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远离犯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30日09:42 开封日报 | ||
全社会行动起来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本报讯 记者黄晔报道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令人触目惊心,犯罪案件日益增多,年龄越来越小,不仅成为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热点问题,也成为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6月25日 团市委副书记范付中在展览开幕式上说,预防青少年犯罪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事关社会治安的稳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他呼吁全社会行动起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预防青少年犯罪,使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市一位教师看了展览后颇有感触。她说,展览内容丰富、直观、鲜活,体现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怀,她感到学校和教师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责任重大。 一位领着孩子看展览的家长说,看了展览才知道,青少年违法犯罪离我们这么近。家长不注意言传身教,不注意孩子的成长,孩子就有可能走到邪路上去。她的儿子看完展览后问她,在班里抢同学一块橡皮算不算违法犯罪。她说,这就证明孩子受到了教育。她告诉儿子,抢橡皮虽然不是违法犯罪,但也是不对的,小的坏事做多了,就会去干大坏事。 青少年犯罪触目惊心 本报讯 记者王永杰 通讯员赵红报道 鼓楼区检察院担负着我市五区涉及未成年人犯罪一审普通刑事案件的审查起诉工作,2002年,鼓楼区检察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40起,涉及未成年人64人(其中男性57人)。 检察官们在审查起诉这些案件中,心中充满着焦虑。经过调查分析,他们发现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几个特点: 以侵占财物为主要目的。2002年,未成年人盗窃、抢劫、抢夺3类侵占财物型犯罪案件有25起,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总数的62.5%。这类犯罪案件虽然规模还比较小,涉案金额并不高,但是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有增长的趋势,在校学生此类犯罪案件的数量也在增多,令人担忧。 性犯罪案件数量居多。2002年未成年人性犯罪案件有9起(14人),其中两人以上轮奸案件有5起(10人)。一些未成年人精神生活贫乏,在对性和性暴力的好奇心驱使下实施性犯罪活动。 犯罪的未成年人多数中途辍学且没有固定工作。2002年未成年人犯罪中涉案者初中辍学及初中以下学历者有55人,占涉案总人数的86%;无固定职业者有51人,占涉案总人数的80%。这些孩子所受教育层次低,没有固定的工作,父母又对他们缺乏教育和引导,因此他们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结伙作案的倾向性日益突出。2002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结伙作案案件18起,占案件总数的45%。受不良环境的影响,极具模仿性的未成年人拉帮结派,合伙实施犯罪行为。其社会危害程度大,对未成年人的挽救更加困难。 单纯的孩子是如何走上邪路的 未成年人犯罪的个案因素多种多样,但是,家庭、学校、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因素。据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办公室和鼓楼区检察院批捕科的专业人士分析,未成年人犯罪有以下几个主要成因: 家庭环境和父母对子女管教不当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一些单亲家庭中的子女缺乏良好的教育,他们有的父母离异,有的父母一方服刑或死亡,孩子从小心灵受到创伤,在家缺少父爱或母爱,在社会上遭到冷落、歧视;一些家长忙于事业或挣钱,忽视了对子女的管理教育,对子女放任自流,使子女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些家长娇宠袒护子女,使子女养成好吃懒做、惟我独尊、任性自私的习惯。这些孩子在受到挫折或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失去自控走向犯罪。另一些家长对子女管教方法不当,甚至棍棒相加,致使子女特别任性或心理逆反,容易向不良方向发展而走上邪路。 失学、辍学使部分未成年人少了学校的教育和约束,也是导致犯罪的一个原因。这些孩子文化程度低,缺乏对事物的辨别和控制能力,尤其是对法律常识缺乏了解。他们在远离学校的同时,远离了学校对其进行的有效管理和教育。未成年人思维活跃,没有正确的思想引导,兴趣很可能转移到不正当行为和犯罪上去。 不健康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很深的影响。影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暴力、凶杀、色情等内容泛滥,不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打架斗殴、江湖义气、色情淫乐等不健康行为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的人生目标。本报记者 丁琦 “两驾马车”惩治和教育 本报讯 记者黄晔报道 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采取的是预防、教育和惩治相结合的方针和政策,在惩治有严重犯罪行为的青少年同时,对违法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和挽救,“两驾马车”并驾齐驱。 鼓楼区检察院在受理全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在严格执行法律程序的情况下,对一些未成年人情节轻微犯罪案件实行相对不起诉的教育措施。去年6月,两个正上职业高中的男孩由于虚荣心的驱使,想抢个手机来炫耀。两人骑自行车尾随一名妇女来到市14中附近,把这名妇女的手机抢走。两人被公安部门抓获,案件转到鼓楼区检察院批捕科。检察官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两个学生在学校表现不错。经检委会集体慎重研究决定,对这两个学生免予起诉。 但是,对于那些实施危害严重、情节恶劣的恶性犯罪的未成年人,还是要用《刑法》等法律予以惩治。一天晚上,5个未成年人酒后伺机抢劫、强奸,他们来到铁塔公园东城墙上时,发现一男一女两个大学生正在说话。他们先将男大学生打晕,然后数次对女大学生实施轮奸。最后,他们把女大学生拉到铁塔公园湖里“洗罪证”时,被看鱼塘的人发现。民警赶到后抓获了其中一人,后来,其他人相继落网。经检察院起诉后,法院最后对他们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 爱和关心是“良方” 未成年人犯罪有一些主观因素,但更多的是一些客观因素。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正处在形成时期,任何的不良环境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此,一些法律界和教育界人士为此开出“良方”: 学校应尽一切力量挽救“问题孩子”,防止他们辍学而进入社会。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流失生”占80%以上。虽然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已上升到法律高度,但一些学校仍对那些管不住的“问题孩子”予以劝退或开除。这部分未成年人辍学后流入社会,相互影响,共同走上犯罪道路。因此,作为学校,不能将“问题孩子”推出校园,这是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有效途径。 家庭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家庭是未成年人性格、人格培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搞好了,就筑起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不能只在物质上满足孩子,还要与孩子进行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观察孩子的思想言行,看孩子读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如有不良倾向和苗头,应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家长还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沟通、充满爱的家庭氛围。 强化社会监督,加大社会衔接教育的力度。全社会都要重视未成年人的成长,执法部门应经常开展“扫黄打非”活动,净化文化娱乐市场,消除“精神污染源”。人人都应发挥对未成年人的监督作用,发现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都来纠正,以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共同净化社会风气,使孩子们有一个健康成长的洁净环境。本报记者 黄晔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