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看到王志、沈冰的背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4日07:28 新华网 | ||
(来源:人民网) “质疑是谈话类节目能达到的终极目标,我有我的底线,就是你别生气走了。”这是央视深度访谈栏目《面对面》制片人兼主持人王志说的话。非典期间央视《面对面》栏目一连串成功的报道,使得王志在一夜之间人气急升,“王志憨厚相貌下隐藏的犀利的追问、步步紧逼的质疑给众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青年报》7月17日) 以“不把你气走”为访谈的“底线”,我们看到了主持人的“底气”。这种底气的形成,当然是与个人自身的素质紧密相关的,但是,“底气”的背后是什么? 一个月前,《南方周末》在6月19日刊发《看王志、沈冰访谈节目有感》的公民评论说,“从王志、沈冰这些年轻的主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新一代电视工作者那种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和职业风采。他们不仅知识丰富、目光犀利、反应灵敏、语言机智,而且具有极强的公众意识。从他们的言谈举止可以明了,电视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已不再代表个人或所在的媒体说话,而是在为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而工作着。所以,在面对相当一级官员提出相当分量的问题时,他们毋须犹豫、胆怯。” 众所周知,让王志颇受好评的节目是他访谈北京代市长王岐山,让沈冰颇受好评的节目是她访谈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作为年轻主持人杰出代表的王志、沈冰,都是我喜欢的,我们现在需要思考的是:王志、沈冰的“背后”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看到的是“中央电视台”。假如王志和沈冰谋职的是一个省级、市级电视台,他们会是一种什么底气、什么姿态、什么结果呢?不好说。 然后我们要看到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这些年来,央视的最著名的栏目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都是新闻评论部打造的,加上现在的《面对面》。如果不是经过新闻评论部的历练或者熏陶,访谈、制作出来的节目会是什么模样呢?也不好说。 ——其实,看到这几点,还是很表面的,那么更潜在、更深藏的东西在哪里呢?王志近日参加北京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举办的研讨会,当众“奉献”了他的主持真经,比如提问不事先设计,而是一种随机状态;比如最重要的是有“交流感”;比如还原真实也很重要等等。但其中核心的核心是“要‘平视’采访对象”,这一点报道说得很简略:“平视不应该是记者的眼光,应该是观众的眼光。当你面对强者的时候,你要给他压下去,当你面对弱者的时候要给他扶一下”——王志如是说。正是这种“平视采访对象”的新闻采访理念,使王志访谈北京代市长、沈冰访谈杭州市委书记的节目有了成功的灵魂。那么,在这里,我们必须看到,打造“平视采访对象”理念的,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团队的行为;不是一时的行为,而是长期积累、沉淀、提升的过程。 同样是央视金牌主持人的白岩松,2001年6月3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曾作过一次演讲,谈的是“电视文化”,其中详细谈到了《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开播以来如何建立“平视”理念的情况。他说:“我先说电视这八年吧,带来的一些变化和优秀的东西。电视这八年的第一点,就是开始建立了一种平视的理念。过去记者似乎是一个墙头草,顺风倒,见着高官就仰视,见到百姓就俯视。那么从‘东方时空’开始,大家慢慢学会了平视。”白岩松说到《东方时空》开播不久,《东方之子》这个组内部是从两个细节开始建设的:一个是去掉形容词,一个是不许叫对方为老师。比如一个人身高一米八三,就说他身高一米八三,不说“伟岸的身躯、神采奕奕地走到我们的面前”。(见《在文学馆听讲座》一书第3辑)我们知道,央视的《东方时空》栏目开办于1993年5月1日,至今已跨越10个年头,一个名牌栏目打造了10年,始终不懈地坚持“平视理念”,那么,到了2003年5月王志和沈冰对高官的访谈,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否则倒是要说我们的电视进步太慢了。 在大型电视记录片《邓小平》中,我们见到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对邓小平采访的镜头,那就是“平视”的经典。法拉奇采访的时间是1980年8月,相比之下,我们开始培养平视的理念已经落后了多年。法拉奇的许多问题也是比较尖锐的,其实任何“尖锐”都是“平视”的结果。“平视”指的是目光和态度,而这样的目光和态度正是内心的反应。就一个主持人来说,“平视”源于内心的平等意识;就一个节目来说,“平视”源于一个新闻团队的平等理念。 笔者也在媒体从业,我们报社有一批“禁用语”,其中有的是为了禁止突出记者形象的,比如“记者火速赶到现场”就是其中一个禁用语。这也是一个培养平等意识的“细节”,但仅有细节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仅有一两个王志沈冰、一两个栏目、一两个媒体是不够的一样。(网友:徐迅雷 作者系杭州《都市快报》编辑主任)(来源:人民网)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