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劝儿子改邪归正绝望母亲“撞墙教子”用心良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5日18:55 新华网 | ||
14岁的儿子又一次偷拿了别人的东西母亲整整劝说了两个小时也不起作用无奈采取了极端行为——— 大连消息暑假仅过了两周,住在大连桃源街的孙家就闹得鸡飞狗跳。8月2日,为了让总是偷偷摸摸拿钱出去打游戏的儿子彻底改正,孙母竟然一头撞向家中的墙壁。看到母亲头上流下鲜血,儿子吓得胆战心惊,搂住妈妈哭喊:“我再也不敢了。”古时有忠臣以死谏君 一部手机惹出“撞墙”悲剧 8月3日,记者在医院里见到头缠绷带的孙母时,这位中年妇女一脸无奈。她说自己跟丈夫工作都很忙,儿子朋朋(化名)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十多岁后才接过来。从去年开始,她跟丈夫发现儿子有小偷小摸的习惯。他先是偷偷从家里拿钱,后来发展到拿亲戚的钱,再后来又变成了走到哪里就顺手牵羊到哪里,到手的钱都进了电游厅。父母磨破了嘴皮子,甚至常常动武,朋朋就是不听。8月2日上午,孙家的邻居很严肃地找过来,说朋朋在他们家玩时,把男主人的手机揣进了衣兜。如果不是他临时想打电话怎么也找不见,灵机一动用家里的固定电话拨通了手机,一下子发现手机就藏在朋朋身上,朋朋就犯了偷窃罪。临走时,邻居扔下了一句话:“朋朋不改好,以后离我们家远点!” 孙母说这句话让她无地自容,恨不能找条地缝钻进去。再看朋朋,竟然一脸无所谓。孙母逼着儿子承认错误,问他以后还偷不偷了。她整整说了两个小时,朋朋就是不吭声。绝望之下,孙母一头撞向墙壁,鲜血顿时流了出来。看到血,朋朋才慌了神,一把搂住妈妈,哭着喊:“妈妈,你别死,我再也不敢了……” “极端方式”能起作用吗 记者一再保证不公布朋朋的真实姓名,孙母才含着泪水说,朋朋走到今天的地步,跟自己与丈夫忽视了对他的教育有关。如果从小就把他带在身边,如果肯在孩子身上多花费些时间,或许朋朋就不会沾染这些坏习气。她说,撞墙后,医生诊断她有轻微的脑震荡,需要卧床休息。虽然受了皮肉之苦,可是,如果朋朋能够就此改过,这苦也不算白受。记者问是否能保证朋朋就此改过?孙母沉默片刻,又一次哭起来。她说,如果他还改不好,我也没有办法了,我总不能去死吧。 记者采访时,孙母的几位病友纷纷发表意见。60多岁的何大妈说,像孙妈妈这样的家长还真不在少数,她的儿子在教育自己的女儿时,就曾自己扇自己的耳光,当时“效果”挺好,孙女哭着承认了错误,可没过一个月,孙女又故态复萌,这时候再扇耳光根本不好用了。“如果这种极端做法对孩子不起作用,大人的血岂不是白流了?这次你撞墙,下次还能跳楼吗?”另一位病友这样说。 “撞墙教子”凸显德育危机 大连二中初三班主任张莉老师说:“这也是一种家庭暴力。只不过,人们熟悉的是家长对孩子实施暴力,这一次变成了家长对自己实施暴力。我能理解做父母的良苦用心,为了独生子能够成才,他们什么都愿意去做,甚至不惜自伤。可是,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正确地做人做事方法,暴力教育这种方式本身就是错的,极有可能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暴力还具有传染性,孩子可能向父母学习,用暴力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那样的后果是比较可怕的。” 张老师认为,现在的孩子普遍具有一种逆反心理,对父母他人缺少理解与忍让精神。随着一代代独生子女的长大,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德育危机开始凸显。现在的学校和家长往往过分偏重于学分的获取,而忽略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是一项长期的和风细雨式工程,仅靠几条死板的学生守则、校纪校规是不够的,应该贯彻到家庭、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德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判断是非的能力,自觉自愿地要求自己,绝不能靠父母“自残”去认识一件事物的好与坏、对与错。(张晓帆)(来源:北京晚报)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