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情结要不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10日08:13 每日新报 | ||
“高考状元”热刚刚平息,北京门头沟举办的这个“中国‘金榜’文化节”就来了,“高考状元”们骑上高头大马、戴红花绶带,他们的名字将被造册铭记、刻石碑传。“状元”秀这回是做足了。 人们不用想也知道这种“节”是商业炒作,但为何非要拉上“状元”呢? 隋朝以后的1300多年里,科举制度一直是封建皇帝选拔人才的最直接途径。学子“金榜题名”往往意味着功成名就。虽然现在的高考和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有着本质的差别,但高考仍然被某些人认为是一考定终身的敲门砖,一朝榜上有名,便可获得相应有形无形的实际利益。自然而然的,人们对高分考生就格外另眼看待。 天津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者郝麦收教授认为,科举制度所形成的文化心理依然存在。爆炒“状元”就是对科举崇拜现象的体现,是文化的复古现象。“状元”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封建社会的特定产物,是与现代社会的荣誉文化相悖的。 天津社会科学院的张仲教授也不赞同爆炒“状元”。张教授表示,“高考状元”存在偶然性,一时的“状元”并不能代表永远的“状元”。不少“状元”进入高等学府或踏入社会后,由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而日渐平庸,碌碌无为;同时也有高考不理想甚至名落孙山者日后发愤图强而迎头赶上。所以,爆炒“状元”是不足取的。 爆炒“状元”的举动的文化导向是消极的。它向广大考生和家长灌输的是追求考试就是为了功名的思想,这实在是对现代素质教育的一种异化,应当早日摈弃。 爆炒“状元”的举动会促使广大考生和家长拼命追求考分。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唯分数论”只能愈演愈烈。文凭崇拜、只重应试不重实践等连锁反应怎能刹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还抱着“状元”这个陈年热火罐不放,是不是“体质”虚弱的表现? 链接17版
笑话段子、整蛊短语精彩无限 难以形容的开心感觉 | ||