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小伙为读书全国征母 下周约见多名“妈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2日08:46 新华网 | ||
一个约定王自立下周来见“妈妈” 昨日下午1时,王自立随同记者来到本报编辑部,记者告诉他本报的报道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两天来编辑部的热线电话响个不停,上百位读者打来电话对他的情况表示关心,很多人表示愿意做他的“妈妈”,还有不少读者通过互联网发来邮件,表示愿意和王自立做朋友,共同面对人生的坎坷。听到这些消息,王自立有些激动,他非常感谢这些好人对 记者告诉王自立,本报经过认真了解,已经从众多愿意帮助他的人中初步选出了15位“妈妈”,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以沈阳的于女士为代表,愿意出钱资助王自立读书,但是不需要“妈妈”这种形式,她们表示那样的话会给王自立带来更多精神上的负担;另一种以大连的张女士为代表,认为对于王自立来说,不能单纯地靠“妈妈”来解决生活和学习问题,她们想要给王自立提供一个机会,让他用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用自立来赢得别人的尊重。王自立表示:这些“妈妈”都是好心人,我却只能选择一个,那么不就伤了其他阿姨的心了吗?这有些孩子气的话更让大家看到了他内心深处的善良,记者安慰他说,大家都只是想为你献出一点爱心,不论最终你怎么选择,只要你将来有出息,她们都会为你感到高兴。王自立的紧张情绪缓解了许多,他认真地说:如果能让我选择,我还是愿意选择一个能证明自己不是“废人”的机会,我也打过工,也能吃苦,如果“妈妈”能让我自己干活养活自己,同时又能有机会读书,我愿意选择这样的“妈妈”。 下午4时,王自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本报编辑部。临别时,他和本报约定:下个星期,他还要到本报来,和这些关心他的“妈妈”们见面。 一份谢意王自立爷爷感谢好心“妈妈” 昨日,记者在王自立家中见到了他的爷爷和奶奶,他们对本报帮助王自立自立自强表示感谢,也感谢社会上的好心人对王自立的关心。 昨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了王自立家。这是老式的两室一厅住宅,室内陈设俭朴。王自立的奶奶长年患有严重风湿病。 王自立的爷爷连连向本报表示感谢,感谢本报“帮了王自立,也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问题”。据王自立的爷爷介绍,他打了足足5年的官司,最后才在同事的帮助下“要”回了王自立。王自立回来后,他的妈妈李某也回来了,并承认了错误,老人考虑到“年轻人谁没个错呢,总得给个改的机会”,同时李某毕竟是孩子的亲妈,也就没有多说,给王自立一家三口在千金地区租了一间房子居住。后来王自立的父亲和李某二次离婚,他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和老伴默默地接过了抚养王自立的担子,一扛就是将近20年。王自立的爷爷说:“我也七十八了,感谢你们帮助他!” 老人告诉记者,王自立就一个毛病:自卑。他说,这孩子从小就没怎么让他和老伴操心,从小学到现在,按时上学,到点回家,除了上夜班,没在外面住过一宿,不抽烟、不喝酒,没交过女朋友,也没交过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从来没有跟人家打架斗殴过。 记者告诉老人,王自立“征妈”正是看到老人年纪大了,还要照顾自己,心中过意不去,想及早报答老人才想出的主意,本报也是真心想帮助王自立,帮助他找一位善良的女性在他身边给他关爱,不断地引导他勤奋向上,干出一番成绩来让老人高兴、放心。(记者金松) 一份牵挂本报热线传爱心 什么时候能让王自立到我家? 昨日,已经打过电话的沈阳董阿姨第二次打来电话,董阿姨直问:“什么时候能让王自立来我家?”董阿姨的女儿和王自立同岁,她很想用王自立的精神鼓励女儿。董阿姨是沈阳建工学院的工作人员,她问记者王自立是不是这个学校毕业的,如果是也许两人还见过面呢。得知他毕业于沈阳大学,董阿姨有些怅然。不过,她还是一再嘱咐记者一定要“邀请”到王自立到自己家来。 好“妈妈”在哪儿? 昨日本报刊登了一位大连“妈妈”的特殊安排,真切朴实的话语不仅感动着王自立也还感动了一位年轻读者。昨天,这位程姓读者特意打来电话询问大连“妈妈”的联系方式。看完这位“妈妈”说的话,他体味到了浓浓的母爱。短短的一天时间内,他打来两次电话,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和她相识,我认为她能教给我很多东西。” “我能成为候选‘妈妈’吗?” 沈阳的佟阿姨看到一下子有15人愿意给王自立当“妈妈”特别着急,赶紧打电话到编辑部。佟阿姨低声问记者:“能不能让王自立到我家?”佟阿姨的女儿让她很失望,看到王自立勤奋求学深受感动,她希望:“让王自立到我家,也算是扶我们一把。”本报昨日刊登15位“妈妈”应征的消息,佟阿姨可着急了:“我是坐立不安呢,这么多人都来报名还能让王自立到我家吗?”(记者赵艳新)(来源:辽沈晚报)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