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现青年人才资源向青年人才资本转变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30日03:39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 ||
近年来,团省委、省青联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根据跨世纪青年人才工程的总体框架,以积极造就优秀青年人才,提高青年整体素质为目标,努力做好青年人才培养、举荐工作,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符合共青团、青联特点的人才资源开发体系。 一是强化思想教育活动,提升青年理想境界、道德素质,解决青年人才创新创造的原动力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实践训练活动,针对不同青年群体,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创 按照省委实现“三个转变”的工作要求,各级团组织、青联组织要积极行动,努力实现青年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要根据实现四川发展新跨越的需要,针对已形成的四川青年人才开发的总体框架,改进不相适应的地方,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的人才资源转变的手段和载体,增强青年人才资源转变工作的活力,提供切实的物质保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青年人才的转变。 首先,要进一步营造鼓励人才成长的环境。通过开展四川十大杰出青年、四川青年科学家奖、四川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奖和四川青年科技创新奖等评选活动,为人才的成长搭建平台,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得到更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同时,创造良好的条件发挥其优势,使他们更好地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要提高人才资源总量,激活人才资源存量。实现人才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离不开人才资源的积累和储备这个基础。对共青团和青年联合会组织而言,积极倡导学习成才风气,广泛开展学习活动,不断提高现有和未来人才资源的质量,增大人才资源总量,是促进人才资源开发的有效举措。要根据时代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设计更多涉及前沿科技发展水平和具有创新意识内容的学习交流活动;推进青年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加强民族地区青年干部培训工作。同时,通过表彰奖励项目对接等各项措施,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鼓励人才合理流动,使更多的人才发挥作用,从而激活人才资源存量,使其转化为人才资本。 三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青年人才工作必须在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方面探索新路,要全面、深入实施“金桥”计划,支持现有人才资源与市场的对接,把人以及依附于人的智力因素,通过有效的配置、科学经营,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产生最大的效益。 四是加大内引外联力度,发挥外来人才资源的作用。共青团、青联组织开展的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各种外事交流、省际交流活动,要服务于人才资源开发中的引智引才工作。一方面,要巩固现有人力资源的队伍建设,减少人才资源的流失,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另一方面,要做好高端人才和技术的引进工作,提高人才资源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邀请海外青年留学人员参与祖国建设、回国创业;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新人才观,在国内广泛开展引智工作。要认真做好对中组部、团中央对赴川挂职博士团成员的服务工作。切实发挥每一位青年人才的作用,为推进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服务四川发展新跨越做出贡献。 链接一 人力资本的观点,最早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T.W.SCHULTZ在其经典著作《论人力资本投资》中提出的。他认为对人的智力和体力进行投资,可以提高劳动力质量,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于是形成了与物质资本和货币资本相区别的人力资本的概念。通常学术界所指的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和管理方法的一种资源总称。而具体人群是企业的管理层和技术创新层的人员。广义的人力资本,应当是整个社会系统中,投入到社会中并能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作用、创造巨大财富的那一部分人。把人作为资源,是对社会生产中人的能动作用的肯定。 链接二 “三个转变”是建立在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的基础上,针对西部内陆和我省的具体实际而提出的重大举措。在这三种类型的转变(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中,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具有十分特殊和重要的地位,不仅由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而且因为它是一切物质形式资源转变的内生性、决定性条件。只有当人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价值得以实现时,物质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作用才有可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团省委书记、省青联主席罗强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