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轨道交通4号线事故抢险救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08日10:20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 ||
江水涨多高,我们的围堰就要筑多 高隧道内江水、流沙涌入,官兵们二话不说跳入齐腰深的江水,把每只近百斤重的沙包一一垒起,阻挡肆虐水流;江堤裂缝处发生管涌险情,机械设备一时难以到位,官兵们就用肩扛背驮,在防汛墙外、江水之中筑起了一道74米长、5米宽的“U”型围堰,并且经受住了几次高潮位的考验。仅7月1日19时50分至2日16时,短短20多个小时,武警官兵装填搬运 武警部队的抢险指挥中心就设在堤岸上,一张方桌,几把折椅,距离黄浦江水仅有四五米。“江水涨到多高,我们的围堰就要筑到多高。为了让抢险决策更及时、更有效,指挥员必须离抢险一线近些,更近些!”现场总指挥、武警上海总队总队长辛举德大声说。由于连日通宵督战,这位50多岁的少将已经累得喉咙沙哑。 鏖战100多个小时,隧道里筑起8堵钢墙 与此同时,另一场抢险战斗在水下打响。上海建工集团与上海隧道股份公司的近千名员工,在险情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出现在抢险战场上。根据指挥部的指令,实施隧道内封堵抢险施工。在能见度不到10米的隧道内,用肩膀,用推车,员工们将近4000吨25公斤一袋的水泥,筑成4道10米长、5.5米宽、5米高的梯形水泥堤坝;随后,他们又在直径5.5米的隧道口,凿开隧道内壁,挖出钢筋,再用直径28毫米的螺纹钢与之焊接,绑扎钢筋之后,“编织”出一个格栅状骨架。四周加上模具,便开始浇注与隧道管片强度一致的水泥,同时加入“早强剂”使水泥尽快凝固,再用粗重的槽钢给封堵墙加上“保险杠”。经过100多个小时的鏖战,近2公里长的轨道交通4号线上下行越江隧道,就筑起8堵钢筋混凝土墙,形成四道坚固的防线,抢险人员又实行了灌水回输,以恢复隧道内外的压力平衡,控制了地底流沙涌入地铁隧道,防止了地面继续沉降。 确保“上海信息库”安全 事故现场附近的临江花园大楼,是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办公地,楼内的资料,涉及全市劳动者、退休人员和外来从业人员的养老金发放数据、参保人员的缴费数据、失业、医保等重要数据;在这里办公的上海市购房者个人所得税税基抵扣结算处,更储存着市民收入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重要档案。一旦丢失或损坏,势必损害所有市民的个人利益。当时,情况十分危急,指挥部果断决策,紧急转移有关资料和设备。接到命令后,抢险工作人员迅速上阵,忙而不乱,及时完成了资料的转移任务,确保了这个“上海信息库”的安全。 综合新华社消息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