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十日谈 清初天津诗坛点将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6日07:56 天津青年报 | ||
名家十日谈清初天津诗坛点将录“春鸿戏海”道张霔-缪志明 上文我们已经谈到,自张霖于康熙前期在津广开馆舍,延接南北及本土骚人墨客,天津始出现第一次的诗坛勃兴。而在这次诗坛勃兴中,张霖之弟张霔,可谓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骨干作用。 张霔,字念艺,号帆史,一号笨仙,又号笨山,别号秋水道人。年十六即已擅诗名,曾以廪贡生官内阁中书,但后因屡试不第,乃绝意仕进,日与契好相盘桓,在津专事诗歌创作。作为一个“门业甲三津”的张氏家族成员,张霔表现出一种迥异常人的闲适之风。他从不参加家族产业经营,亦不视其兄所构阿阁曲廊为美,而另于三岔河口筑一简朴之屋,曰帆斋,穆然读书其中。时人陈子岁羽曾曰:“笨山萧散恬泊,如山间林下人。”这是对其性格的绝佳说明。 正是这样一位在世俗人眼里被视为异类的张霔,在天津历史上第一个诗人群体的形成中,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亲和作用。当时,寄寓于张氏私家园林内宾客们多数觞咏酬唱活动:都是由他参与组织的;而天津本土的一些擅诗者,如龙震、梁洪、黄谦等,亦都颇喜聚拢于他的身边。仅请他为其诗集作序的诗人,便多达20余家。这样,在康熙中期的天津诗坛上,张霔俨然成了一位中心人物。 张霔之所以能赢得诗友的广泛喜爱与敬重,此固然与其“笃于交情”的心性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在诗歌创作上确实取得了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他创作勤奋,于艺术精益求精;又在理论上主张转益多师,反对规唐界宋,因此,人们读他的诗,往往为其特殊的艺术趣味所折服。如其《葛沽绝句》云:“十里香云未放红,携樽晚酌小桥东。蛙声绝似催花鼓,乱响桃源万树中。”又《海畔村耕》云:“淡淡烟开海气晴,平畴新绿有人耕。老牛回顾休鞭策,也恋桃花不肯行。”前诗的“催花鼓”之拟和后诗的“休鞭策”之告,都极具想像力而不同凡俗地传达作者对桃花的真切之爱。陈子岁羽曾评曰:“(霔)诗似李青莲(白),天马行空,不可羁络。”梅成栋则评曰“笨山诗如风鹄摩天,春鸿戏海,自成一家。”高凌雯亦评曰:“霔天才豪迈,诗笔飘忽清拔,不染尘氛。”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其高卓诗艺的由衷推崇。 张霔生前曾将其万首诗作亦石匣贮之,拟年过五十后再自行删定,不虞却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遽然化去,年仅46岁。死后诗稿散佚,如今存世的,只是其中极小一部分。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