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洪区里听民声--淮河王家坝泄洪后见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4日23:52 新华网 | ||
新华网合肥7月4日电 (记者葛如江 李柯勇 董峻)“记者同志你放心,政府不会让俺们没饭吃。”阜南县金黄村村民王文生一边搭帐篷一边说。帐篷是从镇里紧急运来的,以取代村民自己盖的塑料布。 7月3日凌晨淮河主干道上的王家坝泄洪后,滔滔洪水淹没了下游蒙洼蓄洪区180多平方公里的良田沃土和民宅庭院。1.9万人紧急转移到地势相对较高的“庄台”上——“庄台” 记者在水势稍微平缓、能够行船的第一时间,赶到了王家坝镇金黄村一个叫郎楼庄台的居民点。这是一个长120米、宽70米的新建庄台,主体工程如水泥路、坡台等已完工,但还没来得及修建住房和打机井,是泄洪区为数较少条件较差的临时居住点。全村上千口人,除了在郎楼庄台的120多口人以外,其余村民都转移到“保险庄台”——也就是有机井、有砖房的庄台上了。令人欣慰的是,在转移过程中,没有人员伤亡。 63岁的王文生,由于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只有老伴、儿媳妇和几个孙子孙女在家,转移财产时着实让他们忙活了半天。除了一些对这个家庭来说算贵重物品的东西,如五斗柜、桌子等家具,以及几口袋粮食外,其它东西还没来得及转移。 “缺啥?主要是缺吃的。”王文生说。记者看到,王文生家转移出来的面粉,只够再吃一天的。但他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心。“泄洪嘛,政府肯定要靠群众,群众也要靠政府。不靠政府,这些帐篷是谁运来的?现在没吃的,主要是新打下来的粮食来不及磨面。干部们已经在想办法了。” 正在帮助村民搭建帐篷的村支书郎康说,由于水来得紧,县上给镇里下拨的面粉还没来得及运到。此外,烧火做饭的柴薪煤炭也快用完了。解决粮食和燃料的问题,正是让镇上派到这里的驻村干部戎卫最忧心如焚的事。昨晚趟水过来的戎卫说:“现在这水不大不小——大了运输船只才好进来,小了的话居民自己也能运一些。刚刚运来的这些帐篷,有不少就是村民划着小筏子运过来的。吃饭烧火的事,县里正在想办法,肯定会在断顿前把物资送过来。” 金黄村由于地处淮河低洼地带,十年九涝,经济基础薄弱,村民生活并不富裕,受灾返贫的情况,在这里并不少见。至今村里还有一半左右的房屋是土房或单砖房,一遇洪水内涝,这些房屋势必重新修建。据郎康估算,这次王家坝分洪给金黄村带来的经济损失,大概在100万元左右,主要是水毁农作物、民房以及其它一些生产生活资料。73岁的郎保绩这辈子经历了四次蓄洪,房子盖了十几回。对今年这次开闸放水,他觉得“不算什么”。“老百姓顾大局是应当的,何况发洪水是天灾,没办法的事,想得通。”郎保绩说。 在王家坝镇自由村一组,记者正赶上趟水回来收拾东西的张宏杰老两口。这时,洪水已经快漫到脚边了。“家里还有些东西,想回来看看。心疼啊,刚投进去的种子化肥全泡汤咧。” 事实上,国家在2000年出台了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对灾民的水毁农作物、牲畜、经济林和住房等进行补偿。汛期到来前,当地政府已经让各村统计了居民的农作物和生产生活资料,灾后还将再进行一次失损情况调查以确定补偿多少。 谈话间,恰好在外地打工的女儿给父亲打来电话询问情况。老张说:“闺女放心,你爹妈有政府管着哩,没啥问题。”(完)(来源:新华网)
笑翻天:难以抵挡的开心风暴 享受酷翻天开心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