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广东鞋厂苯中毒悲剧在继续上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7月28日21:27 CCTV2-经济半小时 | ||||
这种看上去很普通的胶水,却改变了很多打工者的命运 近几年,快速增加的职业病成为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卫生部统计,2002年,全国报告各类职业病病例14821例,比2001年上升了12.1%。如果算上2001年和2000年,我国职业病新增病例增长率连续三年都超过10%,这对我国公共卫生体系构成了一个严峻挑战。在广东东莞制鞋企业的生产线,记者看到一种呈淡黄色,黏性比较强气味却非常冲鼻的胶水。因为价格便宜,现在很多鞋厂、箱包厂、家具厂、塑料制品厂以及玩具厂都在使用这种胶水做黏合剂。这种看上去很普通的胶水,却改变了很多打工者的命运。 东莞市厚街镇是中小企业和农民工都云集的地方。2年前,17岁的张红和姐妹们满怀希望地从农村出来打工,却怎么也没想到,竟奇怪地染上一种重病。据广东省中毒急救中心陈嘉斌介绍,这种病是苯中毒引起的再生性障碍性贫血。“按照张红现在临床表现,病情比较危重。血小板是曾经最低低到七千,而正常的血小板是十万到三十万。”眩晕、昏倒、流血不止,省职防院的诊断结果显示,这种类似于白血病的重症就是职业性苯中毒,张红在鞋厂工作时常用的一种黄胶水就含有苯。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副院长丘创逸说:“她的骨髓因为苯的毒性作用,造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很危险。”在广东采访时,记者见到有类似遭遇的打工者不止一人。在广州白云区一家橡胶制品厂打工的周莲秀就是另外一位不幸者。周莲秀:“不知道是苯的时候都以为是白血病,因为我们每个人牙齿都出血、嘴巴发白、又没有力气、不痛又不痒,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 怀孕已经8个月的周莲秀被诊断为苯中毒,原因也是工作中常用一种黄胶水。周莲秀:“我自己欠了两万多块钱,身上有骨质增生。小孩是不是苯中毒,有没有问题,我都很担心。我恨这些厂里当官的人不负责任,把那些有毒的胶水引进厂,害我们这些打工的人。如果他们当初负责的话,我想不可能发生到这种程度,怎么会有几十人中毒呢。”治病让他们欠下了几万元的外债,现在靠丈夫拾破烂维持一家三口的生活。偶尔能吃上一次青菜。和周莲秀同在A3车间的10多名员工也同时住进了医院。其中一位姓谢的女工离开人世时,年仅25岁。有关部门的检测显示,该车间空气中苯浓度超标100%以上。打工者们说,从没想到,每天做活都要接触的胶水,竟然会要人的命。 一位名叫张世彬的苯中毒打工者告诉记者:“要接触胶水、天那水(苯),就是有苯的。没有人提醒我们做什么防护措施,我们一进厂然后就开始正常上班。”让张红和周莲秀陷入病痛的苯是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它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损害人体的循环系统和造血功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苯也被称为隐性杀手。国家对含苯胶水的使用制定了严格的环境标准,并要求必须通风、减少工作量。那么,广东当地的制鞋企业是否执行了这些标准了呢? 去年,全国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300例,比2001年增加了11.5%。也就在去年,国内开展了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专项整治,发现在使用有毒有害化学品的企业中间,制鞋企业占到了25.7%。而记者在制鞋企业集中的广东也发现,目前这里使用含苯胶水的情况依然很严重。在广州市石井镇红星村,记者在街头上并看不到几家制鞋企业,可我们在路上询问的30多人中,有23人是在鞋厂打工,一些人告诉我们,自己厂里还在使用那种味道很冲的黄胶水。红星村某鞋厂打工者:“常用含苯的胶水手脱皮得厉害,天那水搞的,就是甲苯。手臂全部起红点也是天那水刺激的。”记者:“你们知道它对手的伤害这么大,怎么还用那种胶呢?”打工者:“你不用没办法呀,厂里要用。”记者:“那你们平时有没有什么防护的措施?”“没有。” 一个小伙子伸出手给记者看,他告诉我们,自己干的是粘鞋底的工种,从早到晚和黄胶水打交道,手上的皮肤已经一块一块地剥落。 记者根据红星村街道墙上的一个招工广告,在一个居民院找到了一家没有挂招牌的鞋厂。正是中午,车间内还有20多人正在忙碌。室内的高温和呛鼻的化工产品的味道令人头晕。工人们没有一人戴口罩手套等防护品,在刷胶工人的旁边,就放着几个胶水桶。 这里的打工者告诉我们,里面是苯胶,很呛鼻子。记者:“你们平时用这种胶水感觉难受吗?”打工者:“有一点难受吧。手上摸了(胶)之后,马上感觉非常凉,因为这种胶里面含有挥发非常快的那种化学物品,马上就开始粘起来了。”记者以推销胶水为由,和这里的老板搭讪。鞋厂管理人员透露,他们用甲苯稀释的甲苯,甲苯放进去(胶水)容易粘手,但浓度多少他也不知道。记者:“但你们是搞化工的?”鞋厂管理人员:“我们的要求是这样的,放进去粘手的,有一点毒性没关系的,什么东西都有毒的。”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像这样的厂在镇里并不稀奇。采访中,我们还发现一家甚至连窗户都没有的手工作坊。在封闭的室内,一种呛人的气味熏得人喉咙发痒,一个少年在忙碌地刷胶水。走在村里,可以看到与鞋有关的各种配件。在几家店铺里,记者很容易就买到了这种含苯的胶水,只是对着瓶口闻了一下,就呛得我们不住地干咳。胶水店的老板承认:“这胶水有一点苯,闻一下喉咙发痒,不环保。”走进另一家店铺,我们看到这里的大桶胶是15公斤,上面的标签注明:苯含量为20%,价格为60元。而旁边那种环保的胶水价格则为150元到200元不等。 记者:“买的人多吗?”胶水店老板:“企业挺多的。有的厂一买就是十几桶。每千克胶水含有200克甲苯加二甲苯。”在与红星村相隔一条马路的庆丰村上,记者看到一面墙上贴的招工广告一层压上一层。我们数了一下,鞋厂招工的就有50多个,上面落底这项工作就是经常要和胶水打交道的。打工者:“那个胶水气味特别大,可能有时候经常头有点闷痛的感觉。”记者:“戴口罩和手套吗?”打工者:“戴上那个怎么做事呢?但它有时候确实对身体和脑筋不好。”记者对附近工厂近300名打工者进行了调查访问,打工者平均年龄20岁,从湖北贵州各地而来,粘鞋底的工作每月能挣300元到500元。日工作时间12小时。无劳动合同。其中60%的人知道用的含苯的黄胶水有毒,但是超过90%的打工者说,工厂里没有采取防护措施、警示牌,更不用说医疗保险。 一方面悲剧在继续上演,而另一方面苯中毒一旦发生,这种职业病的危害程度将远远高于普通的生产安全事故,它除了损害受害者者的劳动能力外,其高昂的治疗和康复费用,还给受害者带来了很多后续的经济问题。在省职业病防治医院的5层,张红姐妹俩得知,要想医治这种苯中毒,后续的移植骨髓等治疗费用还得几十万元。苯中毒打工者张丽:“厂里面也不知道怎么说,老是在拖医疗费。其它的我都没有想过,反正已经出事了,它应该负责的。” 按照国家职业病法律的有关规定,张红的治疗费30多万元应该由她所在的鞋厂支付,然而雅仕达鞋厂在放下3万元的住院押金后,就再没来交费。病情沉重,费用没有着落,病房里,姐妹俩常沉默相对。同样,为了争取治疗职业性苯中毒的费用,周莲秀在无奈之下找到了广州环球经纬律师事务所陈律师。陈茂平几年来曾为广东许多患职业病的打工者奔走诉讼。陈茂平:“企业应该有一点起码的常识,要把工人当成人来看待,使作业更加人性化。”据陈律师说,用诉讼来维护权益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打工者选择了沉默。周莲秀丈夫说:“我就是恨她们厂里对这个事根本置之不理。有时候我们找到厂里,可是大门关得紧紧的,几次进去都是冲进去的。在对周莲秀等人所属的公司进行采访时,开始遭遇阻拦,然而在拍摄空画面时,记者意外地听到厂方这样的评价。“现在的人就是这样,你越是帮他去治病,越补偿他钱他就会去找律师。”张世彬:“我个人跟厂里打官司,绝对闹不过厂里。出来打工本身是想赚点钱回家,现在搞得一身病回去,我觉得心里酸啊。 7月23日,记者采访当天,正赶上身患苯中毒的张世彬就要离开广州返回家乡,他说自己现在的身体没办法再打工了。在当地职业病防治医院我们了解到,近2年收治的职业性苯中毒病人有近百人,这种病治疗难,企业拖欠的费用多。广州省职业病防治医院的邱院长每个月都会拿到一份财务报表,上面显示,医院目前给病人垫付的费用已达400多万元。丘创逸:“长期这样下去,医院就不能够正常运转。我们现在一些小的企业发生了职业病以后,老是想逃避这个责任。有一些企业老板把那个病人送过来以后,甚至溜了,把病人丢在这里。”在记者的调查过程中,意外地发现了这样小作坊的藏身之处。在石井镇,一位卖胶水的道出了秘密。“整栋楼都是鞋厂。”走进一家店铺,记者以买鞋为由向老板提出要看一下制鞋车间,在店主的引领下,我们敲开了一间看着象普通住户的大门。 记者:“这儿有(工商)注册吗?” 鞋店店主:“没有。”记者:“办照了吗?”鞋店店主:“办什么照啊?没有,很贵的了。” 广州市职业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科管理人员表示:“像这种没有工商登记、没有税务登记的厂因为没有登记又很偏僻,卫生部门往往到有投诉出现时可能才知道。” 广州天河区卫生监督所监督员:“这个厂房出租出去,地方政府收租就对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我们对有些村或者是村办企业监管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在广东省卫生监督所,我们了解到,全省涉及有毒有害的企业有近50万家,目前向卫生部门申报的不过几千家。在对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上,监管部门也面对难题。 除了苯中毒,这几年随着各种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一些新的职业中毒形式也不断出现。国内沿海地区还相继出现了正己烷中毒、三氯甲烷中毒、二氯乙烷中毒等过去从未出现或者很少听说的严重职业中毒病例。《经济半小时》记者:李春研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订阅新浪体育新闻,送你皇马球票让你亲历五大球星风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