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踏访京西地下大峡谷(图)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10:53 北京日报
实习记者 侯健美 本报记者 李砚洪 张军
  近来有媒体报道,京郊新发现一个“地下大峡谷”。为一探究竟,本报记者上周驱车前往房山区十渡镇王老铺村,对这个地下峡谷进行了实地勘察,并采访了有关地质专家。

  据介绍,这个地下大峡谷其实并非新发现,而是为配合十渡申报“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在对十渡地区开展自然景观资源调查时,将它纳入了考察范围。

  王老铺地下大峡谷是由地下河流侵蚀、溶蚀而形成,长约700米,最高处达90米,一般高度在30—50米之间,最宽处25米,有四个十分宽阔的“大厅”,其规模和地形特点在全国都是罕见的。地质学家称它是北京地区绝无仅有的宝贵自然遗迹资源,在科研、科普、旅游探险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1 距离十渡镇有20公里路程

  7月22日上午,当记者一行赶到十渡镇镇政府的时候,在那里巧遇了前来办事的王老铺村村支书穆希清。今年40岁的穆希清高高的个子,黝黑的面庞,话不多,有山里人特有的质朴。老穆打小就长在王老铺,正是记者探访地下大峡谷最好的向导。据说山路特别难走,于是记者只好换乘穆希清驾驶的一辆农用车。马达轰鸣,山路崎岖,王老铺地下大峡谷在前方深山中。

  王老铺村是十渡镇最偏远的一个行政村。从镇政府到村子有20公里的路程,其中15公里是崎岖不平的山路。窄窄的盘山路上铺着大大小小的石块,穆希清的农用车在山路上“倔强”地上下颠簸、左右摇晃。

  这辆被当地人称作“三蹦子”的农用车有个驾驶室,老者和女士优先,被“礼让”进了驾驶室,年轻的男士只能爬上了后斗。险路上几乎看不到别的车辆,只有“三蹦子”孤独地在盘山路上“突突突”地爬行,站在后斗上的记者除了目视前方,偶尔敢瞥一眼山路下的“深渊”,所能做的就是死死抓住车上的栏杆不放。

  层峦叠嶂,满目苍翠,远山近树的美丽景致吸引着记者的视线,让人感觉稍稍放松。穆希清倒是安之若素,不时地给坐在驾驶室里的记者指点山坡上已经挂果的花椒树、柿子树、核桃树、山楂树……

  穿过三个隧洞,颠簸15公里,用了一个多小时。正午时分,记者一行终于到达王老铺村。穆希清介绍说,村里有90多户人家,200多口人,散落在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记者望见一户养鸡人家,穆希清介绍说,这是从城里来的退了休的老两口,半年前来到村里闲居。刚来的时候,老太太很胖,还要吸氧。现在因为天天爬山,她已经瘦了十来公斤,吸氧的设备也闲置不用了,因为这深山密林就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穆希清把车停在路边,隔着好远就喊:“赶快烙饼,摊鸡蛋,来客人了,一会儿我们回来吃!”不用问,是吩咐媳妇呢。然后,他就直接带着大家前往地下大峡谷。这时,穆希清11岁的小儿子也跟了上来,蹦蹦跳跳,很快就跑到了我们的前头。

  2 “三清洞”曾有老道隐居

  穆希清的家距离地下大峡谷有1公里多的山路。称之为“山路”,实在是很勉强,因为那里只有“山”,而没有“路”,人基本上就是在山坡上挪步子。沾着水珠的蒿草没过膝盖,“咩咩”的羊叫声、“汪汪”的狗吠声、“咯咯”的鸡鸣声,还有盘旋在身边的蝴蝶和不知名的飞虫,感觉还挺诗意,也就让人忘了脚下的艰难。感觉上山洞离得很近,但走这段“路”还是花了20多分钟的时间。

  到了洞口,顿觉凉气逼人,刚才走出的一身大汗开始慢慢消退。这时记者才尴尬地发现,临行匆忙,竟然忘记了携带手电筒。穆希清说:“那可不行,没有手电筒什么都看不到。”老穆11岁的小儿子自告奋勇回家取手电,穆希清冲着他的背影大声喊:“把电池都带过来!”

  等候的一会儿,倒是给记者留出了更多的时间在洞口逗留观察。沿着十几阶已经看不出原貌的“石阶”爬上几乎是直立的坡,就是地下大峡谷的入口了。入口处是一个用青石块搭建的拱形洞门,约高两米,宽一米半。石门大概是就地取材,在最初的洞口改建而成。穆希清说,据村里的老人讲,这里原来还有一个红色的木门,后来被侵华日军给烧毁了。在洞口右边的青苔石壁上,我们发现了一处高约30厘米、长约50厘米的石牌,上刻文字。一名记者颤巍巍地站上一摞石头,将这些石刻文字读了出来:

  三清洞碑。山环水抱,创来千古之奇观;虎踞龙盘,足备一时之赏玩。白云低,红日近,自古常昭;悦鸟性,空人心,于斯为盛。诚所谓三宝之地、万法之门也。余孟至林入道于房山县瓦井村承恩观,游于此地,红尘远隔,忽生隐心。于是村中相首,鉴余诚心好道,情愿将此地及前后左右坡地卖于余孟至林,以供饮食,作价纹银二十两正,屡年交十度里(?)钱粮金钱100文。如有争论……(此处文字难以辨认)坐落房山县王老铺村东北延福石塘洞,上下土木一并相连,东至大庵分水岭为界,西至河沟,南至水流沟为界,北至小东沟分水岭为界。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初三日,立字人穆永福、穆和兴,中说人师玉秀,书字人杨润、郭祥魁……(以下文字难以辨认。文中标点为记者所加。)

  穆希清介绍说,听老辈人讲曾有一名道士在洞中隐居,看来,所传非虚。从石刻文字看,这道士似乎叫孟至林,原在房山瓦井村承恩观出家,后来此地隐居,花20两银子把这个洞连同“前后左右坡地”都买了下来,时在光绪二十六年春。

  从洞口往洞里看,里头薄雾缭绕,还听得到嘀嗒嘀嗒的水声。

  这时,穆希清的小儿子满头大汗拿来了一个大号手电筒,并用塑料袋装了几节干电池和两个手电灯泡。有了手电,大家终于可以进洞了。

  3 洞中没有水,岩石造型千奇百怪

  入洞十数步,只见洞口正面靠左边的洞壁上有一个粗制的“佛龛”,里面已经没有佛像。穆希清说,佛像在文革期间被毁坏了。

  再走数十步,能见到一个石头堆起的平台,大约有3平方米,穆希清说这个是火炕,是那个老道睡觉的地方。在手电筒的照射下,记者的确能看到炕底下有灼烧所留的黑色痕迹。转过一个弯,还能看到一个简易的“茅厕”,这是老道方便的地方。

  峡谷的通道呈上窄下宽的三角形,记者估算,洞中最高的地方能达到50-60米。两侧的岩壁上,从顶到底都可以看到由于河流的侧蚀和涡流作用形成的千奇百怪的岩石造型,它们有的如龛穴、贝窝,有的如成片的灵芝林,有的形似多宝木鬲,也有的在微弱的手电光的映照下,显得像一些人造景观里常见到的妖魔鬼怪造型,还真有点瘆人。

  洞里气温比较低,但是空气并不潮湿,峡谷中除少数地方可以见到由飞溅的水珠形成的小型石花丛外,基本不见化学沉积形成的石笋、石钟乳等景观,更没有见到水。洞的左边,地面与洞壁之间有一条宽约20厘米的小沟,看着像水沟,料想当年是有水的,穆希清说,这沟是天然形成的,没人来这挖东西。记者这才意识到,刚才在洞门口听到的滴水声,不过是洞内外温差造成的冷凝水滴落的声音。

  在经过了一个据说是老道烧香处的地方之后,路忽然变得难走起来,感觉好像是在下山,一路走低。有好几个陡坡要翻过才能往下去,记者不得不手脚并用。穆希清和儿子走在最前边,不时要停下来等记者,看出来这父子俩没少来这里,他们对洞里的每一个地方都很熟悉。拿手电的记者走在穆希清父子后边,不时地前“照”后“顾”,发现路面上有大大小小的碎石,也有很细的沙土,走在上面有脚底打滑的感觉。

  4 一层下面竟然还有一层

  一行人依次走过了四个“大厅”,其中最大的一个几乎可以容纳千人。

  走到第四个“大厅”,也就走到上层峡谷的尽头了,但这是不是就是真的尽头?也有人说,这里其实并不是此洞的尽头,可能是风化等原因造成洞顶塌方堵死了,将来也许会打通此洞,并作进一步探究。

  在最后一个“大厅”的一角,记者见到一个窄窄的洞口。穆希清说,这就是通往下一层峡谷的唯一通路,要依靠绳索才下得去。曾有人下去探查过,说这个洞口下面有一潭泉水,水面有10多平方米,有50多厘米深,过了这个水潭,也有一个和这一层相似的峡谷。不过,下一层到底有多大多长,再往下还有没有其它层,没有人考察过,至今还是个谜题。

  记者一行原路返回,这时是“上山”了。由于六个人共用一只手电筒,无法更多地流连洞里的景致,所以行进的速度还算快,进出总共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虽然洞里十分冷,但是出得洞来,大家都是汗流浃背——“山路”实在难行,付出的体力也大。

  5 传说老道7天7夜没走完全洞

  穆希清介绍说,这个洞存在的年代非常久远,只是过去村里人胆子小,又没有亮儿,还传说里边有什么野兽、大蛇之类的东西,怪神秘的,所以以前很少有人进去。只是故老相传,说清朝末年来了个道士,将此洞定名为“三清洞”,并在洞中隐居至死。

  村里现在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个道士曾在洞中走了7天7夜,也没能走完全洞。道士后来告诉王老铺的村民们,说他曾在洞中见到一条暗河,河上还有石桥……这些传闻是真是假不得而知,道士所言是真是假也无定论。不过,据传那位道士曾经告诉村民,他在“探险”途中为了记路,特意背了半袋子的谷子秸撒在沿途,作为标记。穆希清说??20世纪70年代,多次有军人来考察过这个洞,可能是想做战备之用,他大约八九岁时第一次随考察队进去,的确在洞里看到过一些“秸秆”,但这些“秸秆”一带出洞,就随风化尘了,可想而知,这些“秸秆”在洞里有些年头了。

  穆希清还说,十多年前,有一个人让他出了300元钱,制作过一本关于王老铺“三清洞”的小册子。尽管后来穆希清本人从来没见过那本书的成品,也没有办法再跟那人联系上,但从那以后就有一些外国人翻着一本书来到村子里,询问“三清洞”的所在地。国外游客中有英国人、美国人、俄罗斯人,还有日本人。穆希清自己估算,这些外国人大概前后有近百拨儿了,每拨儿5到20人不等。穆希清说:“要是能有个专门搞探险的来,能把‘三清洞’的情况探个明白,那就好了。”

  6 专家称是地下河流侵蚀溶蚀造成

  从王老铺回来,记者又来到北京市地质研究所,见到了该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工韦京莲和该所负责考察王老铺地下大峡谷的高工董桂芝,她们一起向记者介绍了这个地下峡谷的情况。

  她们说,这是一个由地下河流侵蚀、溶蚀形成的地下峡谷。它的母岩形成于13亿年前,峡谷形成的时间还没有最后确定,但肯定要大大晚于母岩的形成时间。它的形成有三个条件,一是岩石的地质构造,这里的岩石是碳酸岩,容易被水冲蚀和溶化;二是这里曾经有地下暗河,有大量的水;三是有地质构造裂隙,由于地下大峡谷发育在张性裂隙中,所以除流水的侵蚀作用外,尚有裂隙本身的坍塌作用,这也加速了地下大峡谷的形成和发展。

  从地质学的角度看,这个大峡谷发育在中元古界蓟县系铁岭组含燧石条带灰质白云岩中,它是由于地下水沿一条北西走向的宽大的张性裂隙不断侵蚀、溶蚀基岩造成的。从目前地下峡谷的顶部和两壁遗留下的侵蚀、溶蚀痕迹可以知道,初始的地下水由于洞体的不断扩大,逐渐发展为地下河(地下潜流),随着侵蚀基准面不断下降,河流的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也不断加强,最终形成了目前这个罕见的地质景观。但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现在地下峡谷内已没有水了。

  7 地下大峡谷实际并不是新发现

  韦京莲和董桂芝说,这个地下大峡谷实际上并不是新发现的。为了今年8月底、9月初申报“北京十渡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4月份,他们开始对十渡地区进行自然景观资源调查,考察过程中,觉得应该将景观范围扩大一些,就将王老铺地下大峡谷纳入了考察范围。在阶段性考察结束后,因为认为这个地下大峡谷很有价值,所以向媒体作了披露。

  那么,地下大峡谷价值何在?

  韦京莲和董桂芝告诉记者,这个地下大峡谷是地下水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内不断侵蚀、溶蚀基岩形成的,其规模和地形特点在全国都是罕见的。类似的峡谷在华北地区还有一处,但其规模无法与这一处相提并论,这里的这个峡谷更典型。在北京地区,这个地下峡谷是绝无仅有的,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迹资源。

  经过勘察,他们得出一些数据:峡谷长约700米;最高处达90米;一般高度在30—50米之间;最宽处25米;从洞口往下有明显的14层冲刷溶石景观,每层之间有一个地质间断,现在还没有确定每一个地质间断的时间;有4个十分宽阔的“大厅”。

  韦京莲和董桂芝介绍说,北京地区有许多洞穴,像京东大溶洞、石花洞、银狐洞、仙栖洞等,但这些洞都是溶石洞穴,是次生化学沉积形成的,就是说,这些洞穴都是原来就有一个溶洞,由水滴成钟乳或石笋而形成的地质景观。而在十渡地区,洞穴也很多,大致分三种类型:一是溶洞,就是类似石花洞、银狐洞一类的洞穴;二是落水洞,就是俗称的天坑,那是由一个漏斗状的洞口,溶石冲刷形成的;三就是王老铺地下大峡谷。所以,可以这样说,王老铺地下大峡谷丰富了十渡地区的喀斯特地质类型。

  另外,这个峡谷可以让我们了解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以及地壳抬升、河流下跌的状况。同时,它还对我们恢复地理历史、恢复古气候环境以及恢复地质历史演化的一些过程有所帮助,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和科普价值;当然,也具有旅游探险的价值。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新浪邮箱雄踞市场第一 真诚回馈用户全面扩容
  新概念英语 口语 出国考试 考研暑期限时优惠
  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境界,亲密接触,激烈搏杀,包你爽上“天堂”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search Palm 瘦身 移动存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心灵沟通是妻子了解丈夫性秘密的关键。夫妻坦诚……
非常笑话
飞机起飞时间一拖再拖,终于通知旅客们可以登机了…
图片
铃声
·[林心如] 投怀送抱
·[陶晶莹] 太委屈
·[韩 红] 青藏高原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魅力男人
  • 佛罗蒙男用香水
  • 无底内衣无敌女人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易趣买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拨开性爱迷云
    达到终极体验
    加入缤纷下载,数万精彩图片铃声不限量任你下载,每条仅0.1元,让你的手机又酷又炫!
    爆笑无比精彩无限,成人世界的快乐享受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下载。      
    炫彩地带--和弦铃声彩图,10元包月下载      
    情趣无限爆笑连连 令你笑口常开的非常笑话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