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水怪”:真事还是炒作?(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18日11:29 新华网 | ||||
据报道,6月29日下午在神农架,有人在树林茂密的天门垭南路看见一个“身高1.65米左右、浑身长满灰白色长毛且直立行走的人形动物”。7月11日上午在长白山天池,吉林、甘肃林业官员一行多人目击20余头不明种类的大型动物在天池水面游动。 这些报道随即遭到质疑。有人认为是误判。更有人尖锐地抨击:什么“野人”、“怪兽”,不过是当地在旅游季节到来时推出的例行的“促销概念”而已。 在世界范围内,“野人”、“水怪”现象都属于未解之谜。我们该怎样用科学、客观、实事求是而又不失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它呢? 据报道,7月11日,多达20头怪兽出现在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吉林长白山天池,在国内外再一次掀起“天池怪兽热”。 此次目击长白山天池不明动物的吉林省林业厅副厅长张鲁风写道: 2003年7月11日上午6时左右,我与尚静敏陪同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张生贤等一行8人,登上天池西岸。太阳从厚厚的灰白色的云层中把它的光芒照射到平静如镜的天池及周围的群峰上。水面周围的山峰倒影清晰可见。结束了连日阴雨,阳光初照,美丽如画的天池景观显得格外宁静与壮观。 9时10分,我们在天池东北方向山顶刻有邓小平题词的石碑处往前走。正当我在为相机换胶卷的时候,听到长白山保护局局长丁之慧大声地说,天池中有个“白点”,而且在活动。等我装完胶卷,这个“白点”已沉入水中。张生贤、尚静敏及甘肃其他三位客人都看到了这个活动的“白点”。 我挎着相机,带着稍许的遗憾继续沿坡向东北走去。当我回眸天池水面时,发现在西侧山峰倒影边缘处,有一个白色的“圆点”在活动。我立即招呼其他同志一起观看,大家确定无疑。这个白色的“圆点”沿着倒影边缘左右游动,不时形成隐约可见的一串“人”字形波纹。 正当大家在观看与议论的时候,大约在9时20分,又发现东侧白头峰的倒影北边,有一个“黑点”向南在游动,迅即又增加了二个。几乎与此同时,在天池中央的水面上,又有一个白色的“圆点”出现,并激起向周围散开的波纹。 大家特别兴奋,不断变换着位置,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共同的结论是,确实有不明动物在天池水面上游动。 9点40分左右,正当大家一边观察一边议论之时,忽然发现在靠近天池北侧的水面上,出现了许多呈“圆圈”形、“一”字形、串“人”字形的波纹,大约有20处左右,相互之间距离很近。这是在看到的5处中距离我们最近的一处。三只照相机的快门同时按动,望远镜在几位手中轮流使用。由于距离太远(大约有2-3公里),用肉眼只能看到活动的“白点”、“黑点”以及水波纹的形状,即使是用望远镜也仍然无法看得更清。据说当年张健横渡天池时,站在岸上的人如果不用望远镜,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10时04分离开了天池。当时,天池水面上这些动物的活动依然没有停止。 与我同时观察的人员是:吉林省林业厅助理巡视员尚静敏、长白山保护局局长丁之慧、吉林省绿化办干部付艳民;甘肃省林业厅副厅长张生贤、甘肃省林业厅三北局局长刘从、计财处副处长蒲芬(女)、计财处干部陈真。 对于天池“怪兽”之说,多年来我一直持怀疑态度,也因此出言谨慎。一是从一般常识讲,天池水面每年有半年多的时间被冰雪覆盖,水中动物生存面临极大困难。二是1997年我曾与中科院院士汪松先生交谈过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在此后将长白山博物馆的“怪兽厅”改名为“怪兽传说厅”。但由于今天的所见所闻,我认为,天池中是否有“怪兽”可以暂且不论,但确有较大型动物在活动。尽管现在还不清楚是何种动物,但对于它们今天的出现,我确信无疑。 7月12至13日,天池一带天气晴好。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又安排专人进行观察,但没有发现动物活动的信息。(来源:北京日报)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