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绊”了民企的脚?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6日08:4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编者按 作为活力四射、绵绵不绝的生力军,民营资本已经在西部铺开战场:它们或开疆拓土,因地制宜发展各种产业,带动当地社会就业和经济增长;或担纲补缺,弥补中央、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对西部基本设施建设等的投资不足;或引进先进人才和先进管理理念,为当地社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它们的成败得失、成长消亡,与西部开发的联系日益紧密。从今 民营资本西部冲浪(1) “新源改制”风波始末 新源商场只是贵阳市的一个小型商场,过去知名度并不高。但从2001年开始,围绕着这么一个原国有企业在改制为民营企业后,又被政府收归国有所发生的一波三折的风波,新源商场的知名度大为提高。而由此引发的诉讼,持续至今仍无结果。 现名贵阳市新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新源商场,原是贵阳市商委工贸中心下属的国有小型商业企业。1996年12月,新源商场被政府定为改革的试点单位。改制前的新源商场共有职工113人,离退休职工16人,资产135万元,负债116万元,其中银行贷款68万元,负债率达89.7%;另外,库存商品中呆滞商品高达42万元。由于效益低下、内部管理混乱,潜亏达9万元,职工月平均收入仅150多元。 据介绍,1996年改制时,由于职工对改制认识不清,担心政策会变,不敢也不愿购买股份。为此,当时组织改制工作的贵阳市体改委、商委等部门决定对该企业改制分两步走:由仅有的60名职工按照每股1.11元的价格购买职工股18.58万元,使有限责任公司先组建起来;1998年5月,贵阳市国资局又将最后的31.42万元国有股再次转卖给50名职工股东。随后,贵阳市国资局为该公司办理了国有资产注销登记,贵阳市财政局也下文称:“鉴于你公司已无国有资产,决定终止委派你公司的国家股股权代表”,贵阳市工商局也将该公司的注册案卷移交个体私营处管理。 新源公司改制7年来,职工努力工作,股东不分红利,企业逐步扭亏为盈,还清了债务,自有资金成倍增加,各种税费和职工社会保险费如数缴纳,还新增营业用房480平方米。 面对增值后的民营企业新源公司,当初没有或较少购买股份的一些职工认为自己吃亏了,要求企业“恢复国有”。据此,贵阳市政府派出调查组,进驻新源公司,调查报告的结论为1998年新源公司的国有股转让行为是无效的。最后,2002年1月14日,贵阳市政府决定将民营企业“新源公司”恢复为国有控股企业,15日贵阳市财政局下文将“新源公司”改变为国有性质,16日委派国有股代表进驻企业担任新的法人代表。对此,新源公司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撤消贵阳市财政局有关文件决定,该案至今没有终审判决。 据了解,在西部地区,像新源公司这样的例子不是孤立的。比如宁夏石嘴山市长虹百货商场有限责任公司,也是1998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也是在企业内部出现分歧后政府出面将已经改制的企业又收回为国有,此事在宁夏同样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先上车后买票”靠不住 除了改制的民营企业外,一些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同样长期遭遇政策多变的折磨。几年前,一位外地民营老板看中了贵州某地的漂流项目,就主动找到当地政府商谈合作开发项目,地方政府当场表态所有政策优惠,双方达成了独家开发的协议。两三年过去了,民营企业投入几千万元修路、宣传、改善基础设施,该旅游项目成了“摇钱树”,政府就变卦了,当初承诺的独家开发成了几家共分,那家企业的投资回报期变得遥遥无期了。 这位民营企业家对记者感叹:“不少地方政府当初为了让你投资时大拍胸脯说‘先上车,后买票’,结果朝令夕改最后成了‘先上车、后杀掉’。” 一位从东部到西部投资的民营企业主当初投资的是绿色产业,按说应该享受一些减免税政策,现在却迟迟难以落实,每次找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总是以种种理由让等待。改善“软环境”要有谱 据介绍,2001年度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东西部之间存在很大距离,排位靠后的大多数是西部省份,当年贵州省排名倒数第七位,比重只有23.06%。 贵州省工商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贵州省的国有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不算落后,而人均GDP产值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民营腿”太短,“国有腿”太长。 这位负责人认为,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上有差距,一些配套措施跟不上,监督措施不得力,好政策多被“梗阻”、“软处理”,导致“一流政策、二流贯彻、三流落实”的现象不时发生,政府信任度遇到了挑战,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了挫伤。 他希望急于招商引资的西部地方政府不要什么事情都先拍胸脯、大包大揽,最后因为所承诺的事项和国家政策有抵触而无法兑现,这会让民营企业认为政府政策没有连续性。 一些西部民营企业家也表示:政府依法办事就是最大限度的改善软环境,不要超越权限出台优惠政策。 “新源改制”风波始末 新源商场只是贵阳市的一个小型商场,过去知名度并不高。但从2001年开始,围绕着这么一个原国有企业在改制为民营企业后,又被政府收归国有所发生的一波三折的风波,新源商场的知名度大为提高。而由此引发的诉讼,持续至今仍无结果。 现名贵阳市新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新源商场,原是贵阳市商委工贸中心下属的国有小型商业企业。1996年12月,新源商场被政府定为改革的试点单位。改制前的新源商场共有职工113人,离退休职工16人,资产135万元,负债116万元,其中银行贷款68万元,负债率达89.7%;另外,库存商品中呆滞商品高达42万元。由于效益低下、内部管理混乱,潜亏达9万元,职工月平均收入仅150多元。 据介绍,1996年改制时,由于职工对改制认识不清,担心政策会变,不敢也不愿购买股份。为此,当时组织改制工作的贵阳市体改委、商委等部门决定对该企业改制分两步走:由仅有的60名职工按照每股1.11元的价格购买职工股18.58万元,使有限责任公司先组建起来;1998年5月,贵阳市国资局又将最后的31.42万元国有股再次转卖给50名职工股东。随后,贵阳市国资局为该公司办理了国有资产注销登记,贵阳市财政局也下文称:“鉴于你公司已无国有资产,决定终止委派你公司的国家股股权代表”,贵阳市工商局也将该公司的注册案卷移交个体私营处管理。 新源公司改制7年来,职工努力工作,股东不分红利,企业逐步扭亏为盈,还清了债务,自有资金成倍增加,各种税费和职工社会保险费如数缴纳,还新增营业用房480平方米。 面对增值后的民营企业新源公司,当初没有或较少购买股份的一些职工认为自己吃亏了,要求企业“恢复国有”。据此,贵阳市政府派出调查组,进驻新源公司,调查报告的结论为1998年新源公司的国有股转让行为是无效的。最后,2002年1月14日,贵阳市政府决定将民营企业“新源公司”恢复为国有控股企业,15日贵阳市财政局下文将“新源公司”改变为国有性质,16日委派国有股代表进驻企业担任新的法人代表。对此,新源公司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依法撤消贵阳市财政局有关文件决定,该案至今没有终审判决。 据了解,在西部地区,像新源公司这样的例子不是孤立的。比如宁夏石嘴山市长虹百货商场有限责任公司,也是1998年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的,也是在企业内部出现分歧后政府出面将已经改制的企业又收回为国有,此事在宁夏同样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先上车后买票”靠不住 除了改制的民营企业外,一些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也同样长期遭遇政策多变的折磨。几年前,一位外地民营老板看中了贵州某地的漂流项目,就主动找到当地政府商谈合作开发项目,地方政府当场表态所有政策优惠,双方达成了独家开发的协议。两三年过去了,民营企业投入几千万元修路、宣传、改善基础设施,该旅游项目成了“摇钱树”,政府就变卦了,当初承诺的独家开发成了几家共分,那家企业的投资回报期变得遥遥无期了。 这位民营企业家对记者感叹:“不少地方政府当初为了让你投资时大拍胸脯说‘先上车,后买票’,结果朝令夕改最后成了‘先上车、后杀掉’。” 一位从东部到西部投资的民营企业主当初投资的是绿色产业,按说应该享受一些减免税政策,现在却迟迟难以落实,每次找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总是以种种理由让等待。改善“软环境”要有谱 据介绍,2001年度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东西部之间存在很大距离,排位靠后的大多数是西部省份,当年贵州省排名倒数第七位,比重只有23.06%。 贵州省工商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贵州省的国有经济实力在全国排名不算落后,而人均GDP产值位居全国倒数第一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民营腿”太短,“国有腿”太长。 这位负责人认为,地方政府在落实中央政策上有差距,一些配套措施跟不上,监督措施不得力,好政策多被“梗阻”、“软处理”,导致“一流政策、二流贯彻、三流落实”的现象不时发生,政府信任度遇到了挑战,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受到了挫伤。 他希望急于招商引资的西部地方政府不要什么事情都先拍胸脯、大包大揽,最后因为所承诺的事项和国家政策有抵触而无法兑现,这会让民营企业认为政府政策没有连续性。 一些西部民营企业家也表示:政府依法办事就是最大限度的改善软环境,不要超越权限出台优惠政策。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