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聂荣臻元帅墓葬3公里外:这里有一支航天奇兵(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1日14:06 新华网
  以一片墓地作为文章的开头,似乎容易给读者留下“悲”的感觉。然而此番再度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回到北京时,我们常常不经意想起的,却总是那个地方。

  那片墓地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大约3公里,在直指苍穹的“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下,是开国元勋聂荣臻的墓葬。1992年5月14日,93岁高龄的聂荣臻元帅在北京逝世后,如愿回到这里,“陪伴那些在戈壁中为研制‘两弹’而献出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科研人员,以及参与此项工作的广大指战员”。与他相伴的,还有家人倾心而做的93朵汉白玉玫瑰。在聂帅的身后,是600余位英烈站成的十行军列。据说,这些逝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然而,无论是93岁的开国元勋,还是十七八岁的小兵,我们似乎都能看见他们的炯炯目光正深情注视着不远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似乎都能看见他们脚下的那条向太空跋涉的漫漫航天路。
勇者搭“天梯”
  在祖国巴丹吉林大漠西缘,平坦无际的戈壁滩屹立着一座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塔,昂首翘立,直指太空。这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也是“神舟”飞船进入太空的最后一个停泊地,中国走向太空的起点。1960年11月5日,也就是某援华专家留下那句“中国的导弹在几年内是上不了天的”一个多月后,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在空中拉出一道耀眼的弧线,准确命中目标。指挥席上的聂荣臻元帅激动地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这是一枚争气弹,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就这样,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发测站为中国的通天路铺下第一块基石。从此,奋斗伴随着艰辛,艰辛孕育着希望。成功发射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地地导弹、成功在我国本土上发射第一枚导弹核武器、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向南太平洋发射我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成功完成我国第一次“一箭三星”发射、成功完成我国首次为国外卫星提供的发射搭载服务、成功发射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连写下九个第一。2002年12月,记者在这里见证了“神舟”四号飞船起飞的全过程,也见证了载人航天发射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神舟”四号是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技术要求最高、参试系统最全、难度最大的一次飞行试验,而发射场却遭遇了有史以来罕见的严寒,最低气温接近零下30度,超过低温发射条件近10度!发测站的官兵深知,低温对火箭发射意味着什么。

  1986年月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后59秒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火箭助推器下端体接头的O型密封圈在低温下失效。

  此时,“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已进入“不可逆状态”,发测站到了没有退路的紧要关头。

  为确保设备可靠运行,指挥部决定对60多米高的船箭塔组合体采取加温保温措施。经过缜密的低温试验,发测技术人员用阻燃保温材料,甚至是100多条棉被将火箭的关键部件裹得严严实实。大漠之夜,寒风呼啸,哈气成冰。为防止气温突变,发测兵们轮流值班监控,像呵护刚出生的婴儿一样,连续4昼夜守护在发射架旁。“90分钟准备!”

  “活动发射平台4根防风拉杆没有复位。”操作手向指挥员紧急报告。

  火箭若在这种状态下点火,势必造成箭毁人亡的巨大灾难。关键时刻,官兵们忙而不乱,反复打开放气阀。一个防风拉杆收回了,另外三个在严寒中却依然纹丝不动。

  时间紧迫,刻不容缓。“采用‘反丝螺旋顶’法!”指挥员果断下令。凭着平时练就的硬功夫,操作手终于把另外3个防风拉杆也顶了回去,为顺利发射抢回了宝贵时间。

  “神舟”四号飞船发射一举成功,而且整个发射比工艺流程提前了两天,发测站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低温发射的新纪录,也创造了世界火箭低温发射的奇迹。

  创新起宏图

  创新,写就了一部中国航天发射史,也彰显了发射测试站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风采。

  2002年12月24日,记者在“神舟”飞船测试厂房门前,亲眼目睹了“神舟”四号飞船与火箭组合体的转运。被称为“亚洲第一门”的测试厂房大门缓缓开启,活动发射车载着数十米高的“神舟”四号飞船和火箭组合体,沿着1500米长的轨道平稳地驶向发射架。这一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运输,进行远距离测试控制的“三垂一远”新模式,是我国发射测试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成果,标志着我国航天发射测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国走向太空的每一个脚印,无不铺设着一块块创新的基石。”发射测试站站长郭保新这样对记者说。

  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前的几十年,我国航天发射一直采取分段组装、分段测试、分段转运的“三分段”模式。这种模式测试项目重复,试验周期长,可靠性也不高。要圆满完成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必须自主建立全新的发射测试技术模式。当时,世界航天发达国家采用包括“固定”、“三垂直”、“三水平”等多种发射测试模式。其中,“三垂直”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火箭和飞船的状态不变,从而极大地提高测试发射的可靠性、安全性,特别是对发射场的高效利用是原来任何发射模式不可比拟的。但建立这种模式技术难度大,我国在这一领域几乎没有任何经验技术可以借鉴。创新就要勇于抢占世界航天技术前沿。发射测试技术专家们经过艰苦论证,勇敢地向这一新技术发起了冲击。发测站在载人航天发射场总设计师徐克俊等专家的指导下,按照《我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工艺流程》,历时多年创新并掌握了一套适应“三垂一远”要求的发射技术模式和方法。为熟练掌握垂直转运新技术,发测官兵们在反复训练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大胆创新,克服了转运车变速时必须先停机再变速的难题,实现了不停机变速转运,使转运一次定点误差从15毫米缩小到3毫米。实施载人航天发射时,发射场指挥监控系统要对发射场七大系统和数千台套设施设备的数据信息进行统一集中处理,并以智能化辅助决策的方式供指挥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决策,数据量之大超乎想象。航天技术发达国家的航天发射场普遍采用了C3I系统,这一系统可实施对发射测试全过程、靶场设施的全面监控,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稳定可靠。我国航天发射技术想要在国际航天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自主攻克这项关键技术。发测站通信指挥室的技术人员担负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们将发射场20个接口系统10000多个信息流量逐一进行分析、优化和处理,编写了24套应用软件累计数百万行的程序,翻译整理的技术文献摞起来足有一人多高。一次次测试失败,又一次次推翻重来,三年的艰苦攻关,项目小组没日没夜地泡在机房,有的因长期加班吃方便面患上了慢性胃炎,有的眼镜度数一下子从200增到了400,有的养成了一见桌子就忍不住要用手指敲打的“怪癖”,有的一坐在微机前就头痛乏力。终于,一套集指挥控制、网络通信、辅助决策、信息显示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发射场自动指挥系统研制成功。这是目前国内发射场中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指挥监控能力最强的发射测试指挥监控系统,其综合技术水平属国内领先,达到了20世纪末国际先进水平。靠不断的技术创新,发测站突破了载人航天发射的一些关键技术,使载人航天发射场的各种功能和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成为我国目前技术最先进、设施设备最齐全的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在我国四次“神舟”飞船的发射任务中,发测站仅用90分钟就完成了船箭组合体的垂直转运。发射工位占位时间由以前的10至15天缩短到3至4天,这样,发射场仅用15天准备时间便可再次利用,适应了当今空间交汇对接、空间救援等应急发射的需求,为我国发射测试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砺炼铸精兵

  2001年8月,“神舟”三号飞船三舱对接后,技术人员在进行测试时,突然发现穿舱插座有一个接点信号不通,立即引起了发射测试人员的高度关注。

  “插座接点都是双备份,不会影响测试,一般也不影响发射成败。”协作单位的技术人员这样解释。

  “航天发射哪有‘一般’,地面的问题必须在地面解决,这是铁的纪律!”发测站“固执”地要求进行全面复查。

  这意味着地面发射系统加注、供气、供配电等94个专业的2700余台(套)设施设备将要超过检修期,必须重新按照标准检修一遍,工作量整整增加了一倍。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测试发现数十个插座全有问题!

  为了确保“神舟”三号飞船与载人时的技术状态完全一致,发测站果断提出:“按载人飞船要求必须更换全部不合格插座!”于是,所有不合格插座重新设计、评审、生产,然后重新安装。在此过程中,发测站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把关,2000多个焊点,每个都做到严格记录,没有发生任何闪失。航天无小事,成败系毫发。世界航天史上,因不起眼的小问题而酿成重大事故的例子屡见不鲜。1992年,我国澳星发射失败就是因一颗比米粒儿还小的多余物所致。发测站也曾有过因为指挥操作失误,造成飞行器与厂房平台发生挤压的事故。教训和挫折留给发测站的是更为牢固的纪律观念。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发测站培育了一支严谨细致、作风过硬的科研队伍。一根小白毛的故事流传至今。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某型导弹发射任务的最后阶段,操作员王长山发现弹体内部一处插头接点上有一根几毫米长的白毛。为防止通电接触不良,确保试验任务万无一失,他连忙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细铁丝挑,但都没能取出来。最后,王长山用一根猪鬃,费了很大劲才把这根小白毛挑了出来。钱学森知道后,专门把这根白毛收藏起来,并说:“我要把它带回北京去,这是作风细致最典型的事例,每一个科技人员都应该从中受到教育。”30多年后,同样的一幕上演。在对发射“神舟”一号飞船的火箭电机驱动器进行单元测试时,利用系统女操作手杨晓娟突然听到一声极不易察觉的异样声响。凭经验,她断定是多余物在作怪。经过严格细致地检查,果然在驱动器内部发现了一根长约8毫米的多余物。记者了解到,在历次载人航天发射任务中,发射场有5000多套设备、1000多个岗位参加载人航天发射任务,技术空前密集,系统极为复杂。发测站加大建章立制、科学管理的力度,不断强化纪律观念,针对发射测试十几个阶段、100多个节点的技术安全控制过程,建立完善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和安全预案,形成了载人航天发射质量管理的新体系,实现了发射场质量管理控制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规范化的跨越。在去年底完成的“神舟”四号飞船发射任务中,发测站官兵对测试厂房8000多个插头、火箭系统1160个对接插头、412件火工品,逐一检查核对3遍以上,并采取了科学有效的状态参数表格化管理,做到不下错一个口令,不做错一个动作,不减少一个项目,不漏掉一个数据,不放过一个异常现象,确保了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不远的将来,当橘红色的火焰再次奔腾时,龙的传人将从这里飞向九天,宇宙中将留下中国人的身影。我们不要忘记这些含笑九泉,以及奋战酒泉的中国航天兵!(来源:科学时报)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巨额大奖+情趣笑话 订笑话短信送彩屏手机!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在家学新东方英语 注会注册评估师 考研英语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无线上网 防晒 太阳镜
 
新浪精彩短信
激情男女宝典
完美爱人!发S到8888加入,并可激情点播热辣内容!
非常笑话
每天送一部彩屏手机大奖!难以形容的双重开心享受!
图片
铃声
·[齐 秦] 爱情宣言
·[羽 泉] 没你不行
·[王 菲] 笑忘书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裸蒙性感香水
  • 征服者性感香水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99元彩屏手机
  • 上网开个人店铺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激情狂野的性爱
     缠绵美妙的感觉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寻找动人心魄的销魂时刻
    营造充满激情的情爱意境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订笑话短信抽大奖! 彩屏手机送礼倒计时!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