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老支书倒在淮河大堤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6日16:34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抗洪抢险,老骥伏枥,为国家忘我牺牲;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人民鞠躬尽瘁”。

  昨天上午,凤阳县枣巷乡张湾村的村民们在送别累倒在淮河大堤上的老支书张太昌时,饱含泪水和爱意,给老支书献上了这副挽联。

  张太昌,一位生长在淮河岸边行洪区内的淮河之子,为百姓脱贫致富而呕心沥血,在
淮河大汛威胁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际,他义无返顾地挺身而出,率精壮汉子上堤抢险,指挥全村千余名老弱病残者星夜撤离家园。没有白昼与黑夜,在生命的年轮画出第63个圈时,他倒下了。

  解读这位乡村老支书的人生档案,我们不只是感动。

  扶送乡亲挥泪别家园

  凤阳县枣巷乡张湾村南面紧靠淮河大堤,北面为行洪区花园湖阻隔,这里曾是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据当地人称,“说凤阳道凤阳,十年倒有九年荒”就是当年张湾村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势低洼,淮河水大就要行洪,而平常年份,只要雨水稍大,就会形成内涝。很难混口饱饭吃,是这里的村民并不遥远的记忆!

  张太昌就是在这块土地上干了近3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

  7月5日晚,张湾村接到了凤阳县县长马占文签发的“第7号命令”,命令中指出:花园湖行洪区内在低洼地区的群众要立即按转移安置预案全部转移至安置点,在7月8日上午8时前必须完成转移!同时严令,在未接到省防指下达行洪命令前,要继续加大淮堤严防死守力度确保堤防安全,万无一失。

  张湾村290多户人家的住房,都是沿着淮堤坝外侧而建,该村的1300米大堤全是沙堤,在今年的洪峰面前危险系数更大。

  寻常年份,张湾村的村民在汛期时会端着饭碗爬上淮堤坐看滔滔淮河水。看惯了淮河水潮涨潮落的村民们,并没有意识到今年汛情非同往年,他们家的屋顶随时可能看不到。他们不愿意搬迁,舍不得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舍不下长势喜人的大豆,大家宁愿留下来与大堤共存亡,严防死守。

  大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张太昌当夜将村两委会成员作了分工,由他带头组织张湾村群众转移,先将村里老、弱、病、残、幼撤出张湾村,规定好撤退路线,另将村里精壮的劳力组织上淮堤严防死守。张太昌接连两天两夜,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宣传,他的嗓子全哑了,最后只好靠手势比划。

  自从他上了堤坝后,老伴朱宗兰就未等到他回过家。那些天的夜里,朱宗兰说常听到他那熟悉的咳嗽声音,可左等右等也不见他回家。当医生的小儿子听父亲的声音哑得说不出话了,夜里顺着那熟悉的咳嗽声追去,将一袋药塞进父亲的口袋里,还未说上话,父亲就消失在夜色里了,这袋药直到他去世后,还装在上衣口袋里。

  谁也记不清张太昌在这两个昼夜里跑了多少路,访了多少人家,残疾”五保”老人石文生记得最清楚的是张太昌先后到他屋里跑了5趟,动员他先撤离转移,最后一趟是扶他上车,还将席子折好放到车上,车子开出好远,还看到他在招手,只是说不出声音。

  7月8日早晨8时,最后一批村民撤离张湾村,目睹长长的人群扶老携幼、推着车、牵着牛羊,渐渐远离家园时,许多留守下来的精壮汉子都看到早已说不出话来的张太昌默立在堤坝的高处,一任泪水流过苍老的脸面。

  张太昌清楚村中所有的老、弱、病、残、幼全部撤离了村庄,可是他却不知道老伴与小孙子是什么时候走的。朱宗兰说,他那些天只跟自己说过一句话:“我把小孙子交给你了,你走到哪里都要把他带着!”朱宗兰说:“他把小孙子交给我,把自己交给大堤了!”

  献出生命堵住淮堤裂缝

  7月8日早晨,张太昌含泪送走最后一批撤离群众后,未松一口气,他又上了淮堤,与守堤村民一起运土、装包、打桩,还带着留守的村民们巡堤。老天像是被什么给戳穿了似的,雨水如注地倾倒下来。雨水中连日来没有睡过觉的张太昌不时跌倒在大堤上,村民们劝他年纪大了,又有高血压,大堤有我们,让他先回家睡上一觉再来。张太昌连连摆手,被劝急了,他扯起嗓子喊出:“你们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我能睡得着吗?”

  上午10时,走在淮堤内侧的张太昌大吃一惊,大堤出现了裂缝,长达120米。张太昌立即向指挥部报告,紧急组织突击队员上坝抢险。在这紧急关头,张湾村留守的年满18岁的男女全都拥上淮堤大坝,运土、码袋,张太昌率先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与年轻人搭伴打木桩。在他的带领下,出现了父子、夫妻齐上阵的场面,风雨中张湾村的200多号男女吼叫着、狂奔着,栽进水里的不知是人还是麻袋,跌倒在泥水里的也分不清是男是女。当年曾与张太昌一起率村民勇战1991年大洪水的另一名老村支书薛茂莆老人,也赶来加入抢险,他看到张太昌在拖运麻袋时,一连跌倒好几跤,最后索性艰难地在大堤上爬行,便冲过去问:“老伙计,你还受得住啊?”身高只有1.6米、体重不到50公斤的张太昌此时像头发怒的雄狮般地吼叫:“还行,今天咱就是豁上这条老命也要堵住这条裂缝!”

  3个多小时过去了,长达120米的淮堤大裂缝终于被成功地堵住了,张太昌却爬不上岸了,最后还是两个精壮的小伙子从水中将他架上堤坝。极度疲惫的他在堤坝上坐着站不起来,这时听到乡里下午5时要召开紧急防汛会议,张太昌招招手让身边的人扶他站起来,他还冲围过来的村民们笑笑,有人知道他从昨晚到现在也没吃东西,便递过来一块面饼,他啃了一口,让别人扶他上了车去乡里参加会议。

  风雨里,谁也没有想到张太昌从此永别了他魂牵梦绕的淮河大堤,还有他的父老乡亲!

  凤阳县枣巷乡党委副书记巨在芳谈到张太昌生命的最后时刻唏嘘不已:

  7月8日下午5时,乡里召开防汛紧急会议,部署下一步的防汛工作。当时张太昌坐在会议室的最后一排,听着听着他载倒了,自己当时一把扶住他问:“你怎么啦?”扶他躺在沙发上,忙叫来医生给他吊水,一会儿他的右腿失去知觉。乡里立即叫救护车送往县医院,连夜手术抢救。医生在手术前剪开张太昌泥巴裹着湿水的衣服、剪开他脚上的胶鞋时,发现他的一双脚被洪水泡得没有半点血色,医生掉下了泪水,说:“这哪是血肉之躯,没有钢铁般毅力的人,是没有办法撑到现在才倒下的!”

  张太昌在手术室抢救时,他当医生的小儿子赶来从父亲的湿衣服里掏出了一袋还没有来得及吃的药,还有半块没有吃完的面饼……

  7月10日下午1时,虽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终因劳累过度引发脑溢血的张太昌永远地合上了眼睛!

  张太昌不幸去世的消息传到张湾村的淮河大堤上时,许多守卫着淮堤的硬汉都失声痛哭,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张书记是累死的呀!”那些被他动员转移到安全地点的村民们也垂泪致哀,他们不相信这么一个成年累月精神十足的大好人,咋会这样就走了呢?他从年轻时候就梦想要把张湾村建成真正的“花园”般的家园,带着大伙儿过上好日子,如今壮志未酬身先死,怎不叫人伤心?他的小孙子张辉听到爷爷去世的不幸消息后,哭成个泪人似的,他固执地认为,“我爷爷太累了,他是睡着了,让他多睡一会儿就好了!”

  在抢救张太昌的过程中,滁州市委书记汪国才、凤阳县委书记许国等领导派专人到医院看望。

  张太昌永远地走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百姓众口在争相传扬他的许多“梦想”与故事?

  棵棵杨树讲述动人故事

  今年63岁的张太昌自小喝淮河水长大,也饱尝了淮河洪水泛滥带来的许多忧伤。他十几岁初中毕业后随父亲治理淮河时,就是当地有名的“小愚公”。1975年他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发誓要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1984年他第一次任张湾村党支部书记,此后曾三次离开这个岗位,又四次重新回到这个岗位上来。

  当地群众广为流传一个这样的故事:1991年那场罕见的大洪水后,张湾村内涝非常严重。

  洪水过后,很多地方不仅庄稼被淹颗粒无收,就连高过屋顶的许多大树也被淹死了。一直主张“要致富多栽树”“树林是农家人的绿色银行”的张太昌心痛得不得了,到第二年春上,他惊喜地发现村里原先栽下的泡桐、槐树、楝树都被洪水淹死了,只有杨树枯树逢春风又绿满枝头了。他找到林业专家分析,说杨树适宜在张湾村这样的沙土上生长,而且这种树不怕洪水淹,只要洪水不淹没树头,来年一准照活不误。张太昌像是发现了宝似的,到处采购来杨树苗,动员村民栽植杨树,起早摸黑地干了三年,现如今,在张湾村境内,凡是有路的地方肯定杨树成行,凡是有空地处必然杨树成林,杨树林真像张太昌预言的那样,成了张湾村民的“绿色银行”,该村进行农电改造时,先后对成材的杨树林进行了两次间伐,共卖得10万元钱。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故事。

  张湾村境内看不到一处河滩或水面有芦苇丛,然而,这里却是全国有名的芦席、芦扎加工基地,东北一带农家用来屯粮的芦扎多半是从这里购买的。听起来像是神话,而这个神话正是张太昌率领村两委班子在市场经济潮水中摸索出的一条让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道儿。真是被洪水淹怕了,往年只要一发洪水,庄稼一淹,张湾村的百姓当年都几乎没有农活可做,坐等闲着干着急。张太昌曾经管理过渡口,淮河这条天然的水运黄金通道,咋不靠水吃水呢?他想出一个办法,用船从浙江、江苏水乡运来芦苇,然后组织村民加工成芦席卖,开始很多人不相信农村还能做什么生意,再说即使做出来了有谁来买呢?张太昌执着地动员人家做,也让自己的儿女做,他四处宣传张湾村有芦席卖。这样渐渐地打开了销路,外销一畅,进货自然就多,现在连上海崇明岛上的芦苇也逆流而上靠上张湾村的“码头”呢。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里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人做芦席编织,一般人手一天下来赚个十几二十块钱不成问题,村民有的靠此项收入盖起了楼房呢。张太昌扶持了许多家里劳力不强的村民做这项生意,村民郭茂林想扩大家庭芦编业,资金一直筹措不齐,张太昌就以个人的名义从信用社为他贷款5000元,帮助他发展。他家的电话,成了村里通往全国各地的“芦席销售热线”,他为此倒贴了不少电话费,仍然乐此不疲。令村民们无比感伤的是,在张太昌的努力下,村里签下了一份很大的芦席生产订单,然而他却没有等到交货的那一天!

  贫寒小屋昭示清贫本色

  凤阳县张湾村的百姓说,在张太昌的人生字典里找不到“我”字来,他在村支书的岗位上先后干了近二十年,中间几度换别的行业干,可是当党组织与群众需要他时,他没有半点迟疑,挺身而出,立志要将自己延续了几十年的梦想,变成现实,这个“梦”无非就是要将张湾村建成真正的花园般的乡村,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一向依从他的儿女们在去年春上,与他认认真真“干了一仗”,起因是年已62岁的张太昌又要第四次出任张湾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4月,张湾村党支部改选,当地组织按照“两推一选”进行这项工作,结果张太昌又以最高票当选为村支书。儿女们认为他累了大半辈子,应该歇歇了,安享晚年生活。可是张太昌认为既然乡亲们与党员这么看得起我,那我就是豁上这条老命也要让张湾村变个好样啊!

  说得轻巧,他上任后,经过一年的工作,使得村里工作重新又跃居全乡的第一,化解了许多问题。村里一户刘姓人家的孩子动大手术,家徒四壁,他挨家挨户募捐爱心款,使得这个病人得以手术。这个病人的母亲找到记者,哭得泪人似的说:“张书记救了我的儿子,可是他这样的好人却走了呀!”

  张湾村的农户从当初的吃不饱肚子,到如今有一半以上的人家盖起了新楼房,可是,张太昌却依然住在几十年前的两间小草屋里。今年初,他的六个儿女实在看不下去,每人相约出500元,共凑了3000元钱,在村西头给他盖了两小间砖瓦房。他与老伴朱宗兰5月初刚搬进去,张太昌高兴得不得了,他对老伴说:“你跟我这么多年,总算住上新房子了。”张太昌在经济上算得上是个“赤贫者”,像他这样的“村支书”,在农村算是个“定工干部”,每年的工资是1800元,一个月才150元。就是这么点钱,往往还不能够及时发放,只是打个白纸条子。张太昌去世后,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他的儿女手里就有这样的“白纸条子”,曾想索要看看到底这位老支书还有多少钱没有拿时,孝顺的儿女们都不愿拿出来,他们平平淡淡地说:“父亲生前不是为钱而当村支书的,他如今走了,我们不愿就此事给组织上增加任何麻烦。”

  清贫自是清贫者的座右铭。张太昌,这个在自己身上找不出任何“富”字的共产党员,却能从他身边找出群体富裕的景象,他以一身正气与热血心肠,换得了周围百姓的富裕。

  淮河水仍在潮起潮落,在这个汛期里,张太昌以他的生命捍卫老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也铸就了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本色!本报星级记者何显玉通讯员支德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订阅新浪新闻冲浪 足不出户随时了解最新新闻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Palm 瘦身 移动存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除了要对自己的身体有自信外,应积极给予伴侣赞美…
非常笑话
一女人向邻居告状:你儿子骂我是老母猪。邻居…
图片
铃声
·[梁咏琪] 许愿
·[张 宇] 走样
·[张信哲] 过火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银色魅力香水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易趣买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关注两性健康
    营造情爱意境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