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之日慈母病逝 女学生难圆父母遗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8日10:00 武汉晚报 | ||
编者按 本报昨日刊登《江诗信喜泪落下愁未解》,今日又推出一个感人至深的求学故事。新洲阳逻妇女余金玉苦撑三年供女儿陈娟娟读高中,在女儿高考当天,离开了人世。陈娟娟以522分的成绩报考了武汉理工大学。上大学已不成问题,学费却成了她进入大学校园的门槛。 7月16日下午4时,没有眼泪,陈娟娟默默地在父母新坟前磕了8个响头:“你们的心愿已经完成,剩下的路我会独自走好!”19岁的少女喃喃自语,多年的磨难早已让她坚强。 陈娟娟出生于新洲区阳逻镇武湖乡三河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她上小学五年级时,父亲因病去世。临终前,拉着妻子余金玉的手说,“我没有别的话,只希望你能好好抚养娟娟和毕红(陈娟娟的哥哥),让娟娟继续读书”。 10岁的娟娟过早地成熟起来:她发愤读书,成绩总排在全班前两位;她从不要求买新衣,身上总是亲戚邻居接济或哥哥穿小的旧衣服。 1999年,由于过度劳累,余金玉病倒了,检查结果是胃溃疡。 2001年夏天,余金玉的病情恶化了,再也不能正常行走,只有拄着捡来的两根木棍才能挪动。 为了凑齐娟娟的学费,余金玉将住了十多年的房子卖了,在阳逻街上开始了三年拾荒的生活。每天早上,阳逻街的人们总可以看到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妇人,左手挎着麻布袋,右手挎着破烂的竹篮,在街上艰难的“走”着。知情的人敬佩她,常常自发的将零钱放在她的篮子里,还有的好心人则把好吃的东西递到她的手里。 然而,余金玉总是将好吃的东西收起来,带去给女儿吃。从阳逻街到新洲三中来回有十五里路,她硬是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学校。 娟娟临考前,余金玉对女儿说,“好好考试,考完了我去接你。”然而7日下午,正当娟娟在考场上认真答题时,余金玉却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为了不影响娟娟高考,亲人隐瞒了这个噩耗。6月9日,当娟娟满怀高考结束的喜悦回到家时,迎接她的只是母亲的遗像…… 6月30日上午9点,当陈娟娟从班主任刘华昌手里接过“陈娟娟522分”的分数条时,她一路小跑来到坟地,“扑通”一声跪在父母的坟头前,久久没有起来…… 送走了母亲,在一位好心人的介绍下,陈娟娟现在在邻村一家酒楼里打工,每月工资200元。 (记者 顿爱华 周洋 实习生 朱利辉)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