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象山港大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06日17:40 中国宁波网 | ||
象山县委政研室 在市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金德水市长代表市政府提出了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港大桥的战略部署。这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宁波发展全局的高度,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的又一重大举措。 一、建设象山港大桥具有多个层面的战略意义 建设象山港大桥,是人心所向,历史抉择。它不仅对象山、环象山港地区,而且对宁波市、浙江省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从象山层面来说,建设象山港大桥将使象山进一步融入宁波,接轨上海,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届时,丹城到宁波只有50公里的“半小时旅程”,并且可将同三线等多条高速公路与沿海国道主干线象山连接线、宁波沿海南线等多条高等级公路连接成网,进一步扩大干线公路的辐射范围,实现宁波市“半小时交通经济圈”的战略目标。同时,考虑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叠加效应,象山将进入上海“3小时公路交通圈”,全面融入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从而进入一条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首先,具有象山特色和优势的针织、机电、水产品加工等临港型工业会有长足的发展,石浦水产品加工园区、爵溪针织工业园区、西周机电工业园区等,将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发展成为宁波市的特色产业园区,同时电力、造船、化工、钢铁制造业等临港型工业也将蓬勃兴起。其次,具有滨海特色、生态优势和浓郁渔文化、海洋文化的象山旅游业将得到快速发展,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大量游客将涌入象山休闲度假、观光旅游,象山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的海洋旅游胜地和全国性旅游城市。再次,随着融入都市型经济圈,象山的特色效益农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并逐步向现代都市近郊型农业转变,届时,象山将成为大都市的绿色、名特优农产品基地。第四,象山港大桥的建成将极大推动象山港区域的开发,其广阔的腹地可作为原副材料、集装箱堆场,发展仓储运输业和海洋物流运输业,象山服务业的发展将形成全新的格局。此外,随着“大桥经济”综合效应的逐步显现,区域分工、接轨合作、产业融合的大潮将推动象山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 从环象山港地区层面来说,建设象山港大桥将推动该区域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相向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独特发展优势和潜力的“环象山港湾经济圈”。 象山港长达60公里,避风条件好,水清不冻不淤,深水岸线长,水面和陆域宽阔,所涉及的北仑、鄞州、奉化、宁海、象山五个县(市)区,所辖人口近200万。象山港大桥建成后,将使五个县(市)区融为一体,在开发建设上实现资源共有、产业共融、设施共享,加快向象山港畔的相向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环象山港湾经济区的形成,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后劲。同时,还有利于环象山港区域统筹建设发展规划,加快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一旦条件成熟,可通过行政区划调整,把环象山港湾地区建成一个气魄宏大、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兴港口城市。 从全市层面来看,建设象山港大桥是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的必然要求。 首先,宁波港要建成国际级大港,到2010年实现吞吐量2.5亿吨及800万标箱的目标,迫切需要开发深水港口后备资源。象山港是宁波深水港区之一。根据《象山港港口群和岸线布局规划》,象山港可建36个深水泊位和75个中、浅泊位,预计年吞吐量可达3690万吨及300万标箱,但目前尚处于未开发状态。象山港大桥把两岸连接起来,将极大地推动象山港的开发,使之成为宁波港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建设大港口”就会如虎添翼。其次,由“大桥效应”和港口开发催生的环象山港湾经济区,将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我市发展临港型产业的重要增长极,对宁波实施产业立市战略,“建设大产业”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环象山港湾经济区的加快发展,将改变目前我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格局“北重南轻”的状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南北区域平衡互动,使宁波“构筑大都市”的格局和“江、湖、港、桥”的内涵日趋完善。第四,顺应宁波市构建“滨海旅游带”的旅游规划,通过建设象山港大桥,可将余姚河姆渡、宁波新十景、鄞州梁祝文化公园、东钱湖、象山百里黄金海岸旅游带,以及宁海、奉化等地的旅游景点串点成线,融为一体,构建一个具有独特港城文化内涵的宁波旅游圈,并融入“繁荣大文化”的潮流。届时,整个象山半岛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的“后花园”,而宁波市则成为具有港城特色、生态优势、独特人文内涵的全国乃至国际性的“花园旅游城市”。 从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层面来看,建设象山港大桥可以打通温台等地到上海的快速城际通道,使温台等地更好地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目前,温台等地离上海比较偏远,象山港大桥建成后,加上拟建的三门湾大桥等,可将舟山港、北仑港、象山港、石浦港和浙中的健跳港、椒江港、大麦屿港乃至温州地区“串点成线”,为建设一条与同三线平行的北起舟山、南至温州的观光旅游和集疏运沿海大通道打下基础,从而大大改善浙中、浙南地区融入长三角的交通环境,使长三角地区的辐射触角延伸到全省。同时,象山港大桥建成后,可以有力促进从浙北到浙南的四大海湾经济区,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环象山港湾经济区、环三门湾经济区、环温州湾经济区,以沿海大通道为桥梁,整合资源,互动发展,使这四大区域成为我省迈向海洋世纪的前哨阵地,成为融入长三角地区、实现共同发展的有生力量。 二、建设象山港大桥已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建设象山港大桥,不仅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而且技术上完全可行,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近期启动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建设象山港大桥的自然条件是完全符合的。 市、县两级政府对建设象山港大桥早已十分关注和重视。1994年,象山县政府就委托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建筑象山港大桥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相关专家通过实地踏勘、地质钻探,选择了两个桥位,即东线小列山和西线缸牌山,并从地质、水文、气象、通航、净空等7个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期间,他们走访了原市交通委、计委、驻地海军等二十几个部门,广泛搜集了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以及交通运输、路网、港口现状和发展规划、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地震以及航运、水利、电力、海军等方面的技术资料,并于1995年10月完成《丹城—宁波公路及象山港海湾大桥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于1996年7月通过市、县联合组织的专家会审。《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证实,东西线桥位的客观自然条件均可满足建造大跨径的跨海大桥。 其次,建设象山港大桥的技术是完全可靠的。 关于大桥桥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了斜拉桥、悬臂钢桁架和连续刚构3种桥型。这些桥型,在设计、施工等方面都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世界上已修建主跨度在400米以上的各类公路斜拉索桥中,我国的数量占一半以上。正在建设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也将为象山港大桥建设提供技术借鉴,这说明我国已具有修建上述大跨径桥梁的雄厚技术能力。 再次,建设象山港大桥的资金可有效得到解决。 据初步分析,大桥主桥长约6公里,估算投资约需20亿元。如能通过交通部等列项,可得到部分补助。目前,不少国内外客商对象山港大桥有浓厚兴趣,只要我们创新投融资机制,采取政府出政策(如无偿划拨岸线和土地给投资者作为补偿)、市场化运作的BOT等形式,大桥建设资金就不成问题。无论是对投资者还是对整个区域,建设大桥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四,建设象山港大桥已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当前,全市上下正热切关注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对环象山港区域而言,“接轨上海”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以建设象山港大桥为枢纽,实现交通方面的接轨。在年初召开的象山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规划兴建象山港大桥”的构想,这次市人代会又提出了“加快启动建设象山港大桥”,这极大地鼓舞了象山港沿岸的广大群众,相关县(市)区也将它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建设象山港大桥的共识和合力已经形成。 三、加快建设象山港大桥当前必须抓紧几项工作 建设象山港大桥是勾画宁波新世纪发展宏伟蓝图的重大举措,反映了全市人民的愿望。为了进一步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尽快启动建设象山港大桥,我们认为当前应抓紧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对大桥筹建工作的领导。 象山港大桥及其公路连接线和沿海开发涉及五个县(市)区。建议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象山港大桥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工程指挥部(办公室),统一协调建桥和沿港区域开发事宜。 2、加快大桥前期准备工作进度。 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深化预可行性研究,尽快确定桥址。大桥桥址的选定,可在1994年《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结合当前实际情况,重新进行审核和编制,从交通量预测、经济评估、桥型方案及环境影响等方面开展全面论证,对东西两个桥址重新进行比选,寻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结合点。 3、同步制订完善象山港区域开发规划。 象山港大桥是带动象山港区域开发的重大枢纽工程,大桥建设必须纳入整个区域的开发建设规划。要立足于把象山港建成宁波港的重要组合港,以及把象山港区域建成新兴临港城市的远大目标,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临港产业带,促进象山港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4、统一制订相关重大政策。 象山港大桥和象山港开发已日益受到国内外客商的关注。可以预料,这一区域不久将成为投资开发的热土。为此,当前要抓紧研究制订相关政策。制订政策,不仅要借鉴国内外跨海大桥建设的成功经验,还要立足于推动港口开发和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要看重对融资政策,招商引资谈判口径,征用土地和房屋拆迁安置政策,出让岸线、滩涂和陆地优惠政策,以及沿港区域产业规划调控等,进行统一规定,并尽可能与大桥对外招商引资同时推出,以达到“桥建成、港开发、强市富民”的目的。 5、进一步营造大桥建设的良好环境。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