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三环路改造进入尾声 诸多细节体现精品工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0日17:20 北京晚报 | ||
-本报记者张卉王军华 “开车行驶在新铺好的三环路上,只有一个字,爽!”开车走在刚刚修好的丽泽桥到六里桥的一段三环路上,有着十余年驾龄的出租车司机高平师傅快活地说。而在两三个月之前,这儿还是一段颠簸得让司机又头疼又心疼的搓板路。 自2月10日动工以来,全长48公里的三环路主路改造工程到今天已经进入收尾阶段,“目前,三环路主路改造铺油仅剩下8公里,而夜间封闭几个月的三环主路,也将于本周开始陆续放行。”据三环路道路改造工程指挥部总指挥李振国介绍,目前,尚未完工的8公里包括三个路段:苏州桥的内外环、三元桥至和平东桥的内外环、方庄桥至木樨园桥的内环。预计整个主路改造将于6月20日全部完成并转入辅路工程。 虽然工程还未全部竣工,但新三环的风采已经呼之欲出,体验新三环,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时速大增的欢畅,更令人振奋的是现代大都市的节奏感,平坦的路面、雄伟的桥梁、开阔的视野、成群的高楼、统一的设施,而这一切,都是北京的筑路工人在非常时期创造的非常速度和非常高质量。 北京速度催生三环大修 路,犹如岁月的长河,连接着城市发展的历史与未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的城区就是指二环路。但是,随着三环路的建成,城区的概念扩大到了三环路以内。而现在,城区边缘已经延伸到了四环路甚至五环路上。 路,延伸了城市的概念,同时,城市的发展也催生了路的升级。1994年按快速路标准建成通车的三环路设计使用年限是15年,但它建成后的10年间,恰逢北京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发展速度和与日俱增的车流量都远远超出了当初设计时的预计,所以三环路不得不提前大修。”此次大修的总指挥李振国说。 从当初的在城区边缘到被圈入市中心,作为城市主动脉的三环路承载的交通流量与日俱增。根据交管部门的统计,三环路主辅路日均交通流量达到了15万辆至20万辆。单侧断面日交通量最大流量达22万辆,再加上四环路建成之前,它承担着运输车辆过境任务,主路大、中型车所占比例多达15%左右,特别是南三环,作为大型运输车辆限时最短的路段,路面破损十分严重,路况日显破旧。拥包、沉陷、龟裂、网裂随处可见,而伸缩缝处的跳车和颠簸已经成为北京司机的共同之痛。 再加上150多条公交线路经过三环,沿途坐落着大大小小106个公交车站,三环路的道路使用条件与其所承担的交通功能已经极不相符。 三环改造在细节上下工夫 去年,当二环路改造工程完工后,不少司机形容驱车二环的舒适感觉简直就是“飞起来了”、“像在地毯上开车一般”。三环路改造工程指挥李建民曾参加了当时二环路的改造。他告诉记者,三环改造,是在与二环的比较中进行的,工程一启动就面临必须出精品工程的压力。什么是精品工程?精品工程就是任何司机开车走到三环上,要明显感到三环大变样,舒服了,好走了。这意味着三环改造的定位不能仅仅停留在比原来好很多,还必须让司机很满意。 三环路全段共有40余座立交桥,与120余条规划道路相交。此次改造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路面强度及舒适性。让硬邦邦的路体现出人文关怀,就只能在细节上下工夫。 井盖,曾经是三环路上最让人头疼的事,由于井本身下沉和井盖与路面接合不好,每有车经过,就会发出巨大的“哐哐”声。而整个三环沿途有多达8900个各类井盖,这也是这次改造中最大的难点。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和密实度,保证行车中不出现跳车、颠车,提高行车的舒适度。这次改造中要求井盖和路面上下凸凹不超过5毫米,但为了精益求精,施工中又将标准进一步调整到不超过3毫米。 裂缝,是三环路上另一个老大难问题,三环路上的裂缝连起来有五六十公里,比整条三环路都长。这个小小的细节听起来很让人吃惊,而此次的大修是消灭任何可以发现的裂缝。即使是一个肉眼无法觉察到的小于一毫米的小缝隙,也要围绕裂缝扩大几倍的面积进行重铺。 换装,为提升景观效果,在路面改造的同时,三环路两侧绿化带及中央隔离带要换装。今天的三环在路边栽上了油松、桧柏等常绿树种,并采用紫薇、矮牵牛等丰富沿线景观。另外,还同步更新路缘石、方砖和人行步道,人行步道内侧缘石采用高档花岗岩材料,造价每延米达到百元左右。细心的人会发现,新整修后的三环路从路面颜色到路灯的亮度最后都会协调统一。出入口,此次三环路改造除路面整修外,还全面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为解决出入口不畅问题,对80多个出入口全面调整,将原来的先入后出改为先出后入,由原来的在主路交织变成在辅路交织,并在出入口之前增加了加减速车道。 据悉,二环路改造完工后,中心隔离带设置的防眩板使驾车人感到更加人性化。为避免行人翻越护栏带来的危险,三环路路段中心均布设绿色护网,在立交桥起坡处延伸桥区也设置绿色护网,防止行人横穿主路。在一些重要出入口和违章多发地段,设置交通监控系统。而在行人相对较少的路段的立交桥中心则设置防眩板。在拐弯处设置相应的太阳能反光诱导标志牌,并在部分地段设置车道灯、勤务灯。 高科技打造新三环 “北京发展的速度出人意料,我们要保证三环10年之内不用大修。”总指挥李振国说。为此,三环改造中使用了大量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三环路是高科技打造成的。底层铺设的沥青混凝土是将进口的特立尼达湖天然沥青掺入普通沥青混凝土中进行改性,具有弹性好、稳定性强和铺筑后即刻就能通行的优点,是目前改性沥青中性能最好的。这种由中美洲的特立尼达湖出产的天然沥青,每吨比普通沥青要贵3000元左右。别看这种沥青成形后没有一般的沥青好看,显得有些粗糙,但它的弹性相当好。这种材料用在路上,天再热也不会出现起皱的现象。而且对行车安全来讲也更有了保证,不会打滑,刹车制动也能充分发挥作用。另外,公交车停靠站处除了加铺上述改性沥青外,还在表层下面再增加一层湖沥青结构,以增强此处的承载能力,适应大型车辆带来的压力,延长使用寿命。 非接触式声呐仪进行路况“调查”,这种能够自动找平的仪器安装在摊铺机上,能把凹凸不平的路面状况记录下来,当铺油开始后再输入由电脑控制的沥青摊铺工程车。根据这些标记进行作业,可使得任意截面的柏油厚度都一致,不会有高低不平的感觉,而且摊铺一次到位,改变了过去人工测量既费时又费工的传统施工方法。另外还研制发明了中央防撞墩装移专用“炮车”,大大方便了中央防撞墩的移动和安装,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砌筑质量。同时在施工中采用了一种名为“小太阳”的照明灯,能提供360度大范围高亮度光源,较好地解决了夜间施工照明光污染问题,过往的行人和司机再也不会觉得刺眼。 非典考验三环改造 按照计划,三环改造先根据其施工图铣刨路面、更换新道牙;4月开始加铺路面;5月开始最后一层油的铺就,而后进行伸缩缝等收尾工序;6月份完成主路改造,转入辅路施工;整个工程年内全部完成。然而进入4月,一场非典突如其来,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负责三环路改造施工的6个标段对工地进行了严格管理,施工人员专车接送,工人宿舍每天消毒两次,并加强了通风和消毒工作。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每晚11时以后对所有宿舍用过氧乙酸密闭熏蒸消毒,餐具等日常用品一律经消毒液浸泡后统一进行高温蒸煮灭菌,民工下班后要将口罩和手套统一回收进行消毒,而且必须到洗澡间清洗后才能返回宿舍休息。 仿佛是突然之间,李振国等工程指挥要管的事情变得事无巨细,小到为每一个民工更换新的床单被褥和牙膏牙刷,大到在民工宿舍安装电视,在员工食堂增加烤箱冰箱。“一直到现在,我一接电话就很担心。神经整天都绷着。”截至目前,全部3400名施工人员无一感染“非典”。而同时,施工现场12台安装了红外线探测仪的摊铺机隆隆响着,一刻不停地将沥青一米一米地碾向前方。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