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可不可以申报世界遗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7日09:23 外滩画报 | ||
外滩是建筑艺术不是政治符号 外滩作为东方大都市最辉煌的一部分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特殊的政治、宗教、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际遇,西方文化的输入和上海本地以及中国的不同地域文化相互之间的并存、冲撞、排斥、认同、适应、移植、追求与转化,使上海糅合 外滩 “申遗”引发争议 2003年2月,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文学》社社长赵丽宏在上海市十届政协一次会议上提交议案,建议外滩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之后,有关人士便撰文评论此举是“自揭伤疤”,“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甚至还有人认为外滩“申遗”是弘扬殖民文化;撇开政治,也有人认为外滩建筑群只是西洋建筑在中国的简单复制、不能代表民族文化的精粹;当然,更多的人认为外滩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上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广胸怀,实为海派文化的典范。 一时间众说纷纭,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 现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在对外滩“申遗”进行可行性调研。 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部分建筑、历史方面的专家,他们对《外滩画报》表述了对外滩建筑群“申遗”的最新看法。 外滩是建筑艺术 不是政治符号 外滩建筑群作为近现代东方大都市最辉煌的一部分,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外滩建筑群尽管带有殖民色彩,但从建筑艺术上看是一种人类文化。建议外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从保护人类文化角度出发的,而并不带任何政治色彩。 赵丽宏(《上海文学》社社长,作家) 建筑是时代文化的综合体现,外滩建筑群尽管带有殖民色彩,但是从建筑艺术上看的确是精品,是一种人类文化。虽然它们大多是外国人设计的,但却是中国人用灵巧的手一砖一石地建造起来的。我以为,外滩的建筑群,是同一时期全世界范围内最成功最出色的建筑,它们凝结了那个时代人类的智慧和才华,这点应该没有疑义。这样融合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同时于一地的情况国内外罕见。而我们把它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是从整个人类文化的角度出发的,并不带任何政治色彩。 薛理勇(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上海史专家) 从外滩建筑本身的角度来看,是西方建筑为主体。这些建筑在其母国是很普遍的,其建筑质量和规模自然无法与西方相提并论。但形式多样的建筑形态在上海的某一相对集中的区域出现,并形成一定的规模,则成了一种崭新的艺术,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是非同小可的,并且受到了西方各国建筑学家的极力推崇。我们完全可以不必理会那些片面的、带有极端政治倾向的观点。 郑时龄(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 建筑是文化领域中最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因素,整体而又集中地体现了民族传统、地域特性、时代精神和社会的价值取向,建筑所反映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无可比拟的。而与现代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上海近代建筑,则综合反映了上海的近代社会和城市的演变历程。 在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外滩建造了一大批富有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建筑,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建筑型制和建筑空间,聚集了上海作为东方大都市最辉煌的一部分,从新古典主义、哥特复兴式、折衷主义到盛行欧美的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派建筑等,各种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数量之多、种类之繁杂、规模之宏大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外滩建筑群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之无愧的。 外滩建筑群应得到 更好的保护 从现在外滩整个地区的建筑风貌来看,外滩建筑群的轮廓线和内部结构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像这个全世界都罕见的壮观的滨水建筑群应该有更好的保护。如果要顺利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现在的外滩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赵丽宏:北京的建筑反映了明清的历史,而上海外滩建筑群则是体现近代文明的典范,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艺术、审美的纪念碑。这一个世纪以来,外滩都在接受着时间、自然环境的考验,同时也在承受人文环境变化的消磨,但这些建筑的魅力一直没有消退。 如今在外滩的周遭和内部正在经受着种种变故,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不时闪现。如外滩后面的联谊大厦、文汇报大厦等一些和外滩整体建筑形态不符的建筑,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外滩整体的美感。 我提出外滩申请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初衷,就是希望社会各界重视对外滩的保护,下决心、花代价,切切实实的将这类优秀的历史文化保护起来,恢复其原有的风貌,恢复一些建筑原有的功能,使其散发出更为迷人的历史人文气息。 郑时龄:上海优秀近代建筑是一种全景式的万国建筑博览会,像一部百科全书,又像一幅历史的长卷画。在近百年的建筑运动中,上海几乎囊括了世界各个时期的各种建筑风格,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世界建筑史。 从现在外滩整个地区的建筑风貌来看,外滩建筑群的轮廓线和内部结构受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像这个全世界都罕见的壮观的滨水建筑群应该有更好的保护。如果要顺利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现在的外滩是有很大的难度的。 外滩建筑群的保护需要文物管理部门经过科学考证,采取更广泛的保护措施,拆除一些不协调的建筑,将各种建筑分成不同的文物保护等级,区别对待,确定其不同的使用功能,重现外滩建筑风貌的原汁原味。 恢复外滩原貌需审慎考量 外滩究竟是用来开发成现代、近代新建筑,还是恢复原貌,都应该由有关部门进行广泛的调研,统筹规划,理性考虑;不能盲目行动,否则难免出现巨大的浪费。 葛剑雄 (复旦大学教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 外滩建筑群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它的保护应该日常性地进行,而不在于其是否申报了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如果决定申报,就要在考虑和世界历史文化遗产标准靠拢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一定的改建,包括对各建筑外部、内部和周围风貌的统一,这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很有可能,外滩的不少建筑将改变其现有的功能,这将是很大的变化,也是很不容易的。 外滩究竟是用来开发成现代、近代新建筑,还是恢复原貌,都应该由有关部门进行广泛的调研,统筹规划,理性考虑;不能盲目行动,否则难免出现巨大的浪费。 薛理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由于商业大潮的冲击,外滩的建筑受到过一定程度的破坏。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外滩范围内的人文景观的提升。 外滩不能因为申遗而凝固成为博物馆,要让它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继续保持活力。 当然,由于当时科技发展的局限,不可能要求外滩建筑具有智能化的现代用途。到底是改造建筑的使用功能还是恢复原貌,有关部门应该进行审慎的考虑。 ■资料 外滩建筑群 外滩,位于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南北全长4公里,是上海的重要象征。北起外白渡桥,南抵金陵东路,是外滩建筑群的精华所在。 在这段1.5公里长的外滩西侧,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这些大厦虽然出自不同建筑师之手,风格迥异,但是建筑格调统一,建筑轮廓协调,在黄浦江西岸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天际线,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盛名。外滩记者 张嫣/报道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