就觉得鼻子发酸。以前,总嫌他们口罗嗦,管得太多;眼下,我却常常问自己,这份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我拿什么来回报? 面对“非典”紧张不安时,同学之间互相排解和鼓励;有同学被医学观察,其他同学会经常打电话问她需要什么;很久没联系的初中、高中同学会打电话来问候,让你欣喜又感动;在不能回家的日子里,老师陪我们进行篮球、拔河比赛;学校举办的抗 SARS 摄影展里,老师们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微笑”照片在橱窗展出,告诉我们“微笑,战胜 SARS ”。平时习惯以自我为中心,“非典”让我们重新审视和体味亲情、友情、师生情。本报记者徐敏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