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街上一对吹笛的盲人夫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6日08:33 哈尔滨日报 | ||
2003年5月,一对盲人夫妇携手走进哈尔滨市红十字会,首开哈市盲人捐献遗体的先河———“社会给予我们的太多了,我们一家人能有今天,全靠善良的父老乡亲们的关爱。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大家的,只有捐献遗体,来回报社会……”朴实的话语,令在场的工作人员潸然泪下…… 找到这对盲人夫妇,记者竟意外地发现:这对盲人夫妇对哈尔滨市的市民来说,再熟 走近盲人夫妇的生活,记者更被一个鲜为人知的爱心故事所感动…… 他们是一对半路夫妻,却患难与共,勇敢地面对人生的坎坎坷坷:夫妇俩街头卖艺的内情是为了供王立敏与前夫的儿子读书、上大学; 他们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却是乐观和幸运的:儿子金榜题名,跨入大学校门;夫妇俩享有政府低保金,被社区妥善安置,生活有了保障,不再卖艺…… 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欢乐……盲女誓死休夫,人生旅途再遇知音。 今年44岁的王立敏,原本拥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1980年结婚后,夫妻恩爱有加,儿子聪明可爱,生活幸福美满。然而,一切却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儿子7岁那年,一场高烧使王立敏病得一塌糊涂,病情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双目失明,不得不做了眼球摘除手术。骤然失去光明的王立敏对生活绝望了,面对丈夫的悉心照料,她心中充满了愧疚:“决不让自己连累他们,我离开,儿子会生活得好些。”这种要求丈夫怎能同意,于是王立敏整日发疯般地砸碗摔碟、掀翻桌椅,最后竟然以死相逼。“你不离婚,我就去死。”说着便操起一把锋利的尖刀向手腕割去,“你干什么!不要!”手疾眼快的丈夫将刀子夺下,但锋利的刀刃还是在王立敏手腕上划了一道深深的伤口,“别这样,都依你还不行吗……”鲜血涌出的那一刻,丈夫妥协了…… 1988年,离婚后的王立敏独自租住在道外区的一间小屋里,毅然断绝与丈夫和孩子的一切来往。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与来哈市学按摩的盲人朱增清相识,老朱得知立敏刚刚失明不久,同病相怜的他深深地理解立敏此时的心情,更知道她在日常生活上有许多的不便,于是就主动与立敏谈心,帮她干些家务活。久而久之,命运使两颗孤独的心渐渐走到了一起,“让我来照顾你的后半生吧!”憨厚、朴实的朱增清使立敏再次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1993年10月,两人登记结婚,开始了新的生活。 婚后的日子异常拮据,单靠朱增清按摩的收入只勉强够填饱肚子。朱增清懊恼自己没用,忧愁之余拿出笛子吹了起来,“你笛子吹得真好听!”沉醉在悠扬的笛声中,立敏不禁赞叹不已。此后,闲暇之余,两人就在笛声中打发时光,一首首乐曲,把两颗苦闷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再婚后的王立敏一直惦记着儿子与前夫的生活,得知前夫再婚,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后,立敏舒了一口气。前夫遭遇病魔生活困窘,继父街头卖艺供子求学。 1995年2月,立敏的儿子于志海突然找上门来,“妈妈,爸爸有病住院了,阿姨说不让我上学了……”与儿子7年未曾见面的王立敏,摸着瘦骨嶙峋的儿子,失声痛哭……来到医院,朱增清才知道立敏的前夫得的是肺癌,为治病已经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如今还欠医院的医药费,已无力供儿子志海上学了。“你们安心治病吧,不用为孩子操心,志海今后的生活由我们来照顾……”朱增清掷地有声的话语,让立敏的前夫泣不成声。 为了供养孩子读书,1995年3月,朱增清夫妇开始了街头卖艺的生涯:每天换乘84路和1路公交车来到中央大街卖艺———吹笛子。一天站下来就是十多个小时,渴了,不敢喝水,怕上厕所;饿了,吃个馒头,省下钱给孩子;腿脚站僵了、胳膊累麻了都是常有的事,但是朱增清手中的笛子却始终不肯放下片刻…… 一个月下来,他们获得了一笔“不菲”的收入———290元,数着这笔钱时,夫妇二人流出了热泪……将这笔钱塞到儿子于志海的手中时,朱增清解释道:“有个亲属每月都给我邮些钱来,以后这笔钱就作为你的学费……”一次,夫妇俩去医院探望志海的爸爸,这两家人的特殊关系令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感动不已。“你们不是中央大街上吹笛子的盲人吗?我还给过你钱呢。”邻床一位不知情的病人家属揭穿了他们的“老底”。 1996年,因单位不景气,王立敏的前夫下岗了,他边摆地摊边靠吃药维持。朱增清对志海的帮助,令他感激不尽,他经常带孩子上门来帮朱增清夫妇买煤、买菜,干些家务活。逢年过节,两家人更是欢聚一堂。在邻居眼里,志海“与众不同”———有两个爸爸,而且朱增清这个“爸爸”是绝对称职的———每当志海来家里,朱增清总是抢先拉过志海,将他从头到脚摸个遍,和他掰腕子、比力气,看他胖了还是瘦了,长力气了没有……采访时,王立敏拉住记者的手说:“增清的恩情,我这辈子都报答不完,没有他,就没有我和儿子的今天……”听了这话,朱增清有些受宠若惊,“这是我应尽的责任”。 儿子不负众望金榜题名,爱心付出终得回报。 几年来,朱增清靠卖艺供养儿子上学的同时,也饱尝了生活的种种艰辛:一次夫妇俩被车撞出几米远,一连在床上躺了半个多月,而他们却“放走”了肇事者;街头吹笛卖艺,错过了末车时间,夫妇俩一路步行,半夜才回到家;风雨交加的日子,他们一步一个趔趄,满脸的泥水和着泪水往下淌……由于过度劳累、长期吹奏憋涨血管的缘故,2000年,朱增清突发脑溢血病倒了……在医院住院期间,志海和他的生父日夜轮流守护在病床前。一次,志海发现朱增清在偷偷掉眼泪,一问才知道他小便失禁了,朱增清又难过又尴尬。“爸,你别这样,你现在有病才这样的,别担心,我给你把褥单和裤子烤干,保证谁也不会发现……”两个人抱在一起破涕为笑。 出院当天,大夫嘱咐要多休养,少吹笛子,可没多久,朱增清夫妇又重返中央大街。“爸,求您别去了,您病刚好,我不上学了,我挣钱养你们……”“住口!这种没出息的话以后不许你说……” 2001年,病情恶化的亲生父亲带着遗憾撒手人寰,随即继母不知去向,无依无靠的志海只好回到母亲和继父身边。 母亲与继父的精神和行动给了志海无穷的力量,并化作学习的动力。2002年高考,于志海不负众望,考上了哈尔滨师范大学。欣喜之余,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几千元的学费,使一家人陷入了困境。“明天咱们上早市,晚上去夜市,一定得把这笔钱凑足。要不,把咱家的电视卖了……”朱增清夫妇开始起早贪黑地卖艺挣钱,道里区通江街早市、中央大街、道外区夜市……他们每晚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 由于迟迟没来学校报到,于志海的家庭情况被哈尔滨师范大学得知了,校方决定减免他的一半学费,校领导、班主任还特意带着慰问金前来探望这对令人敬佩的盲人夫妇。 签署协议捐献遗体,夫妇以特殊方式回报社会。 虽然朱增清夫妇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深深感到社会给予的关爱———街头卖艺时,许许多多的好心人慷慨解囊;社区牛主任整整跑了3个月时间,于去年初为他们办理了每月400元的最低保障金;被朱增清夫妇称为“嫂子”的邻居已成了他们家的编外“保姆”,家里家外,大事小情,都由她包办…… 采访中,邻居们一次次地抹着眼泪说:“他们俩太不容易了,为了供这个孩子上学,低保金、卖艺挣的钱都给了孩子,他们俩省吃俭用,整天喝粥吃咸菜。大伙儿都知道朱增清爱吃饺子,谁家包饺子都不忘给他们送点儿。” 今年5月,当得知捐献遗体对医学研究有重要的价值时,夫妻二人义无反顾地携手走进红十字会,郑重地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我们没有什么可以回报社会的,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帮助我们,我们捐献遗体,希望能为社会做点儿贡献……” 采访结束时,朱增清以一曲优美的笛声献给记者和邻居们,小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陈英云实习生董琳本报记者苗迎杰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