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品问题当前有四大特点 公安部推出六项对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5日14:39 中国新闻网 | ||
中新网6月25日电 据公安部消息,2002年,总国各级禁毒部门认真落实国家禁毒委员会的工作部署,以打击走私、贩卖鸦片、海洛因和制贩冰毒、“摇头丸”等毒品犯罪活动为重点,深入开展了“集中收戒吸毒人员”和“整治歌舞娱乐场所吸贩摇头丸”统一整治行动,进一步深化了堵源截流和缉毒侦查办案工作,加强了对毒品问题严重地区的重点治理,各项禁毒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全年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1万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近9万名,缴获海洛因9.29吨、鸦片1.21吨、冰毒3.19吨、大麻1.3吨、“摇头丸”301万粒、各类易制 一、当前中国毒品问题的主要特点 (一)境外毒品对我“多头入境,全线渗透”的总体态势没有根本改变,对我的危害仍在加剧。目前,“金三角”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虽然已从140万亩降至120万亩,鸦片产量已从1000吨减至800吨。但是,该地区贩毒组织在泰缅边境局势紧张、毒品南下通道受阻的情况下,将大量毒品运往缅北,通过各种途径向我贩运。2002年,云南省查获的6.38吨海洛因全部来自该地区。此外,在西北境外,受多种因素影响,阿富汗罂粟禁种全面失败,去年鸦片产量超过3400吨,居世界首位,对我的现实危害和潜在威胁继续扩大。东南沿海境外流入的新型毒品也呈增多的趋势。 (二)国内贩毒组织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内地毒贩到云南贩毒的情况突出。目前,在云南、广东两地毒品中转、集散作用不减的情况下,兰州、成都、重庆、贵阳、长沙、武汉、郑州、合肥等城市的毒品吸纳作用正在增强。2002年,云南省破获的106起万克海洛因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运往上述城市。同时,内地毒贩直接前往云南贩毒带回本地加工贩卖的情况明显增多。2002年,云南省抓获内地外省籍贩毒人员4600多人,比2001年增加了58%。此外,为逃避打击,贩毒团伙还采取化整为零、“蚂蚁搬家”、人体藏毒等多种贩毒形式,将毒品贩往内地。 (三)制贩、吸食冰毒、“摇头丸”等苯丙胺类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呈现新的特点,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的问题依然严重。从2002年的情况看,国内大宗制造冰毒、“摇头丸”案件有所减少,但小宗制贩活动有所增多,区域化的特征明显。广东、福建已成为国内制造“摇头丸”的重点地区。2002年,全国查获的11个“摇头丸”加工窝点全部集中在广东、福建。上述情况表明,易制毒化学品流入国内制毒渠道的情况正在日益增多。2002年,经国家禁毒办国际核查发现并阻止的就有28笔共2288吨的易制毒化学品非法交易。 (四)国内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总数继续增加,并仍以青少年为主。2002年,全国累计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已达到100万人,同比上升了11%;涉毒县(市、区)已经发展到2148个,比2001年增加了97个。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中,青少年占总数的74%。毒品泛滥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吸毒者体质衰弱,丧失了劳动能力,近年来全国吸食毒品过量导致死亡累计达2.5万余人。毒品问题败坏社会风气,诱发大量违法犯罪活动。据统计,大多数省区市抢劫、抢夺、盗窃等侵财性案件30%以上是吸毒人员所为,一些毒情严重地区甚至接近70%。吸毒还是中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渠道,2002年全国报告的4万多名艾滋病毒感染者中吸毒人员约占三分之二。 二、工作对策 面对当前禁毒工作的严峻形势,2003年,全国各级禁毒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探索新思路,研究新举措,努力开创禁毒工作的新局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毒品问题。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严打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毒品犯罪。要大力深化毒品预防教育,开展禁吸戒毒和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工作,努力解决国内毒品消费问题,遏制毒品问题发展蔓延的势头,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以青少年、吸毒高危人群为重点,大力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努力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加强全民禁毒宣传教育,特别是青少年的禁毒教育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今年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教育部将向全国中等学校赠送了8万套《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挂图》,组织各地禁毒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对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会同教育行政部门认真抓好小学五年级至高中二年级的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工作以及建设100所“中学生毒品预防教育活动示范学校”活动,并对社会闲散人员、流动人口、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和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管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禁毒教育。同时,我们还将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毒品危害,普及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教育,并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继续掀起禁毒宣传教育的高潮,努力形成全民关注和参与禁毒工作的浓厚氛围。 第二,以整治吸毒人员千人以上县市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工作。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工作,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是有效解决中国毒品问题的重要途径。为从根本上压缩毒品消费规模,今年,我们将要求全国214个吸毒人员千人以上县市严格落实禁毒责任制,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治理毒品消费市场,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要求各地继续严格执行对吸毒人员的调查登记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多层次的戒毒工作,认真落实家庭、单位、公安派出所和社区“四位一体”帮教措施,充分利用社区优势,逐步建立全社会防控毒品的有效体系。同时,要求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禁毒办、综治办、精神文明办《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活动的通知》精神,把创建“无毒社区”、“无毒村”工作纳入城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畴,把创建责任落实到城市社区、农村村镇等基层组织,紧密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文明社区”、“文明村镇”以及“社区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和“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创建活动,开展创建工作。 第三,继续加强以云南为重点的堵源截流工作,严厉打击外流贩毒犯罪活动,从源头上遏制毒品的流入和蔓延。为进一步减少境外毒品对我的危害,我们要求云南等西南边境地区的公安禁毒、边防和海关部门采取坚决措施,大力强化边境一线、出入境口岸的管理,加强科技手段建设,充分运用现代查毒设备和缉毒犬开展查毒工作,提高“双向”查缉工作实效;铁路、交通、民航公安机关各负其责,进一步提高查缉工作水平。公安禁毒部门积极运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省内交通沿线、出省关口的查缉力度,坚决遏制毒品入境和易制毒化学品走私出境。 第四,加大禁毒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重点整治工作,严惩毒品犯罪。实践证明,重点整治是集中力量解决突出毒品问题进而带动全局的有效办法。我们将继续在坚持严厉打击冰毒、“摇头丸”地下加工厂和销售网络不放松的同时,会同文化、工商部门认真研究制定新时期歌舞娱乐场所的管理办法,严格明确各主管部门和业主的责任,探索建立一套全社会共同监督管理和娱乐场所加强自我管理相结合的长效管理机制。同时,要求全国挂牌的13个毒品问题严重地区在前一阶段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开展重点整治工作;并积极会同海关、经贸、外经贸、工商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买卖、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活动,大力整顿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秩序,进一步加强对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混乱的地区重点整治工作。 第五,进一步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力度,推动与周边国家的禁毒合作向纵深发展,减少和消除境外毒源对中国的危害。加强国际禁毒合作,对于推动国内禁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毒品问题全球化和禁毒工作国际化的特点,今年我们将继续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大局,积极参与国际禁毒事务,加强与国际禁毒组织、机构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中国在国际禁毒领域的影响。以MOU部长级会议召开为契机,继续促进东南亚次区域禁毒谅解备忘录、“东盟+中国”和解决阿富汗问题“6+2”禁毒国际合作机制的发展。继续指导云南等有关省区开展与缅甸警方的合作,加强边境一线的联合执法行动,加大打击境外毒枭和毒品加工厂的力度。同时,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业已创造的有利条件,积极推动与中亚国家的禁毒合作。进一步扩大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菲律宾等有关国家的情报交流和办案协作,努力减少境外毒品对我的危害。继续帮助有关邻国开展替代发展,推动境外毒源问题逐步解决。 第六,以开展禁毒执法检查为契机,全面加强禁毒执法和队伍建设。法制和队伍建设是禁毒工作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将组织开展全国禁毒执法大检查,全面检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打击毒品犯罪有关章节的执行情况,认真总结几年来禁毒执法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禁毒法制早日完善。同时,我们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改进禁毒业务培训,全面提高禁毒民警的综合素质和战斗力,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禁毒队伍。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