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莱尔访华:欲扩大英国在华商机 寻求中国支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1日09:23 东方网-文汇报 | ||
布莱尔及夫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 英国首相布莱尔于20日晚10时30分从汉城飞抵北京,开始对中国为期三天的访问。由于国内国防部武器核查专家凯利卷入伊拉克情报风波割腕自杀,使得这一时隔5年后的访华有些沉重。本版发表一组专家访谈,对布莱尔首相的内政外交处境予以分析和展望。 出访在多事之秋 卢宝康(《文汇报》国际部主任):虽然伊拉克战争结束有一段时间,但国际局势似乎仍不平静。伊拉克的形势还远未稳定,非洲又在上演利比里亚反政府军和政府的对抗,朝鲜的核问题似乎在逐步升温,欧洲和美国的关系还在寒冬之中,美国和英国国内又在闹“铀门”或者说“情报门”事件。在这么多事件背景中,布莱尔此次周游列国非同寻常。 陈玉刚(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是的。布莱尔这次访华,本应在4月份,但由于伊拉克战争在3月20日爆发,应英方的要求,访问推迟。而另一方面,领导人可以利用出访的机会,做一些事先不一定安排好的事情,譬如一定程度上布莱尔可以摆脱国内对情报事件的调查,如果没有这次凯利之死的话,至少他在美国得到的荣耀可以为他在国内挣点政绩分。 凯利之死加重国内危机 陈志瑞(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欧洲研究》杂志主编):布莱尔确实比较注重国际事务,为此有一阵子还受到英国国内舆论的批评,说他整天忙于穿梭外交,忽略了国内的一些大事,譬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陈玉刚:确实,布莱尔在国内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这种压力先是来自党内对布莱尔伊拉克政策的不满,很多本党议员,甚至内阁成员都不认同布莱尔在没有取得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就和美国一道对伊动武的做法。现在第二大压力又来了,那就是所谓的“铀门”事件,即为了给对伊动武寻找借口而编造情报。尤其是国防部武器专家戴维·凯利17日非正常死亡,英国媒体把矛头直接指向政府,认为凯利成了替罪羊。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次国内政治危机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成为布莱尔政治生命的一个转折点。这点和当初撒切尔夫人被逼宫有点像,既有党内一部分数量不少的议员的不满,又有内阁成员辞职或威胁辞职。两人在危机爆发前都是如日中天,而事情发生后两人都面临着党内地位、威信和权威的挑战,甚至是信任的危机。 “第三条道路”的主张 卢宝康:由布莱尔的对外政策我们可以想到他提倡的“第三条道路”。其实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为什么主张“第三条道路”的布莱尔和被新保守主义盘踞着的布什政府在对外政策上能够如此接近。 陈志瑞:布莱尔1997年5月大选获胜后,就把实现英国的“现代化”作为施政纲领和口号。他说的“现代化”包括四个方面,也可以说是“四个现代化”吧:充分适应新的全球市场经济;现代化的福利国家;机构现代化,使它更接近人民;明确英国在外部世界中的特性和作用。什么叫“明确英国在外部世界中的特性和作用”,说到底就是要维护英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甚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 陈玉刚:“第三条道路”在克林顿主政美国,若斯潘担任法国总理期间,加上德国施罗德和瑞典的佩尔松当政时,几乎是红透了天。在对外政策上,“第三条道路”和美国现政府奉行的“新保守主义”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在布莱尔这次访问美国,在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的演讲中就可以看出,譬如他主张“人权高于主权”,西方国家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有权力进行干预等。 英国是美国的跟班吗? 卢宝康:英美在对外政策上的接近一方面反映了双方对外政策理念上的一些相近立场,同时也可以说是反映了英美特殊关系。自从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以来,英国几乎在所有重大国际问题立场上都和美国保持了一致。尤其是这次对伊战争,英国给人的感觉几乎就是美国的随从跟班,布莱尔就是布什政策的营销者。 陈玉刚:英国的主要目的很清楚,强调并突出英美关系就是要借重美国的超强力量来提升和巩固英国的国际地位,发挥“超出自身实力的影响”。 关于英美特殊关系,我看有这么几点是可以指出来的:第一,无可否认,这里有盎格鲁-撒克逊的一些共同文化历史背景,也有英美两国相同的国家利益;第二,英美两国也不是在所有重大国际问题上都保持了一致,譬如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上,英国的立场就和当时的欧共体各国保持了一致。到现在为止在如何执行中东和平路线图,实现巴以和解上,双方还有很大分歧;第三,英国人自己并不认为他们就是美国的跟班,他们认为自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国的政策。 远一点可追溯到丘吉尔当年的铁幕演说,丘吉尔1946年在密苏里的富尔敦发表演说,敦促美国不要放弃欧洲,要抵御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再近一点,也可说到撒切尔夫人在里根总统上台后,敦促里根要对苏联的新一轮扩张强硬点,实行新遏制战略。最近,当然就可说到布莱尔,他这次17日在美国的演说中,有两句话和前面几位的思想如出一辙,一是历史赋予美国伟大的责任,美国应该担当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二是呼吁、敦促美国不要放弃欧洲。包括在这次伊拉克战争中,许多人指出,如果没有布莱尔坚持要一个联合国的动武决议,美国可能早就撒手单干了。 最后,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大英帝国毕竟存在了那么多年,它对如何治理世界有自己的一些理念。而美国相对来说还很年轻,因此前面说的那些给人的感觉有点像老臣辅佐新主的味道。而从英国自己的理念来看,它似乎对群龙无首的世界秩序非常恐惧,因此在这次演说中,布莱尔表露了两点非常重要的世界秩序观念:一是美国是当今世界当仁不让的霸主、领袖,美国应该有这种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他在别的场合也曾明确说,当今的世界就是美国领导下的单极世界,其他各国应该承认美国的领导地位;二是同时呼吁欧洲千万不能抱“制衡”美国的观念,这种观念是非常要命的,他警告欧洲不要出现反美主义。正是这些观点赢得了美国的广泛赞赏,据说布莱尔在美国国会的演说赢得了31次热烈的掌声,议员们19次站起来欢呼,而鼓掌鼓得最响的是共和党人。 英国和美国的距离 陈志瑞:我也认为,英国对美国也不是事事跟风,唯美国“马首是瞻”,在许多问题上,英国都和美国保持距离,甚至不回避矛盾和冲突。对美国在环境(拒绝签订京都议定书)、贸易(对进口钢材征收高额关税、增加对农产品的补贴)以及巴以和平进程问题上的政策立场,英国都表示不能苟同。就在近几周里,布莱尔还断然拒绝了布什和沙龙提出的忽视并孤立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的要求。许多人都因这次伊拉克战争而认为欧洲陷入了严重的分裂之中。其实,在重视国际社会和国际制度这一点上,英国和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法、德并没有分歧,只是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能否动武这一点上,双方最后分了手。但是欧洲的一体化并不会因此而停滞甚至倒退,欧洲的一体化历来就是在分裂中前进的。前不久欧盟就通过了一个针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共同战略,这就可证明这一点。也就是说,欧盟在事后的补救上还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枢纽外交”看欧洲 卢宝康:所以,可以说美欧关系虽然没到竞争对抗关系,但分歧矛盾显然比以往多多了,也大多了。美国政府任命基辛格调查美欧关系,欧盟也曾召集一批欧美学者和社会知名人士给欧美关系进行诊断,这些都说明双方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当然,这种分化也不会走得太远,因为双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融合毕竟已相当深,因为欧盟的力量也没大到可以和美国抗衡的程度,特别是在军事力量上,还因为英国会在其中起桥梁的作用,据报道,布莱尔此次访美的任务之一,就是看双方是否有可能就获得一个新的联合国决议达成共识,以使法德等国可以派兵参与伊拉克的维和工作,以使欧盟可以出钱参与伊拉克的重建。虽然英国在伊拉克的军力比美国少得多,但花费却不少,据英国《卫报》报道,为维持11000名士兵英国每月需花费1.5亿英镑。 陈志瑞:布莱尔提出了“枢纽外交”说,把英国定位为欧美之间的桥梁和枢纽。英国无论经济、政治都已经不可能游离在欧洲之外,英国只有依托欧盟才能在欧洲和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维系英美特殊关系也需要英国在欧洲成为一个中心角色,以便在英美之间发挥联系和沟通作用,增加英国对美国说话和做事的分量。不过,英国既要维系英美特殊关系,又要摆正自身在欧洲的地位,这就好像脚踏两只船,不容易掌握平衡,搞不好就可能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美国给予的殊荣 陈玉刚:这次布莱尔访美,虽然在美国总共停留的时间很短,只有7个小时,但要做的事情还不少。起初的安排中有接受美国颁予的金质勋章一项,但布莱尔自己认为不合适。到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这是一个殊荣,英国战后迄今为止他是第四个,前面三个是丘吉尔、艾特利、撒切尔夫人。另一个任务是要谈被关押在关塔那摩的两个英国公民受审问题,英国希望能引渡回本国审理。英国舆论甚至把这看作是美国是否给布莱尔在伊拉克战争中大力支持以回报的高度来看。 在中国扩大商机 卢宝康:相比之下,布莱尔的中国之行似乎会轻松很多。 陈玉刚:是的。从已经透露的一些信息来看,他的中国之行重点有两个:一是为英国政府做公共宣传,特别是参与“创意英国”的宣传活动,二是看看能否为英国在中国扩大商机。在北京他要去主持清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的启用仪式,看看中英两国在环保问题上能否有合作,在上海他要在中英企业家论坛上发表演讲。从政治上看,根据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透露,双方领导人也会就朝鲜问题、伊拉克问题交换看法。在伊拉克问题上,双方肯定也是要谈到的,特别是如果想要获得联合国的某种形式的决议,没有中国的理解或支持是难以想像的。当然,还有一点也是大家都认识到的,这也可以算是布莱尔结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认识之旅。不过,由于国内出了凯利之死事件,相信他内心并不会轻松。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