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为了让吃不再恐惧——写在中国食品安全革命前期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30日17:27 观察与思考

  按理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人们的生活应该更如意了,但令人感到奇怪,实际情况是,人们反倒吃出了担忧、吃出了恐惧……

  一个完善而合理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保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一个能够与国际接轨的,从一开始就能产生合格产品的现代农业的崛起,何等重要!

  ■观察记者 蔡爱国

  在未来几年,中国势必会迎来国际友人的访问大潮。

  将于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夏季奥运会对于中国的意义已经无须赘言。有人计算出,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将在今后几年内拉动中国经济每年增长0.3%。事实上,为了成功举办奥运,仅北京市用于奥运会的投资估计就达2800亿元。打开家门迎贵客,据预测,因为奥运会,来北京的国外游客在2008年将达到高峰,预期数字为463万人次。

  而将于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则是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世博会曾被称为“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有人认为,上海世博影响可能会大于北京奥运会,他们计算出,2010年的世博会参观者将超过7000万人次,成为历次世博之最,其中外国来客也必将达到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量。

  如果预测的这些外国朋友真的如潮般涌来,这不啻是中国发展的一次革命性的机遇,当然也是发展动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它不仅会推动中国的硬件设施建设,软件方面的升级也应该成为其题中之意,其中最为人们期待的一个,就是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正所谓“朋友来了有好酒”,我们中国人一向有好客的传统,有朋自远方来,总愿意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捧出来给人家享用。即使抛开传统再退一万步讲,质量好的商品其可能的利润空间也比次品要大得多。所以,来了几千万的外国友人,我们自然要把合乎国际标准的食物捧出来给人家。食品是维持人生命的必需,提供质量合格的食品是我们最起码要做到的。

  问题在于,如果按照现有的局面,我们能够保证在那时候我们捧出来的都是合格的或者大多数都是合格的吗? 利润与恐惧感

  去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实行封关和限制出口政策,日本也提高了对从我国进口农产品的质量要求,增加了检查批次和范围,其它一些国家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这里固然有部分国家是找借口以保护本国相关产业,我们自己的产品部分存在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其中尤其是非典疫情发生后,一些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又提出新的要求和更加苛刻的条件。警钟已经敲得相当的响了。

  即使不把国际因素放在首要的位置上加以考虑,至少为了国家的富强、全民族的振兴,我们也应该搞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吧。有人不无忧虑地说,照目前的状况,我们的下一代再次成为“东亚病夫”也不是没有可能。这当然是过虑了,但这也给了我们一个理由来进行恰当的思考:如何去做,才能使上面的忧虑永远不会发生。 中国有句老话,叫“民以食为天”。一句话,一句平常的话,如果你突然对它关注起来,一般就意味着,这句话显示了一种非常态,直白地说,是出问题了。本民族关于食品的最近一次记忆,发生在计划经济时期,那是一个市场萧条、食品缺乏的时代,大多数食品都凭票证供应,大小伙子每个月的口粮基本都不够吃,极端时期,还号召过“瓜菜代”,至于对肉食的向往,更是奢侈得一塌糊涂。此时期“食物”的号召力是异乎寻常的。 发展市场经济之后,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食品的数量和种类多了,不是一般的多了,而是太多了。与此相对应的是,相当一部分人开始关注吃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变着花样吃,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爽口、吃得健康。按理说,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前行,人们的生活应该更如意了,但令人感到奇怪,实际情况是,人们反倒吃出了担忧、吃出了恐惧。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担忧和恐惧?

  大棚蔬菜让市场一年四季的样子都非常好看了。但有专家说,大棚菜问题很多。因为塑料大棚温度较高,在这种条件下易发病虫害,要解决问题,目前的方法只有喷农药,因此大棚菜农药残留较多。还不仅仅如此,为了缩短生长周期,种植者往往采用激素,比如920,以促使作物的迅速生长。大棚、农药、激素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但科技进步的不充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胆战心惊。

  科技对现代农业的贡献,还在于转基因食品的出现。如今,在我们并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量的转基因食品已经摆上了餐桌,更有甚者,婴儿吃的奶粉里也掺了转基因原料。尽管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但也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无害,有关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争议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没有定论的东西,有些引领潮流的商人也就敢到处使用了。

  如果这些小动作我们还能够接受的话,另外一部分局面已经发展到我们防不胜防的地步。

  做粉丝要添加吊白块,做酱油要放进毛发水,造大米要涂上矿物油,养甲鱼要喂性激素,养猪要喂瘦肉精。甲鱼自然生长大概要7年时间才能上餐桌;现在用性激素催长,一般7个月就速成进了厨房。而“瘦肉精”学名叫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含有高度兴奋剂和激素的猪饲料,可明显提高猪的瘦肉率,但药物会坚强地残留在动物内脏和肌肉中。这东西只要沾上一点,基本上也就要了半条老命,但使用它的人似乎并不在乎你到底会不会丢命。

  这些情况都是在国内发生的,国外的情况又好到什么地方去呢?

  且不说前一阵在香港闹得不小的某国际集团出品的问题奶粉,疯牛病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70年代英国的羊曾患一种名为“海绵状脑病”的怪病。英国人在处理病羊时,将其骨骼磨成骨粉,添加在牛的配合饲料中,造成“疯牛病”泛滥。而且“疯牛病”不仅在英国牛群中流行,还传播到全球很多国家。疯牛病看起来是牛的病,事实上完全是人为造成的。源头就是1979年撒切尔夫人领导的英国政府取消了对农业经营的严格管制,使得英国农民可以不遵守加工家畜饲料的法规。此后英国政府的消极也加重了疫情。1986年11月就在英国本土发现了“疯牛病”,但一直到1988年7月他们才有相关禁令发布。为一己私利,害了大半个世界。

  这就使我们想到,食品不仅是维系人们生存质量的必需品,同时也是关系人们生活质量的消费品。问题的落点就落在了消费品上。消费品意味着利润,马克思曾经描述过人们对利润的追求:“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这是被实践一再证明的真理,在全天下都是一样的。 思路的困境

  令人稍觉宽慰的是,我国政府已经对食品安全的问题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争取改变目前的状况。

  据新华社2003年6月10日消息,今后我国市场上出售的农产品将贴上标明“身份”的号码。实行身份认证后,消费者如买到不合格农产品,比如一枚坏鸡蛋,就可以根据号码一直查到是哪只老母鸡下的。这是农业部大力推行的农产品档案记录和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的重要内容。尽管它表现了某种立场、某种态度、某种勇气,但这个制度在目前的状况下是否能够落实还是一个谜。

  但从大的方面来看,围绕食品安全所做的努力绝大部分是可圈可点的。此前,农业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计划实施一年多来,已先后创建了无数的无公害蔬菜、果品、茶叶生产基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农场和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形势已是星火燎原。

  卫生部也担任了一定的工作。作为全国食品打假专项斗争的牵头单位,它曾会同其它几个部委,一次又一次下发“红头文件”,进行协调和指导,并依据国家有关食品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了多次大规模的联合执法活动,成果也很显著。

  严格说来,它们的行动还只是部门行为,而在2001年4月,针对食品市场等存在的种种不利因素,国务院发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全国动员令的气势就更加恢弘了。动员令明确:整治的重点就是打击与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有关产品的制假售假的不法行为,同时保持打击的高压态势。与此同时,为加大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被升格为正部级单位。

  大概是因为在食品上出的问题太多了,尽管大多都很零碎,但也能够狠狠地挑动人的神经。虽然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是有人认为,政府没有很好地对食品安全问题做管理与协调,至少可以这样说,政府就没有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食品卫生与安全。比如在农产品管理方面,国家部门职责就不清楚,有的交错,出现了多家部门管事、管理企业,但是一有问题,找不到哪一个部门为主。比如菜篮子工程,有的地方虽说要涉及到九个部门,有的地方说可能还不止涉及到九个部门,部门之间的协作就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针对这个问题,有人建议,国务院成立或授权成立跨部委的全国统一的中国食品安全委员会(或称“中国食品安全局”)来统一组织,协调,管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农业部,卫生部,环保局,质检局,石油化工局,工商局等)全部工作,而在地方上也应该成立类似职权的部门。浙江大学植物保护系朱国念教授向我们介绍说,上海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上海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蔬菜办,这个机构负责市场调查、检验检疫、起草相关规章制度等工作,在上海食品安全方面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但他也提到,其他地方这么做的不多。

  但也有人指出,问题的关键还不仅仅在于缺乏一个统一的主管部门,还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他们认为,我们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性的食品安全方面的法规,大家遇到问题,更多是从相关的法律当中寻找答案,而这种答案往往是零碎不系统的。他们提议,应该强化立法。与食品安全,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办法的立法需加强,包括对现有与食品(含农产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协调,调整,修订及全面清理工作,建立重在防范,以科学为基础的食品安全法律系统。

  且不说这样的建议是否可行,光看他们所依据的一个基本理念:一个完善而合理的国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对保证人民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这看法倒也是有理有据的。

  对于以上提出的几个问题,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是这样来答复的。

  第一,食品安全在我们国家是由卫生部主管,所以不是没有主管部门的,涉及到食品方面的法律就是食品法,所以我们国家也有法,与这个法相关的,还有动物防疫法、植物检疫条例、动植物检疫法,还有商检法。在食品方面涉及到进出口食品的管理条例,还有饲料管理条例,这些构成了我国食品法律安全体系。

  第二,作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几个部门分别承担了各自的职责。它们有不同层次的分工,所以是分工合作,根据相关规定,职责也是界定得比较清楚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每个部门的责任心都很强,有时可能在一个事情的管理上,几个部门都来过问,这样就让大家形成一个错觉,就是没有一个主管单位。

  这样的解释听起来也合情合理,但我们还是应该承认,在中国的农产品安全体系中还是存在不成系统的标准和不完善的操作规范的。建立新标准也不是没有考虑过,但生产者关注的是利益,如果引进新的标准,会既增加成本,也增加难度,而且在市场上也得不到回报,这样自然就会又恢复到原来的生产状态。农民苦,农民穷,就穷人而言,利益会被放大到一个很大的地步,也将成为标准取舍的重要因由,这是目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问题。

  问题归问题,宏观地看,我们中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际上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并正在健康运作,这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关组织和机构,由它们负责具体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同时它们的工作也是有成效的,它已经使社会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媒体的功劳,但试想,如果没有相关机构的支持,媒体的报道深度和广度恐怕都是要打折扣的吧。另外一个方面是体系的运作也推动了食品安全工作的进程。从农业部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出台,从其它一些措施的执行,都可以看出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是有全局性的思路的,是希望有所作为的。尽管这思路还需要足够多的时间来变成现实,但其显现的立场和原则已经足够让我们树立信心了。

  也可能是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下了太多的工夫,尽管成效总是一步一步显现,但就是因为下的工夫太多了,所以使很多人都认为政府下的工夫还不够,特别是在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的时候,更特别是在部分厂商全然不顾他人死活,挖空心思生产劣质食品以谋取暴利,而政府一时又管不过来的时候。大概这些厂商认为,在食品安全方面他们是一点责任也没有的。

  根本的问题在哪里?范围再缩小一点:在食品安全管理上,政府应该担负怎么样的责任?

  全力构建大体系

  换句话说,在食品安全管理的体系中应该给政府定一个什么样的位。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看看食品安全情况比较好的国家——美国是怎么做的。

  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视食品安全的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在美国非常多,既有《食品质量保护法》等综合性法规,也有《联邦肉类检查法》等非常具体的法律。这些法律法规覆盖了所有食品,为食品安全制定了非常具体的标准以及监管程序。法律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这里无须多说。

  在美国,负责食品安全管理的机构有3个: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负责除肉类和家禽产品外美国国内和进口的食品安全以及制订畜产品中兽药残留最高限量法规和标准;美国农业部(USDA),负责肉类和家禽食品安全,并被授权监督执行联邦食用动物产品安全法规;美国国家环境保护机构(EPA),负责饮用水、新的杀虫剂及毒物、垃圾等方面的安全,制订农药、环境化学物的残留限量和有关法规。这些食品检验机构拥有大批专业化的专家,他们承担最关键的工作。还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与销售的企业不存在无证企业。

  欧盟,尽管食品安全问题不断,但其为改变局面而作的努力还是应该肯定的。2002年初,欧盟《通用食品法》生效启用,这是在欧盟历史上首次采用这样的通用食品法,主要功能是在欧盟范围内协调各国已有的要求。该法规定,消费者有权享用安全食品,并有真实准确食品信息的知情权。该食品法不仅打算提供健康保护,而且打算通过预防欺骗行为来保护消费者其它权力,并保证消费者获知准确信息。根据此法设立的欧盟食品安全管理局职责广泛,可覆盖食品生产及供应的所有阶段,从初级生产,动物喂养安全,到食品消费者的供给。

  所以,关于政府的定位,我们设想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政府在食品安全体系中的主要位置和作用。政府是管理,是代表国家来执行立法监督管理,这是政府的位置。为管理的规范,政府必须拥有完整、全面和系统的法律依据。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条文要包括从农场到加工生产,到食品的最终用户,也就是食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

  二是政府管理部门要明确责任和分工。也就是说,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个过程,都应该是政府部门管理的范围,谁来管理,谁管哪一段都要明确。其中特别是应该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来直接处理消费者关于食品安全的投诉,并建立快速反馈系统。

  这样的原则如果落到实处,还需要做哪些具体的工作呢?经过与专家的交流,暂且认为以下工作是必须要做的。

  加紧实施食品质量市场准入制度是首要的。企业作为食品生产的主体,其资格审查是非常重要的。应该将一些不具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企业淘汰,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进名牌战略,引领食品生产企业向着经营规模化、产品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一批大型食品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出现,一方面意味着食品安全生产的可能,另外一方面也意味着一旦出了问题,也有源头可追。要使食品生产企业实现资源的整合,以下措施在理论上应该是行之有效的:(1)规范食品质量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不仅要严格审查食品加工企业的硬件条件,而且还需要考查人员、产品标准等软件条件;(2)推进食品质量安全标志工作,对食品按不同质量水平加贴相应的标志或注明质量等级,严格区分;(3)提高食品质量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完善产品质量公示制度,将企业生产水平的优劣情况透明化;(4)整顿和规范食品流通市场,严厉打击食品制假售假行为。 要使得食品质量壁垒分明,推进食品标准化工作也是必须的。相关部门应该加紧食品标准的修订,使之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链全程监控,有效防止食品污染,在可能的条件下,可以在整个食品产业体系中推行HACCP,ISO9000,ISO14000及有机食品标准认证认可工作。

  有了标准,还应该检查标准的实行情况,为此需要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我国的食品检测体系已经大体上建立了起来,但现有的力量和检测技术还不能够完全满足需要。所以一方面应摸索先进快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并将之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另一方面应加强质检机构建设,优化检测资源配置,形成多层次、多侧面的立体化食品质量监测网络。

  要使得这些建议取得成效,就必须要提供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应该是一个规范、健康的大食品产业体系。 这个大食品产业体系应该包括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工业、食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以及零售业、进出口贸易等。提出这个概念,目的是要我们跳出“农业”、“食品工业”和“流通业”相互分离的传统产业思维模式,促进各行业的相互协调。中国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需求,在今后,它将会成为农业和食品加工的市场导向;而只有农业合理健康的发展,食品工业才有规范和放心的原材料供应,消费市场才有安全规范的产品。

  大食品产业体系中的每一个环节之间的关联都是非常紧密的。只有从大食品产业体系整体出发,进行产业规划、扶持和发展,中国才会逐步形成大农业、大食品、大流通的新格局。

  而在这个新的格局中,应该存在一个食品生产的主体。这个主体必须是有合法身份的,以使管理能够落实。这个主体同时还应该是企业化的、有一定规模的,这样它自己才有能力来对食品质量进行检测。这个主体还要能够涵盖从田头到餐桌的若干或所有环节,以使得食品生产的每一个步骤中的安全监管都能够落到实处。就如我们在上文中所说,它最好是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朱国念教授认为,这还将直接改变目前的农业生产的状况,农业生产将以某种集体制的方式进行企业化的生产,目前的种粮大户、承包大户就是这种生产方式的雏形。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很有效果。

  但依然要警惕一种现象。浙江大学食品系叶兴乾教授告诉我们,在部分地方,由于采用公司+农户的形式,就出现了龙头企业控制利润分配,剥削农民的现象。他认为,这是不该发生的,要是能够成立农民协会,那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了。当然,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讨论范围了。

  直白的说,政府做出的各种努力,都必须要通过这些食品生产主体,从而实现食品安全的最终目标。

  但可以预见,一旦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食品生产体系的改革,食品安全的局面将大不一样,它将导致一次食品安全生产和消费的大革命。

  农改超的火力

  要完成对整个大食品产业体系的重新建构,找一个着力点非常有必要。

  经济学理论认为,任何产业的发展除了需要具备人才、原料、资金及技术等基本要素,以及支援性、关联性产业联动,政府政策引导带动外,最重要的、决定产业后续发展的条件就是消费者需求。消费者需求将决定产业走向,而产业界积极的创新发展和快速成长又会反过来刺激消费者需求的提高,由此形成良性发展循环,产业才会有可持续性的发展空间。

  销售市场对于整个食品生产体系的意义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察觉。上海的有关官员在介绍他们的实践经验时就曾经说过:我们的做法是以龙头管基地,即把市场作为龙头,通过管住流通、把住市场准入关来引导制约生产。

  目前中国的农业、食品工业和流通业等相关产业发展正经历着一场根本性的调整和变革,食品市场由于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密联系而正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也只有准确地掌握消费者需求信息并能做出积极响应和变化的企业才能成为市场上真正的强者。因此农改超具有了不一般的意义。

  农改超正成为最近的亮点。宜人的购物环境,正规渠道的产品,透明的明码标价……生鲜食品超市正以自身的全新形象做详细的阐释:这将是掌握消费者信息的最佳途径,这将是重新构建大食品产业体系的最佳机缘。

  农改超,实质上是对农产品销售渠道的一次改造和提升。实行超市化管理,势必要重新建立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从而从销售终端开始实现食品的放心消费。同时,超市实行的集约化经营,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其规范标准化的运作。农改超后由超市来统一供应市民需要的食品,势必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系数。安全,是消费者目前的最大需求,农改超满足了这一需求。

  说超市安全,与农贸市场相比更有说服力。现行的农贸市场中的经营者由各色人等组成,复杂的购销渠道、复杂的经营方式使得市场管理难度很大。杭州市的200多个农贸市场中很多都存在脏乱差的情况,加上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一度成为媒体报道热点,市民反应非常强烈。这使得政府义无反顾地决定进行改革。2003年2月,杭州市政府公开表示,3年内全市主城区全部完成农改超工程,全面实现老百姓进超市买菜的梦想。

  由于农改超,更有可能发生的是,由于零售终端销售方式的改变,就要求食品生产者必须是注册的,有一定规模的,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生产商。这个生产商可能就会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食品生产集团企业,而生产商的势力范围甚至一直达到最源头的地方:田间生产。设想一下,当田间生产也脱离了目前的分散状态,农民以各种形式聚集起来,在所属企业的生产指导和技术支持下,共同生产出合乎标准的、安全健康的成品或半成品,那是一种何等壮观的场面!农贸市场的问题一定不复存在了吧,农改超改变了广大市民的生活方式,更关键的是,它引起了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

  由于地点、便利性的制约,食品超市目前还没有占据主流,但不要紧,这些都将会解决,世界上那么多的农贸市场也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多的,就那么方便的。按照杭州市贸易局的计划,杭州的农改超就是在农贸市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网点布局与农贸市场的要求并无二致。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有,比如价格垄断。超市经营成本高于农贸市场,如何才能保证食品的价格不涨?很多人认为:如果食品超市都由一两家公司来操作,随着集中采购、集中配送、形成规模效应后,成本自然会降下来,价格也就降下来。

  严格地来看,这样的看法是有问题的,成本的降低并不一定会造成价格的降低,这是一再被证明的事实。如果一个市场出现垄断,按照惯例,垄断者不仅要独吞降低成本所带来的全部好处,而且还会要求更高的垄断利润,此时垄断者只与消费者进行竞争。人总不能不吃饭吧,“菜篮子”的需求弹性小得很,所以可能出现的局面就是:消费者只能任凭垄断者提高价格。政府在这里是应该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在这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作用,但作用的发挥应该建立在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基础上:政府应该是市场公平的仲裁者。而在农改超的过程中,为体现公平,政府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政府应该引导多元主体的市场竞争,防止形成寡头垄断;其次,政府还需要采取必要措施,为竞争者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环境。 当然还有一个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农贸市场吸附了大量劳动力,但“超市化”的进程却直接导致了大量人员的下岗分流。为了生存,很多农贸市场内原有经营者不得不挑起扁担加入到“游击队”中去。这个现象值得好好思考。 总的来说,农改超在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起了一个推动的作用。

  放眼看世界 依此建立食品安全体系,食品有毒无毒恐怕就不成问题了。但杭州商学院食品系主任韩剑众先生认为,食品安全不仅仅包括有毒无毒的问题,它还应该包括食品营养搭配的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老百姓家庭收入的显著提高,人们开始关注起自己的生活质量来了。在食品方面,无毒是首要条件,同时,人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要吃得有营养。对食品的要求上,卫生、营养、味佳、保健、方便等要求也因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职业和不同消费层而产生了不同的需求。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祝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要使得生活越来越好,光关注吃,可能是太局限了。知道它好了,还要知道它为什么变好。大河涨水小河满,我们还是应该放眼看世界,看我们生活着的整个世界。

  建立了大食品产业体系,食品安全就有了根基。而建立大食品产业体系,还应该代表着食品工业的全面发展。 发展食品工业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增长的意义是非常大的。 在正常的情况下,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现代化,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应该会下降,而食品工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将相应上升。可以这样断言:食品工业将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将来,食品产业体系必然会拥有一个庞大的就业队伍。所以,上文中提到的农贸市场人员下岗分流现象是暂时的,相当一部分将可以被吸纳到新的体系中来,而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也将逐步改变他们的生产方式。

  发展食品工业同时也是农民增收、国家富强的重要途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不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方法就是,低价从这些国家进口原材料,加工后再高价出口到这些国家。一般来说,农产品经过加工与制造和未经过加工与制造相比,其附加值可以提高好几倍。新的大食品产业体系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生产,将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对解决我国目前农村的经济困难将具有很大的意义。

  农业与食品工业存在天然的紧密联系,而且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二者关系更加交叉融合在一起。许多国家在管理上把农业和食品工业合在一起,建立政府管理机构,说明农业和食品工业交融与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与历史必然。建立大食品产业体系所催生的这个局面,应该说是与大趋势是相吻合的。

  而建立大食品产业体系,必然会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在上海,有新闻说它将会建立一个集中的禽畜屠宰中心,所有准备进入上海的食用动物都要经过这里的处理,才能拿到进城许可证,这样的做法应该是大食品产业体系中的一环。这样的措施一旦实行,别的不说,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生活垃圾的问题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人们越来越关注生存环境了,这又是一个不谋而合。

  而在浙江,食品安全又有其更具体、更特殊的表现方式。浙江现在是生态省建设试点的省份,也是被国内专家认为最有条件和可能建成生态省的省份。生态省就要发展生态经济,近几年来,特别是浙江省确立打造“绿色浙江”战略以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更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浙江已建成省级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11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204个,面积达14.1万公顷;建成5300多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27.4万公顷,茶叶、罐头、鲜果、粮油等都纷纷被认定为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这些代表着安全与健康的产品以其显著的效益,使生态意识深入山乡渔村,推动了效益农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这些都是切切实实的进步,可以想见,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指日可待,浙江建成生态省大概也就在不久的将来了。等浙江建成了生态省,积累了宝贵经验,全国也就可以推广了吧。食品安全既可以被看成是“绿色浙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可以被看成是推动“绿色浙江”建设的力量源泉。

  当中国成为绿色的中国、生态的中国的时候,我想,我们就不用再为食品安全的问题犯愁了,当然,到时候我们肯定还会有新的烦恼。哀伤啊,忧愁啊,这些东西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几千年中没有绝迹过,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也从来没有绝迹过。

  但至少我们拥有健康的食品,即使成千上万的外国朋友来了,我们也能毫不脸红地把我们的东西捧出来,全然不用担心对方会怀疑它的安全性,这该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特别是我们回忆起某年某月某日我们还曾经为食品有没有毒、能不能吃而发愁的时候。


推荐】【 】【打印】【关闭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东方口语听说速成 2004考研名师授课 司法考试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彩屏手机 香水 笔记本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以一种休闲的方式去享受夫妻生活,心情往往…
非常笑话
爸爸问儿子:如果我和你妈吵架了,你会站在哪一边…
图片
铃声
·[张信哲] 爱如潮水
·[梁咏琪] 胆小鬼
·[陈小春] 没那种命
铃声搜索


专 题 活 动


企业服务
中医治愈甲亢疾病
关爱痛风病患者
专治强直性脊柱炎
关注糖尿病保健康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03级MBA!
   十万大奖抓典型!
   春季旅游江苏行
华美启动"彩光"嫩肤
:全国特价酒店预订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