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来信:莫让传统陋习成为拒绝文明的借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0日16:49 新华网 | ||
新华网呼和浩特6月20日电(记者 阿斯钢)随风飘散的“纸钱”、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熊熊燃烧于大街小巷上的所谓“旺火”……这些在呼和浩特市的一些节假日或婚丧嫁娶活动上常能见到。与文明社会极不协调的这些做法在这个城市不但得不到有效遏制,反而呈愈演愈烈之势。 几天前,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中心的一家五星级宾馆附近看到,由若干车辆组成的送葬 过年过节放鞭炮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不过,不分时间、不分场合、随时有可能噼里啪啦作响的鞭炮声,已成为困扰呼和浩特市民的又一大祸害。社会学家早已指出,任何民族的任何一种传统习俗如果失去制约都有可能走到文明的对立面。国内不少大城市以立法形式限制在市区内放鞭炮,取得较好效果。呼和浩特市一度也禁放过鞭炮,但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莫名其妙地给取消了。 目前,在呼和浩特市,放鞭炮已进入一种毫无节制和无序的状态。节日放、平时也放,白天放、晚上也放,大到一项工程奠基,小到一处门脸开张都要放。记者在呼和浩特市一家四星级饭店门口曾看到过一场结婚典礼,鞭炮声持续了数十分钟后,烟雾顿时笼罩了饭店上空,新郎新娘这才步上红色地毯……据门口保安讲,这些鞭炮最少也得花1000元以上。 每逢过大年,呼和浩特市的一些大大小小的单位、饭店酒楼甚至每家每户都会找个空地点起用煤块垒起的所谓“旺火”。顾名思义,“旺火”就是预祝来年的各项事业像旺火一样兴旺。愿望倒是不错,不过对于一个现代化城市来说这种做法实在是大煞风景。一些单位财大气粗,堆起来的“旺火”就像一座小山,其熊熊燃烧状,很是“壮观”。 记者曾在一条不到300米的中心大街上数了数“旺火”堆,结果共有23堆大火!消防部门的历年统计表明,由于燃放鞭炮、点燃“旺火”引起的火灾一年比一年多、一年比一年大。 给孩子过12岁的“圆锁”,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又一种陋习。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好不好、不管是城里的孩子还是乡下的孩子都要攀比着过。家长会想方设法大摆宴席庆祝一番。 传统习俗不应拒绝文明,更没有理由牺牲大多数人的利益。(完)(来源:新华网)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