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吉尼斯之访谈 34天高空生存今天开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7日09:23 沈阳今报 | ||
高空生存34天,倒走钢丝绳,创造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新疆青年赛买提·艾散今日将在南湖公园的“南湖之夏艺术节”开幕式开始为期34天的高空生存。昨天,记者独家专访了赛买提·艾散。 达瓦孜的大家族 穿了一件T恤和牛仔裤的赛买提正在与组委会的工作人员一起检查第二天表演用的钢丝绳,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很热情地带着记者找到随团的翻译。他能听懂汉语,但是说起来还是很生硬,因此需要由翻译与外界沟通。他用生硬的汉语说:“我今年20岁,已经走了13年的钢丝绳了,从七岁开始练习,九岁 达瓦孜,在维吾尔族语里是“走大绳”的意思,是维吾尔族一项传统的竞技表演和娱乐节目,与杂技和歌舞容纳在一起,在达瓦孜家族已经流传了430多年。这种表演难度比较大,用三根铁竿支起一根大麻绳,最高处达28米。目前中国有20多人从事达瓦孜艺术,都在新疆达瓦孜家族。赛买提·艾散,新疆达瓦孜的第七代传人,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从事达瓦孜的表演,后来嫂子也开始从事。从去年开始,赛买提走钢丝,相对达瓦孜来说走钢丝的难度会小一点,但高度和长度则大了许多。 七岁时,在一次当地的表演中,所有的票都已经卖光,领导和观众都已经坐到了台下。可是姐姐不小心扭了脚而无法正常表演,看着有些失望的观众,赛买提走到了钢丝上,并成功地完成了表演,这一举动让父亲和兄长们甚是惊讶。原来,喜爱达瓦孜的小赛买提早已从家人那里偷学到了达瓦孜的技巧。从那之后,父亲发现了他的天赋,开始教他达瓦孜,并且让他学会了很多高难度的动作。从一米高的麻绳慢慢地升高,赛买提9岁时,他第一次走上了28米高的达瓦孜。为此,父亲和嫂子特意为他而成立了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团,并开始在国内各大城市表演。 十几年走遍全中国 中国内地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等地,都留下了达瓦孜家族的身影。2002年8月7日,穿越新疆铁门关的挑战中,钢丝长度947米,离地面高200多米,斜坡度是25度,地形很复杂。就在那次挑战中,嫂子失误掉了下去,离开了他们,也离开了达瓦孜。为了完全嫂子未完成的心愿,在处理完嫂子的后事后,8月31日,塞买提毅然开始了穿越铁门关的挑战并成功了。 2002年5月,为了鼓励姐姐走过新疆昆仑山,他在长1680米,高400多米的钢丝绳上试走了三遍,从那以后他便有想法要创造一个新的世界记录。在2002年9月16日的跨越北京长城的挑战中,经纪人杨东文也看到了他的才能,于是开始筹划到沈阳申报吉尼斯世界记录。为期34天的高空生存,从筹划起便受到了沈阳人民的热情欢迎。 筹划一年缘系沈阳 从今天开始的34天里,塞买提便将处于一种相对隔离的状态,白天跟大家见面,在钢丝绳上做表演,晚上在上面的小屋里休息。他与地面的联系将通过一部进行。他的吃和住都会在小屋中进行,届时将有专人为其运送食物并且把生活垃圾运到外面。 在这次表演中,塞买提认为难度最大的动作是头顶倒立。由于从小就开始练习达瓦孜的头顶倒立,头顶的头发已经磨掉。而另一项挑战则是倒走,倒走钢丝与正走相比难度很大,因为表演者看不到身后的钢丝绳,因此除了要有熟练的脚法外,还要有灵敏的感觉。 塞买提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沈阳了。1996年,他随团来沈阳参加北陵公园的“中国民族风情艺术节”,那一次他对沈阳的印象很好。而这次他来到沈阳已经6个月了,也适应了这里的气候和生活。 高空生活34天是来沈阳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是心理上能接受的一个界限,现在他的身体也已经能够适应沈阳的气候。在这34天中,在钢丝上行走并不是一个问题,而承受不了的则是担心晚上没有盖被子而着凉感冒,因为以前大部分时间都是父母或是姐姐、嫂子随团照顾他。这次全团一共有七个人来到沈阳,不久姐姐也会来到沈阳为他加油。 达瓦孜是一生的事业 塞买提说他平时喜欢拳击、杂技表演、驾车越野,但是由于每天被达瓦孜占去了大部分时间,许多爱好只是藏在心里,能真正实现的还是很少。 从小时候起,每天放学后都会进行六个小时的训练,父亲对他的训练并不苛刻,从来没有逼过他,反倒是他自己主动的训练经常超出了父亲所要求的程度,家人常劝他不要那么拼命地练习。 在训练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可是塞买提却认为在平时走路还经常能摔交呢,因此他从来没有放弃过达瓦孜的热爱和坚持。他认为达瓦孜不仅是一项民间体育项目,也是达瓦孜家族的一种荣耀。虽然现在走钢丝还不是奥运项目,但是达瓦孜家族很想靠自己的实力使之变成奥运项目,因此他们就必须做出更多的努力和牺牲来完成这个梦。 在他心中,走钢丝有平衡和公正的意思,稍微一不平衡人就会掉下去,因此人就要跟走钢丝一样需要心的公正。爷爷和祖辈们到70多岁时还在表演,他也会将达瓦孜当成自己一生的事业。 今天,是塞买提挑战的第一天,今报祝愿这位年轻的勇士成功的实现达瓦孜的梦想! 《19岁青年献血留遗书》接续报道 新闻回顾 7月15日,本报一版作了《19岁青年献血留遗书》的报道,丹东青年林乐家在沈阳市中心血站的流动献血车上献了200毫升血并留下一封遗书,然后消失在沈阳街头,本报紧急呼吁寻找轻生青年林乐家;昨日,本报一版报道了《林东家,沈城终于抱住他》,经50多个小时的寻找,沈阳好心人终于将留下第二封遗书的林乐家找到。昨日,沈城朱剪炉派出所的倪洪林教导员,将林乐家和他的姥爷送上了开往丹东的列车 。林东家表示,谢谢沈阳人民的真诚和关心,自己会珍惜生命。记者 王 慧/文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